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大外宣」做得有多好,中國對西藏的所作所為欠缺說服力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中國常以歷史幅員「自古以來」論述如今領土歸屬,說服力也不夠充分,因若以相同邏輯推演,究竟是以清朝疆域,蒙古國該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還是以蒙古帝國領土,中華人民共和國屬於蒙古國的一部份,這邏輯上不夠清晰,宣傳上自然產生盲點。
「大外宣」是「中國對外宣傳大布局」的簡稱,為因應北京奧運時國際輿論的反彈,中國早自2009年便投下巨資進行全球宣傳。習近平更在2013年指出「要精心做好對外宣傳工作,創新對外宣傳方式,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代表著中國爭奪國際話語權的力度加大,甚至開始「戰狼」化。
網紅:中國中央電視台CCTV!
不過罕為人知,遭中國封鎖的YouTube影音串流媒體,中國官謀中國中央電視台CCTV卻在YouTube有開設官方頻道。
CCTV於YouTube上傳的眾多影片,除流行文化的電視劇、綜藝,亦有中文國際、軍事、紀錄等頻道,對照YouTube受眾為中國以外網友,YouTube也特別在頻道標註「CCTV是由中國政府全額或部份出資的媒體」,CCTV的官方頻道明顯也是中國「大外宣」的一環。
其中,CCTV在YouTube的紀錄片,除介紹「新中國」的傲人經濟發展、宣揚愛國主義,著墨最多的其實是邊疆民族地區,尤其是國際新聞熱點的西藏與新疆,新疆未來有機會再敘,先來談對西藏的宣傳。
就中國官方的西藏紀錄片內容來看,其宗旨皆在強調西藏「自古以來是中國神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其手法卻大多自歷史出發。
更因藏傳佛教在西藏的無遠弗屆,中國紀錄片尤其著重西藏政治與宗教上對中央的從屬,如元明清時期重要活佛赴中央覲見皇帝、駐藏大臣對西藏的管理,包含達賴、班禪喇嘛等活佛轉世須經「金瓶掣籤」等儀軌,並由中央政府主持。
也會提及中華民國的蒙藏委員會《喇嘛轉世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藏傳佛教活佛轉世管理辦法》對治理西藏之一脈相承。
西藏「大外宣」的脈絡與問題
但以2020年為例,除因新冠肺炎肆虐,竟有一位武漢人於封城前夕「千里入藏」,讓西藏在疫情地圖上難以為零,使西藏登上新聞版面外,中國民族地區於國際媒體上仍始終圍繞著西藏「自焚」事件、新疆「再教育營」議題,似乎沒有達到中國官方預期成效。
綜觀中華人民共和國對民族地區的宣傳脈絡,往往喜從歷史入手,但政治宣傳的意味過於濃郁,所有的詮釋都是環繞著主權歸屬。
就國家層次出發,建構出「民族大義」不難理解,但我首先覺得這種先畫靶、再射箭的風格過於明顯,同時太過說教。其次,我向來認為不斷強調歷史上的歸屬對當代人民的意義非常薄弱。
甚至單從歷史角度觀察,吐蕃王朝滅亡後,西藏長期處於山頭林立狀態,西藏的藏傳佛教寺院其實便是一座座莊園,如同歐洲中世紀的「教皇國」,或是日本戰國時代佛教寺院。
藏傳佛教各教派已成西藏的割據勢力,足以與西藏世俗貴族相抗衡。藏傳佛教薩迦派更藉蒙古帝國的「外來政權」兵威稱霸青藏高原。其後明朝接續元朝,多封眾建,讓藏傳佛教各教派彼此制衡。至清朝時因西藏內亂外患不斷,格魯派(即達賴、班禪喇嘛所屬教派)脫穎而出,卻最終讓清廷控制力深入西藏。
及至滿清滅亡,中華民國軍閥盤踞各地,中央政府自顧不暇,蒙古脫幅而去,西藏蠢蠢欲動,蒙藏委員會只能勉力維持雙方關係。我不得不誠實地說,西藏等民族地區對中央的向心力,都不脫當時的「形勢」。
同時,中國常以歷史幅員「自古以來」論述如今領土歸屬,說服力也不夠充分,因若以相同邏輯推演,究竟是以清朝疆域,蒙古國該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還是以蒙古帝國領土,中華人民共和國屬於蒙古國的一部份,這邏輯上不夠清晰,宣傳上自然產生盲點。

