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航失蹤一週年:原因依然成謎,新追蹤技術盼避免悲劇重演

馬航失蹤一週年:原因依然成謎,新追蹤技術盼避免悲劇重演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即時追蹤」新標準是以15分鐘為間隔,自動向衛星發送飛機的地理位置。若飛機出現異常情況,系統將每分鐘不間斷地傳送訊號。

新聞整理:江子揚

在3月8日滿一週年的前夕,馬來西亞航空MH370航班依然行蹤成謎。

事發原因仍是謎團,但搜索行動持續進行

2014年3月8日馬航MH370由吉隆坡飛往北京的途中失去聯絡。該班機載有239名成員,其中包括152位中國乘客、1位香港人與1位臺灣公民。該航班起飛後不久就從雷達螢幕上消失,成為航空史上最大的謎團之一。

許多專家認為這家波音777班機在偏離航道數千公里後,最終可能墜毀於澳洲伯斯以西的南印度洋海域。

BBC指出,從2014年10月起,國際聯合搜索行動啟動南印度洋的水下搜索階段。該任務除了繪製出南印度洋之海床地理資訊,同時並採用特別的聲納技術尋找失蹤的MH370。截至2015年3月5日,搜索行動已完成優先搜索區域目標的40%,搜尋總面積超過26,000平方公里,其中搜索最深處達海平面下6,000公尺。

MH370 Underwater Search Areas Planning Map—Released 14 January 2015|Photo Credit: JACC

馬航搜索工作的國際政治角力

2014年3月中旬,中國政府抨擊馬國領導的搜救行動不夠積極快速。馬國則認為越南政府過早發出消息有誤導的嫌疑。此外,印度與越南政府也認為馬國政府對關鍵證據有所隱瞞,而暫停搜救工作。顯見MH370飛機失聯後,東亞各國雖竭力搜救,但依然暴露出各國資訊管道不通暢、訊息無法共享,以及各國協調不力等重大問題。

一方面,馬來西亞政府荒腔走板的危機處理模式,讓許多國家開始質疑馬國政府的公信力。例如馬國政府輕易放任兩位持假護照的乘客冒名登機,此舉引發國際安全問題。在國際恐怖主義逐漸盛行的今日,馬國無法肩負安全把關者的角色,這讓國際反恐合作出現了漏洞。另外,馬國政府、軍方與馬航公布的訊息不但不完整而且時常相互矛盾,顯現馬國政府多頭馬車,國內與國際溝通都成了問題。

另一方面,正如《布朗政治評論》(Brown Political Review)指出,中國在南海逐漸增強的區域影響力與引起的島嶼爭議,讓東南亞國家對中國的意圖有所警惕,相關主權議題與國安資訊更不願意共享。

美國歐巴馬政府自2010年起推動的「重返亞洲」(Pivot to Asia)戰略,諸多學者們認為這是美國為了因應崛起的中國而採取的手段,而這也讓MH370的搜尋工作成為東南亞國與美中政治角力的場域。

華郵進一步指出,馬國在事件發生的數日內不願意公開軍事與雷達資料的關鍵原因,可能是馬國無法有效掌握MH370的飛行軌跡紀錄。這對馬國來說無疑是個極大的警訊,因為在近年的歷史裡,中國積極進出南海水域並與周邊國家展開島嶼領土的爭端。若馬國無法確切掌握相關訊息,將很難確保其國家安全以及其盟國的利益。

The Asan Forum一篇文章指出,即便馬來西亞在東協(ASEAN)國家中與中國的關係是相對良好的,但在經過MH370事件之後,馬國也開始謹慎面對愈發強大的中國。

面對領導能力的備受質疑,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Najib bin Abdul Razak)最終屈於國際壓力,宣布澳洲成為馬來西亞調查失聯MH370航班的「特許代表」。2014年5月起,馬中澳三國會議同意由澳洲擔任國際聯合搜索任務的主導者。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未來是否繼續搜索?

在事發11個月後,馬國民航局於2015年1月29日正式宣告推定MH370機組人員已全數罹難,並定調其為一場「意外」事件。即便馬國官方定調該航班失事,但部分中國家屬至今仍沒有放棄希望,他們堅持馬方應收回所有乘客全部死亡的聲明。

澳洲、馬來西亞與中國將在下個月舉行三方會談,因為目前的階段搜索任務即將在5月結束,屆時會討論之後是否繼續尋找失蹤的MH370。澳洲副總理特拉斯(Warren Truss)表示「不可能永遠地搜索下去,但我們想要盡可能用合理可行的方法找出飛機的下落。」

為避免悲劇重演,航空領域採取了哪些措施?

在歷經MH370失蹤的慘痛經驗之後,聯合國轄下的分支機構國際民用航空組織(International Civil Aviation Organization, ICAO)在今年2月2日至5日召開的大會上討論「即時追蹤」新標準。

ICAO主席阿里尤(Olumuyiwa Benard Aliu)博士表示,當前雷達追蹤技術受限於範圍與高度限制,而新的提議是以15分鐘為間隔,自動向衛星發送飛機的地理位置。若飛機出現異常情況,系統將每分鐘不間斷地傳送訊號。

新的追蹤提案由191個ICAO成員國提出,將在11月的ICAO理事會上表決,最快預計2016年上路。該提案希望可以避免MH370失蹤事件,乃至去年底亞航QZ8501空難起初找不到班機的窘境。

除了ICAO提案外,澳洲、馬來西亞與印尼於近日開始試行新的追蹤技術:自動連動監視系統(Automatic Dependent Surveillance-Contract, ADS-C)。ADS-C能夠能傳送飛機的當前位置,以及接下來兩個計劃的位置。澳洲副總理特拉斯有信心地表示,新的追蹤方法主要針對長途飛行,會在飛機意圖改變方向前的7小時觸發,並強化對該航班的監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