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大不同:橫行世態——蟹化

大自然大不同:橫行世態——蟹化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在各種生境中安居繁衍出眾多品種的蟹,亦因此被視為最成功的十足目。有學者相信,這種成功有賴於「蟹」的體形,並將這個演化軀幹的過程稱為「蟹化」(Carcinization)。

文:劉善茗

圖:香港電台

征服廣闊疆域的王者

大部份的蟹因為身體構造而橫着行走,因為橫行,所以霸道。儘管也有蟹類會直走(例如:長得像圓球的藍紫色和尚蟹),但我們常以蟹的步姿用作形容「蝦蝦霸霸」的行為。不過,原來蟹的「專橫」不限於步態,更可見於牠們的演化過程。

一、香港的蟹分布於海洋、沙灘、樹林、高山以至河溪中。
香港的蟹分布於海洋、沙灘、樹林、高山以至河溪中。

演化論贏家、達爾文寵兒

在十足目中,學名「Brachyuran」的螃蟹可謂是擁有最廣泛棲息地的一類,香港的蟹分布於海洋、沙灘、樹林、高山以至河溪中。另一方面,全球有超過7,250種蟹類,牠們不止住在繁多生境,更有萬千體型。牠們身長從數米至數毫米不等,而且結構多變,從甲殼到蟹螯及蟹足的形狀,都因應棲息地及生活習慣而有所不同。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在各種生境中安居繁衍出眾多品種的蟹,亦因此被視為最成功的十足目。有學者相信,這種成功有賴於「蟹」的體形,並將這個演化軀幹的過程稱為「蟹化」(Carcinization)。

二、在各種生境中安居繁衍出眾多品種的蟹,被視為最成功的十足目。
在各種生境中安居繁衍出眾多品種的蟹,被視為最成功的十足目。

關於尾巴的「蟹化」

蟹的學名「Brachyuran」也透露了「蟹化」過程。其字首「Brach」意思是短,而字尾「ura」即指尾巴,因此,螃蟹分類實際是短尾下目。顧名思義,「蟹化」是指尾巴在演化中漸漸退化。事實上,只要我們對比蟹類及其他如蝦及龍蝦等十足目,「蟹化」過程就一目了然。

其中最大的不同,在於蝦類有尾巴;而蟹看似沒有尾巴。蟹類經多年演變,尾巴長度愈來愈短,最後更摺進腹肚內,成了腹甲的蟹臍。除此之外,「蟹化」亦包括逐漸長得更短更橫的身體、以及可令身體更小巧的偏平甲殼等特徵。

三、能適應各種生境的蟹是演化論的勝利者,學者將之歸功於其體形,並將這演化過程稱為
能適應各種生境的蟹是演化論的勝利者,學者將之歸功於其體形,並將這演化過程稱為「蟹化」。

蟹化不限於蟹



有趣的是,學者相信蟹化不限於蟹類,有些十足目亦具「蟹化」現象,在演化過程中長得愈來愈「蟹」。例子包括:尾巴相對較長的寄居蟹,以及瓷蟹(Porcelain Crab)和又稱石蟹的帝王蟹(King Crab)。牠們外表非常像蟹,不時有人以為牠們也是蟹族一員。「蟹化」過程,正是我們以外表分辦時,偶而誤會牠們與蟹同屬一類的原因。

事實上,上述三種蟹同屬異尾下目(Anomura)。與蟹的短尾下目不同之處,在於寄居蟹有個彎曲而不發達的脆弱腹部;而帝王蟹及瓷蟹的最後一對步足都已退化,未能用以步行。

蟹鉗大不同

蟹化的成功,令蟹類適應了各式各樣的生境,進而建立起多元的生活方式及飲食習慣。而牠們身體構造亦有所變化,以助進食不同食物。以老饕愛吃的蟹鉗為例,蟹螯分別很大,各有功能。蟹類演變出螯的各式形態,來滿足牠們的飲食習慣,防衛需要及求偶行為。

五、登陸不同生境的蟹類,演變出各式形態的螯,來滿足牠們的飲食習慣,防衛需要及求偶
登陸不同生境的蟹類,演變出各式形態的螯,來滿足牠們的飲食習慣,防衛需要及求偶行為。

例如,以捕獵維生的蟹通常有着不同大小的蟹鉗。較大的螯往往有壓碎食物的功能,配上可緊閉的鉗齒來粉碎獵物堅硬的甲殼;較小的螯作用像剪刀,以窄而尖利的鉗齒撕開獵物的肉。至於以堅韌的植物作糧食的蟹——例如紅樹林蟹,牠們的螯則往往大而重,且帶有尖指和齒列以撕裂和切割樹葉。

六、以捕獵維生的蟹通常有着不同大小的蟹鉗。較大的螯能壓碎食物。
以捕獵維生的蟹通常有着不同大小的蟹鉗。較大的螯能鉗碎食物。

蟹類的蟹鉗功能只靠文字描述,未必能完全想像。不過今集紀錄片中,我們主要介紹蟹螯的功能,對此有興趣的讀者們不妨留意一下。

誤吃塑膠的蟹

話說回來,經過幾百年演化的蟹鉗,的確可剪碎或壓破許多堅硬東西。即使是人為產品,亦未必能倖免。不過,可剪碎人為物品卻不盡是好事。

七、紅樹林中不時可見各種人為垃圾,而蟹類亦看似「適應」了這些垃圾。
紅樹林中不時可見各種人為垃圾,而蟹類亦看似「適應」了這些垃圾。

以紅樹林蟹為例,牠們用於切割樹葉的鉗,也能剪斷如塑膠繩等膠製用品。然而,紅樹林蟹會拿起膠繩,源於誤會膠繩是食物。在拍攝過程中,我們發現,紅樹林蟹把塑膠剪碎後會將之吞食。紅樹林中不時可見各種人為垃圾,而螃蟹們則拿着塑膠往嘴裡嚼呀嚼,實在很難相信它們絲毫不會影響蟹類生活。這些畫面帶來的震撼教育,相信遠較日常叫叫口號試試回收,更令人真切地感覺到環保之必要。


八、紅樹林蟹把塑膠剪碎後會將之吞食。
紅樹林蟹把塑膠剪碎後會將之吞食。

香港電台生態紀錄片《大自然大不同》逢星期日晚上8時30分於港台電視31播映,本集5月24日播放;港台網站及流動應用程式RTHK Screen同步直播及提供重溫。

延伸閱讀:

  • Guinot, Daniele. (2015). Davie, P.J.F., Guinot, D. & Ng, P.K.L. (2015a) Anatomy and functional morphology of Brachyura. In: Castro, P., Davie, P.J.F., Guinot, D., Schram, F. & Von Vaupel Klein, C. (Eds.), Treatise on Zoology – Anatomy, Taxonomy, Biology – The Crustacea, complementary to the volumes translated from the French of the Traité de Zoologie, 9(C) (I), Decapoda: Brachyura (Part 1), 11–163..

責任編輯:Alvin
核稿編輯:Al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