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張圖表,帶你看東協是如何在歷史動盪中煉成?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現今東南亞的十一個國家(包括2002年正式獨立的東帝汶),在近現代歷史上只有泰國沒有成為西方列強殖民地的經驗,其他國家都在1945年8月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才先後走向獨立建國的道路。
東協是怎麼樣煉成的?
東南亞國家協會(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 簡稱為東協或東盟
- 英文縮寫為ASEAN
- 創建於1967年8月8日

現今東南亞的十一個國家(包括2002年正式獨立的東帝汶),在近現代歷史上只有泰國沒有成為西方列強殖民地的經驗,其他國家都在1945年8月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才先後走向獨立建國的道路。
二戰對東南亞的政治發展有關鍵的影響力,因為整個地區在1941至1945年間隨著太平洋戰爭的演進,都曾經成為日本帝國的控制範圍,當時日軍擊退了各地原本的殖民政權,與爭取獨立的民族運動力量甚至可以形成合作關係,直到日本戰敗離開,仍然對各國政治勢力如何與預備重返的西方殖民者對抗留下了餘波。
因此,1945年以後東南亞還持續了好一陣子的動盪,部分局勢的變化也形成了1967年東協之所以成立的重要原因。接下來,我們用一系列的圖文來解說這一段歷史。
1945年—1967年,動盪的東南亞

從二次大戰結束到東協成立的二十年間,如今我們所熟悉的東南亞國家多半都還處在爭取獨立或內外動盪的狀態。其中,馬來群島諸國加上沒有被殖民過的泰國,到了1960年代中期後情況相對穩定。
二戰前原本就是獨立王國的泰國,一直維持君主立憲的政體,1949年將國名從「暹羅」(Siam)改成了「泰」(Thai)。
二戰前已有名義上自治權的菲律賓,戰後一年則在美國同意下建立了第三共和,正式獨立。
族群組成複雜的群島國家印尼,終戰後兩天就率先宣布獨立,但後來和意圖重返的荷蘭持續數年的軍事衝突,直到1949年底才大局抵定。
在泰國、菲律賓與印尼之間的土地則是原本英國的勢力範圍,地理上包括馬來半島和婆羅洲(印尼稱加里曼丹)北部,政治上則有多種不同的行政地位。
二戰結束後,這些原本並不完全互相隸屬的土地,開始為了該怎麼形成新的國家而陷入紛爭,其中除了內部問題,也包括英國殖民者希望繼續維持控制力的政治算計,還有剛獨立的鄰國對這個地區的主權立場與利益衝突,情勢因此複雜而微妙。
這些紛爭在進入1960年代以後加速白熱化,最終在馬來西亞這個新國家的誕生過程中,留下了一些區域武裝衝突、外交合縱連橫的歷史,也間接造成了新加坡以及後來的汶萊,各自形成了一個國家。
1967年東協成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視為這幾個國家達成穩定區域局勢的和解共識所形成的成果。
直到今天, 泰國、菲律賓、印尼、馬來西亞與新加坡等創始成員國,再加上以及1984年獨立後隨即加入的汶萊,仍然經常性地被歸類為「東協老成員」。
東協誕生的最後一哩路

- 1965年9月,印尼發生九三○事件,軍人蘇哈托在亂局中掌權,主張與馬來西亞對抗的蘇卡諾被迫淡出政治舞台。
- 1965年12月,菲律賓新總統馬可仕上台,逐漸擱置爭取沙巴主權的爭議。
- 1966年8月,印、馬對抗正式結束,兩國和談時開始討論成立新的區域組織。
從馬來西亞成立到新加坡被迫獨立,短短兩年之間,區域內仍然因為印、馬對抗而呈現緊張詭譎的局勢。新生的小國如新加坡,當時還沒有如今這麼堅強的經濟實力,獨立之初最擔心的問題就是無法進行貿易,在經濟上被孤立而使得國家立即陷入困境。
沒想到,情況很快就急轉直下。
1965年9月30日印尼爆發九三○事件,軍方疑似在西方國家的授意下發動政變,動亂中由蘇哈托(Suharto)接管了政局,隨即以「反共」為名對印尼共產黨(Partai Komunis Indonesia, PKI)與泛左翼人士進行大清洗。政治立場相對親共、親社會主義的蘇卡諾被退退出政治舞台。
1965年12月,菲律賓舉行總統選舉,馬可仕(Ferdinand Marcos)以「新社會運動」為號召,擊敗尋求連任的馬嘉柏嘉上台,就職後他對沙巴主權爭議的立場相對寬鬆,馬、菲之間的關係也相對緩和。
1966年8月,印、馬完成和談,宣布對抗正式結束。在中南半島上越南戰事愈演愈烈之際,南邊的群島各國開始重新思考建立區域組織的必要性。
東協的誕生:亞細安宣言(ASEAN Declaration)

