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雖然「釋出善意」,蔡英文就職演說仍難解開兩岸僵局

雖然「釋出善意」,蔡英文就職演說仍難解開兩岸僵局
Photo Credit: 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蔡英文兩任的就職演說中,都提出依據憲法、兩岸條例處理兩岸事務,但並未說出「國家統一前」、「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關係定位,導致這份四年前的「未完成答卷」,四年後仍未加以申論回答。

蔡英文第二任就職演說詞一如先前所批露,仍維持第一任基調,宣稱依據《中華民國憲法》、《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處理兩岸事務;並在「和平、對等、民主、對話」基礎上推動發展兩岸關係。

上述談話內容,雖無躁進主權論述,但也無兩岸統合論述,確實符合蔡英文所界定「新四不原則」(承諾不變、善意不變、不會挑釁、不會屈服),具有可預測性、可持續性。然而,上述政策基調,在第一任時已讓兩岸關係陷入全面倒退,如今第二任就職仍採取既有兩岸論述,所謂「未完成答卷」在四年後仍然未完成。

綜觀蔡英文第一任執政期間兩岸關係變化,不僅中共當局中止兩岸兩會協商與對話、兩岸事務最高執行機構首長會晤;中止「外交休兵」,導致減少七個邦交國及無法參與世界衛生組織、國際民航組織、國際刑警組織大會、七個以「中華民國」為名稱辦事處改名為「台北」辦事處;同時,軍事演習頻率增加、軍機及軍艦繞島巡航;甚至在2020年總統大選前,中共當局暫停陸生來台就學、陸客自由行來台觀光。

可以說,蔡英文在就職演說中的兩岸政策及路線,對於兩岸已陷入螺旋般敵對關係似乎更難以緩解,兩岸關係不可能因此朝良性方向改變。中共當局暫緩陸生、陸客來台政策,不僅不會因此而解除;恐斷交國、中止ECFA、軍演頻率也不會減少。雖說其就職演說詞涉及兩岸政策部分,不會是「一言興邦」(承認「九二共識」),但也不會「一言危邦」(宣布「法理獨立」)。

令人感到可惜是,蔡英文確實可以運用就職演說表達對中共當局與人民善意,但第一任機會已經流失,恐怕第二任演說詞也難以化解兩岸當局敵意及建立信任感。這份涉及兩岸關係演說詞有其政治意涵及侷限性。

兩岸統合意涵越來越淡薄

觀看歷屆台灣領導人就職演說詞,闡釋國家統一願景與目標趨於淡化、模糊化。

1996年李登輝以「經營大台灣,建立新中原」為主旨,表示台灣「正式邁進『主權在民』的新時代」,強調中國人有能力施行民主制度。這呈現兩岸統一仍是台灣當局願景,承認台灣人也是中國人;2000年陳水扁就任曾發表「四不一沒有」政策,此即「不會宣布獨立,不會更改國號,不會推動兩國論入憲,不會推動改變現狀的統獨議題公投,也沒有廢除國統綱領與國統會的問題」。陳水扁的「四不一沒有」政策具體而清晰,比蔡英文所提「新四不原則」更具規範性作用,限縮台灣當局兩岸政策與憲政改革的結構框架。

蔡總統發表就職演說(3)
Photo Credit: 中央社

2008年馬英九就任演說,宣布「不統、不獨、不武」的新三不政策,明白指出台灣不會尋求法理獨立。2016年蔡英文就任主張「維持現狀」,宣稱依據《中華民國憲法》、《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處理兩岸事務,對「九二共識」採取模糊化立場。但2020年就職演說詞中,雖為避免刺激中共當局並未提及對「九二共識」的否定立場,但2019年元旦演說詞已明確拒絕「九二共識」,標籤化「九二共識」是「一中原則」,「九二共識」等同「一國兩制」。

蔡英文仍不承認「九二共識」

這顯示涉及兩岸關係性質上的立場保持模糊狀態。只提依據《中華民國憲法》、《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處理兩岸事務,並未進一步闡釋憲法、法律下的兩岸關係定位。

先前英系立委提案修正《憲法增修條文》明載「因應國家統一前需要」、《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中「國家統一前」,但最後兩案撤案皆保留「國家統一」願景。此為英系立委所操作,原本可以藉由拉高兩岸對立及與泛藍反對黨衝突後,再藉由撤回試圖展現政治善意,但卻反變成民進黨安撫獨派選民的伎倆、畏首畏尾。

當泛藍政黨不再擔任泛綠政黨激進路線的「煞車器」角色,反使泛綠政黨自我克制,避免挑戰中共當局對台政策底線。

蔡政府的兩岸政策:不說會做什麼,而是說不會做什麼

觀察民進黨當局所謂政治善意之釋放,其實不完全在於民進黨當局承諾做些什麼——例如承認「九二共識」、接受「兩制台灣方案」、表明支持統一政策等,皆仍有困難,更重要的是,民進黨當局承諾「不」做些什麼,包括「不」會宣布獨立、「不」會變更國號、「不」會兩國論入憲、「不」會修憲修法廢除「國家統一」之願景與目標,從而走向躁進激進台獨路線。

在這樣意義上,民進黨當局確實有其「低限」的政治善意,但卻是雖有「善意」但未「達標」,仍難以化解兩岸政治僵局。

再者,中共當局批判蔡英文當局「維持現狀」目的,是試圖走向漸進式台獨及去除中國化。現在蔡英文重申提出「維持現狀」,依據憲法、兩岸條例處理兩岸事務,這樣尚不足以發揮重新啟動兩岸協商與對話的作用,充其量只能是避免台灣安全陷入戰爭邊緣風險。蔡英文若能進一步闡述提及「兩岸關係非國與國關係」、「兩岸關係非外交關係」,而是一種特殊關係;或者進一步闡釋憲法、兩岸條例涵蓋「兩岸同屬中華民國」政治意涵,或據此論斷兩岸關係係屬「非國與國關係」。

國旗口罩套
Photo Credit: 中央社

最後,蔡英文重提第一任就職演說中兩岸關係部分說法,仍然是屬於「未完成答卷」。雖然提出依據憲法、兩岸條例處理兩岸事務,但並未說出「國家統一前」、「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關係定位;並無提出「一國兩區」兩岸關係定位。蔡英文既然重申第一任說法,但卻沒有再延伸進階詮釋「一國兩區」概念,導致這份「未完成答卷」經過四年後還是未再加以申論回答。


“520蔡英文就職”的相關議題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