宣傳的根本
行銷上,好的商品、好的行銷如虎添翼,但瑕疵商品,行銷再好也難扭轉乾坤,宣傳亦復如是,中國大外宣的立足點終究還是應該回歸西藏治理本身。
不可諱言,自青藏鐵路、阿里機場等基礎建設落成以來,中華人民共和國對西藏的經濟發展確有貢獻,使西藏引以自豪的高原雪山、人文景觀大放異彩,讓西藏最重要的觀光業蓬勃發展。
但魔鬼藏在細節中,兩度去過拉薩最知名景區八廓街的我,面對餐廳與商鋪送往迎來,全面販售天珠、犛牛乾,或是踏進徹底翻新的駐藏衙門,以及眼見落於「拉薩新城」的大型購物中心,與拉薩三大寺中遊客比僧人還多的「盛況」,隱然感到如同眾多中國「古城」一般,有過於濃郁的商業氣息,已然影響到西藏原有的文化氛圍,衝擊到藏人原本的生活型態。
一部日本NHK「西藏的優化工程」紀錄片更呈現出四川藏區色達五明佛學院的實況,僧侶居處遭拆遷、牧民被集中定居,一切為經濟服務,天葬場「優化」了,卻也「觀光化」了。
民族地區治理的複雜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民族區域自治政策如同中國許多制度般,具有「中國特色」,我並不認同完全能以西方制度類比援引,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施行迄今,必然有待檢討之處。
藏人處在經濟發展與文化保存的猶疑不定,無時不在承受傳統與現代的磨合,面對傳統生活方式的變遷,的確有藏人藉此飛黃騰達,但同樣有人深感挫敗與失落。
這樣的矛盾難以輕易調和,世界各國皆然,但民族地區卻會將衝突放大,若未能深刻處理這些課題,宣傳的根本未能牢固,再燒多少錢「大外宣」都難以改變輿論走向。
也就是說過去的歷史不能或忘,但與其緬懷過去,不如關注當下,西藏當前的經濟自然需發展,同時讓所有藏人能分享經濟成長果實,雨露均霑。
西藏的全面發展更是重中之重,西藏文化與環境的保存維護不能偏廢,讓民族地區的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現代化與傳統文明達成平衡,我想這才是宣傳的真諦。
責任編輯:羅元祺
核稿編輯:翁世航
“中國異言專欄”的相關議題
- 2020-06-23 中共馭民之術:李克強鼓勵「地攤經濟」,是要把中國人變得像牛馬一樣順服
- 2020-06-16 北京沒有貧民窟,只有「鼠族」撐起的中國幻夢
- 2020-06-09 無論「大外宣」做得有多好,中國對西藏的所作所為欠缺說服力
- 2020-06-02 遞出橄欖枝還是短兵相接:中共政府工作報告未提「九二共識」該如何解讀?
- 2020-04-28 靠強力威權暫逃「滅頂之潮」,習近平有辦法帶領中共度過風暴嗎?
Tags:
「綠領人才」現正夯,綠領職業大揭秘!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面對減碳壓力,各國政府加速推動淨零轉型,一起來認識近年新興的「綠領人才」吧!
面對減碳壓力,各國政府加速推動淨零轉型,使得近年來綠領工作需求成長快速,無論是節能、創能、儲能、系統整合,都需要更多人才投入;一起來認識這些綠領人才的工作內容!
綠領人才1:光電案場規劃師
光電案場規劃師是負責規劃和設計太陽能光電案場的靈魂人物,在太陽能發電項目的早期階段,負責評估場地、分析建物現況、土地利用、考慮環境因素,並規劃如何最有效地配置太陽能光電設施。
這些專業人員需要考慮光電模組的布局、設備的選擇、發電量的預估,同時要確保設施的安全性、環境平衡以及與當地社區的協調,需要同步評估技術、政策、法規、成本等多方面的考量。包含評估技術的可行性、效率及成本;處理預算和籌資,確保有足夠的資金來支持建置和運營光電案場,與銀行、投資者等對象進行談判和合作。同時也會參與詳細的建物與土地利用規劃、設計太陽能裝置的配置,最後擬定適當的執行方案。
適合有這些技能的人才:工程和技術知識、專案管理能力、太陽光電技術士、具電腦繪圖能力者、安全衛生管理、現場工務工程師、系統整合工程師。

綠領人才2:離岸風場施工經理
隨著離岸風電產業的從無到有,這項與海相伴的新興職業也因應而生,離岸風場施工經理作為「海上工頭」,需要管理船上的施工團隊。該職位作為施工船船長以及業主間的橋樑,在施工過程中扮演協調、判斷、下指令的關鍵角色,並同時負責管理設備運作的安全性,確保風場設備能安全順暢地運作,也需要臨場反應與即時調度,除了擁有豐富的工程知識,也需具備高度的專業和隨機應變能力。
此類人才所需技能可包含(但不限於):離岸風場施工專案(尤指大型施工船舶類)管理與協調溝通能力、鋼結構工程焊接技術、大型起重機操作經驗、安裝和拆除工程技術等

綠領人才3:綠電調度員
「讓每一度綠電發揮最大價值」是綠電調度員的終極使命。身為售電業中的綠電調度員,需要解讀電廠發電數據(供給)和企業用電數據(需求)的能力。由於再生能源會受到天氣影響發電量的高低,必須利用過往經驗和電力數據資料,透過事前預測和事後調整,制定適宜的綠電匹配規劃,確保每一度電廠發出的綠電,盡可能地為企業客戶所使用。
適合具備這些技能的人才:電力系統知識、數據分析、計算機科學、風險管理、團隊管理

綠領人才4:綠能融資顧問
綠能融資顧問是指在再生能源領域提供融資和財務建議的專業顧問。這些顧問必須擁有豐富的金融、投資和相關產業知識,致力於協助業者成功獲得綠能融資。
綠能融資顧問的工作涉及財務、工程、保險、法律等四大領域的盡職調查(註1),和一般企業融資不同的是,專案內容涉及電廠等能源基礎建設,綠能融資顧問需要親自至再生能源案場勘查,實地檢視專案進度、了解業者如何經營當地社區關係以及環境生態的維護,並透過上述資訊判斷潛在風險,針對案場的可融資性提出建議。也因為這份工作和能源轉型的永續發展相關,所以也對環境懷抱著「使命感」,期許自己的貢獻能讓臺灣乃至於全世界,都能更加靠近淨零永續的願景。

※註1:盡職調查(due-diligence, DD)為企業投資和併購案中常見的流程,旨在整理並評估有關特定業務、投資或交易等專案的重要資訊,通常包含財務、法律和技術等面向,以確保決策者在做出重要決策前有全面的瞭解,並能夠最大程度地降低潛在風險和不確定性。
*以上資訊部分由大同智能、伯威海事、陽光伏特家、富邦銀行提供。
(經濟部能源署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