經過將近一年的磋商,1967年8月8日,印尼、新加坡、菲律賓、泰國的外交部長與馬來西亞的副首相在泰國首都曼谷代表五國政府簽署宣言,正式宣告東南亞國家協會(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ASEAN)成立。
新加坡前外交官馬凱碩(Kishore Mahbubani)在2017年出版的《東協奇蹟》(The ASEAN Miracle,台譯:解讀東協)一書中打趣地描述:簽署宣言的五位代表,泰國的塔納.科曼(Thanat Khoman)是佛教徒、菲律賓的納西索.羅慕斯(Narciso Ramos)是基督徒、印尼的亞當.馬立克(Adam Malik)和馬來西亞的敦拉薩(Tun Abdul Razak)是穆斯林、新加坡的拉惹勒南(S. Rajaratham)則是印度教徒,這充滿表現了東南亞社會文化之複雜,以及促成區域合作之難得。
東協成員國演進圖

從1967年創始五國的規模,經過了近兩個十年,1984年終於獲得獨立的汶萊成為東協的第六個成員國。這六個國家在美蘇冷戰的對峙中選擇了「勝利」的一方,因此比較早接受資本主義的洗禮與世界經濟的連動影響,雖然實際發展的表現不一,腳步走得仍然算是比較快一些。
1989年柏林圍牆倒下後,冷戰步入尾聲,直到1991年蘇聯解體後正式宣告終結。世界的格局起了不小的變化,全球化成為新王道,而越南、寮國、緬甸和柬埔寨四國也在接下來十年之間,一個一個成為東協的新成員。
千禧年以後,如今人們所熟知的東協十國才正式浮現,而且迅速在世界經濟的板塊變動下成為世人關注的新興經濟體。快速積累的人才與資本流動,讓一切事物發展的腳步都突然間變得快了許多。
Tags:
開發者盛會「AWS Dev Day Taiwan 2023」將於10/20在南港展覽館盛大登場!即刻報名掌握最新技術趨勢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一年一度的開發者盛會「AWS Dev Day Taiwan 2023」即將在今年10月20日於南港展覽館盛大舉辦,邀請各方開發者及雲端技術工作者一起線下相見,掌握技術趨勢!
近年來,隨著技術不斷進步,生成式AI技術已邁入產業應用階段,雲端服務、運算晶片等相關產業也紛紛迎來噴發式的成長。全球市場研究機構TrendForce在今年5月的調查報告中指出,AI帶動伺服器與晶片的硬體需求成長,下半年AI運算風潮將持續滲透至雲端、電商、製造等專業領域;也就是說,跨領域的AI技術開發與雲端應用,亦是未來各大產業的主流發展趨勢。
面對不斷創新、變動的AI技術,開發者該如何掌握趨勢呢?別擔心,AWS即將於10月20日於南港展覽館二館舉辦的「AWS Dev Day Taiwan 2023」,就是開發者及雲端技術工作者們了解技術趨勢的絕佳機會。
AWS Dev Day七大焦點主題,多技能高效開發者的養成之路
今年度開發者大會聚焦各大產業的熱門議題,期待帶領與會者深入了解AWS的全新服務如何幫助開發者提升生產力、克服不同應用場景的開發挑戰。本次活動共包含超過15場以上的議程,內容依技術性質分為「AI雲端技術與產業策略」、「開發者體驗最佳化」與「驅動雲端效能革新」三大類別,並以多軌分場的方式針對以下七大主題深入探討,每位開發者都可以選擇感興趣的領域深入了解:
- 生成式 AI
- 現代化應用開發
- 開發者專案管理
- 開發維運一體化
- 雲端安全與韌性
- 雲端設計原則及架構最佳實務
- 資料庫進階應用

為了保證議程內容扎實、拳拳到肉,AWS邀請各方產業大咖擔任議程講師,包括AWS內部的資深技術講師、企業資深開發者、產業高級主管等重量級人物,深度解說熱騰騰的產業趨勢走向、AWS的服務精華與資深開發者的第一手實戰經驗,邀請與會者站在產業典範轉移的前緣,成為新一代的多技能高效開發者。
AWS Dev Day帶您掌握現代開發趨勢!參與就送多項精美好禮
一年一度專屬於開發者的年度盛會怎能錯過?不只能在現場與眾多技術同好互動交流,還能接觸知名企業的第一手轉型及開發經驗,甚至現場還配有 AWS 的專業技術團隊,提供與會者最即時的服務諮詢。相信不論是尋求突破、創新的執行長、技術長、技術主管,還是期待自我賦能、增廣見聞的解決方案架構師、工程師等開發者,都能在各式議程中找到經驗參考或解決方案。除此之外,只要報名並出席活動,還有機會帶走防風傘、毛氈收納包等活動好禮!有得學、有得拿,不要猶豫了,立即點此報名吧!

AWS Dev Day Taiwan 2023 活動詳細資訊
活動時間: 2023年10月20日(五) 10:00-16:00
活動地點:南港展覽館二館
報名方式:免費參與,立即點此報名
注意事項:報名成功者將於活動前三日收到行前通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