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蔡英文就職外媒怎麼看?《環球時報》稱要潑3桶冷水,日媒提醒美國挺台「或有變數」

蔡英文就職外媒怎麼看?《環球時報》稱要潑3桶冷水,日媒提醒美國挺台「或有變數」
Photo Credit: 總統府 提供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蔡英文就職演說後,中國官媒《環球時報》刊文指台灣外交是「扮家家酒」,要民進黨政府好自為之。日本媒體則報導,中國持續加強對台施壓,蔡英文第二任期仍將面對中國挑戰。

總統蔡英文、副總統賴清德今(20)日上午宣誓就職,蔡英文在就職演講中呼籲對岸領導人承擔相應責任,共同穩定兩岸發展,不過並未獲得中方友善回應。日本媒體分析,中國對台施壓,仍是蔡英文第2任期的大挑戰;美國媒體則指,台灣人本土意識日漸高漲,將給習近平帶來更多問題。

中國官媒批蔡英文,「兩面派手腕」比4年前更高竿

蔡英文在演講中重申「和平、對等、民主、對話」,不接受北京以「一國兩制」矮化台灣。中國國台辦不久後即發布聲明,批評民進黨當局「拒不承認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勾連外部勢力破壞台海和平」、「以疫謀獨」等。

中國官媒《環球時報》下午刊登一篇評論,標題寫明是「給頗有些得意的蔡當局澆幾桶涼水」。

內文指出,蔡英文演講中對兩岸問題的部份是「老調重彈」,但是從演講全文看來,「兩面派手腕」比4年前更高竿,在美中關係緊張之際,帶領台灣倒向美國,明顯意圖「聯美抗中」。該文稱,民進黨當局不願面對「一個中國」原則是世界秩序重要基石,美國也不敢公然否認這個事實;認為美中競爭有利台灣謀獨,是民進黨的誤判。

該社論批評,台灣的外交是扮家家酒等級,或者是「自我安慰的行為藝術」,呼籲蔡政府要有自知之明。

民進黨當局有一個戰略誤判,那就是美國將中國視為主要戰略競爭對手有利於他們謀獨,他們可以在做美國棋子的同時,借助美國的力量實現台灣與大陸「全面脫鉤」,徹底融入美國的安保體系中,就像一個歐洲的「北約成員國」一樣獲得永久安全。

該社論也指出,要給開啟新任期的蔡英文「澆幾桶涼水」,來幫她「保持清醒」。

指出第一,台灣破不了一個中國的全球政治格局,美國其實也沒有打破這個格局的興趣。美國要的是中國難過;若中國難受了,實際上台灣一定會更難受;第二,台灣在美中兩個大象的鬥爭中,只是一隻螞蟻,必須非常謹慎、要有分寸;第三,美國加強對中國施壓,但台海地區的軍事力量消長形勢正好相反。若走到軍事行動解決問題時,美國根本擋不住。

日媒:中國持續孤立台灣,未來仍是蔡政府的挑戰

《環球時報》社論強調,美國不會是台灣的後盾,諷蔡政府對外應「夾起尾巴,在台灣內部好好玩」,而該文隱含的威脅意涵,正好驗證日本2家媒體的分析:中國持續加大打壓,是蔡總統第2任期面臨的大挑戰。

日本《日經亞洲評論》《朝日新聞》皆提到,台灣近期在防疫方面有現優異,獲得國際高度肯定,卻仍未獲世界衛生大會(WHA)邀請以觀察員身分參與,歸咎原因,可說是中國政府的施壓,意圖孤立台灣。

《日經亞洲評論》昨(19)日報導指出,在蔡英文第一任期內,中國發動孤立戰術,使7個邦交國與台灣斷交,並限制中國觀光客來台,打擊觀光業;習近平在去年年初演講也提到,不排除武統台灣,但諷刺的是,正是這番言論、以及去年香港反送中示威,讓蔡英文扭轉2018年地方選舉失敗的頹勢,在今年年初的大選擊敗親中路線的國民黨。

《日經亞洲評論》指出,蔡英文把握美中貿易戰的機會,吸引台灣企業回流;川普政府也對台灣釋出善意,包含簽署《2019年台灣友邦國際保護及加強倡議法案(Taiwan Allies International Protection and Enhancement Initiative,俗稱「台北法案」)》,協助台灣維繫友邦。

美國大選將為兩岸問題增添變數

雖然美國持續加強支持台灣,但台灣仍有其他隱憂。《日經亞洲評論》引用法國巴黎聖母院大學亞洲事務學院學者尚恩·金(Sean King)說法指出,川普是1979年台美斷交後,對台灣最友善的總統,但倘若今年11月大選川普落敗,由民主黨的拜登(Joe Biden)繼任,形勢或會有變數。

川普習近平中國經濟
Photo credit:AP/達志影像

此外,台灣在經濟上也要面對來自東南亞國家的競爭,印尼、越南、馬來西亞都有地廣、勞動成本較低的優勢,且這些國家更歡迎中資,樂於成為中國供應鏈的一部份。

《紐約時報》:台灣人本土意識高漲,是習近平的「大麻煩」

《朝日新聞》也指出,蔡英文對國內制度的改革,包含同性婚姻、刪減公務人員退休年金等政策,很容易招致親中黨派的攻擊,但台灣選民看見中國共產黨如何侵蝕香港公民自由後,堅拒任何與北京達成政治和解的舉措。加上防疫有成,蔡英文支持率現高達7成。

報導引用皮尤研究中心上周公布的數據,約66%台灣居民自認是「台灣人」,28%認為自己「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僅4%認為自己是中國人;且30歲以下「不認為自己是中國人」的比例高達83%。

《紐約時報》一篇分析文章指出,台灣向世界提供防疫物資、及醫療公衛方面的協助,近年也加強和美國的戰略合作,大幅增進軟實力,但這種軟實力能發揮的影響有限,台灣在政治與經濟上很難與中國競爭,美國也仍和台灣保持微妙關係,並不正式承認台灣的國際地位。

然而,台灣人本土意識高漲,讓「一中政策」的擁護者感到不安,這對習近平也是大麻煩,因為中國對「一中政策」的論述,最初奠基於「一國兩制」;隨著中國的鄰國對北京政府逐漸產生警惕,自由政府在台灣也更加穩固,習近平想要和平統一台灣的願景,看來是不太可能。

延伸閱讀:

新聞來源:

責任編輯:林宜萱
核稿編輯:黃筱歡


“520蔡英文就職”的相關議題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