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畫《阿爾蒂》:一位文藝復興時期的女性為了成為畫家,差點割下自己的胸部

動畫《阿爾蒂》:一位文藝復興時期的女性為了成為畫家,差點割下自己的胸部
Photo Credit: 大久保圭/NSP,アルテ製作委員会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當大部分人的觀念還是女性不應該在公領域拋頭露面時,最直接且有效的抗議方式就是明白地跟對方說「你能做的我也能做」,證明了女人和男人一樣後才有機會進一步思考「女人能不能和男人不一樣?」因此,我認為《阿爾蒂》還是一部在性別議題上也非常值得觀看的作品。

文:LL想當宇宙塵埃

十六世紀的義大利正值文藝復興時期,許多職人與學徒聚集在專精雕刻或繪畫的工坊,文藝復興三傑達文西、米開朗基羅、拉斐爾就是當時這些領域中的佼佼者。

四月新番中的這部作品《阿爾蒂》(ARTE)講述的是一位沒落貴族女性想成為畫家的故事。雖然當時倡導的人文主義精神將人們從神的視角解放,開始注重從「人」出發的觀點,但是這時候的「人」可不是真正包含到所有人。當時主要倡導人文主義的學者幾乎都是男性,再加上從古至今各個層面上都存在對女性的貶義,使得人文主義中的「人」基本上是指男人而非女人。在當時,女性是不太被允許在公領域中有所表現的,女人可以是好女兒、好妻子、好母親,但不可以是好畫家、好雕刻師、好政治家。

女人的幸褔就是嫁給男人,真的嗎?

可想而見,當時阿爾蒂這種想要成為畫家的女性在過程中會受到許多阻礙。阿爾蒂的父親相對開放自由,他認為既然女兒可以從繪畫中獲得快樂就應該讓他繼續學下去,但是阿爾蒂的母親認為繪畫只能作為消遣,女人最終還是要嫁給某個男人才會獲得幸福。在阿爾蒂的父親去世後,母親燒掉阿爾蒂過去的畫作,要他認清自己作為女人應該要有的角色。

阿爾蒂是一個有主見又倔強的人,他不願意一輩子作為男人的附屬品,也不認為嫁給某個男人就能獲得幸福。他想要以自己的一技之長自食其力,所以趁著家裡的人不注意的時候偷偷帶著剩下的畫作到工坊拜師學藝。

然而,工坊是屬於男人的空間(有沒有很熟悉,直到現在也有很多地方被認定是女人不能進入的),只因為阿爾蒂身為女性,這些工坊職人連看都不看他的畫作就趕他出去。但咱們阿爾蒂當然不是好惹的,在被十幾間工坊拒絕後,他終於受不了別人只因為自己是女人就以這種態度對待他。既然女人是個問題,那他就不要當女人了!阿爾蒂憤而把長髮割掉,差點也要用刀子割下自己的胸部,好在有被及時阻止。這一舉動讓他遇見未來的師傅——雷歐。

9718be08051f7b27cc52e02e9617rco5
Photo Credit: 大久保圭/NSP,アルテ製作委員会
願意接過畫作、外表冷酷的畫家雷歐。

雷歐自己有一個稍微破舊的畫坊,其他畫家經常認為他是一個不太好惹的人,可能也是因為這個原因使得他過去沒有收過任何弟子。儘管如此,他是第一個願意接過阿爾蒂的畫作並問他為什麼想成為畫家的人。從這點來看,雷歐相較於其他畫家對女性比較沒有偏見。然而,他之所以問阿爾蒂為什麼想成為畫家,是因為他想知道有著富足生活的貴族大小姐(即便我們知道不是這麼一回事)有什麼理由想成為畫家。一開始阿爾蒂回答是因為喜歡畫畫,這個理由讓把繪畫作為生活手段的雷歐非常不屑,因此要求阿爾蒂要完成一道艱鉅的作業才願意收他為徒,想要藉此逼退嬌生慣養的貴族小姐。

Again,我們阿爾蒂不是省油的燈,他不顧自己的手已經弄到殘破不堪,硬是完成了這項作業。雷歐對他的執著感到驚訝,阿爾蒂在這時候才說道自己不是因為「喜歡畫畫」這種單純又帥氣的理由才想成為畫家,他是因為深深體會到身為女性在這個社會上要以自己想要的姿態生活是一件多麼困難的事,所以更希望能以自己的能力走上這條自己認同的道路。這樣的想法和雷歐當時因為貧窮而被人瞧不起,因為不甘心及憤怒而想要以一技之長找到自身生存的位置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雷歐最後遵守約定,將阿爾蒂收為弟子。

在性別與階級身份之前,我們都是「人」。

動畫第一話之後阿爾蒂的畫家生活就要正式開始了。這部動畫談的不僅僅是畫家這個職業,還有在那個時代背景下的性別觀念。這部作品中設計了許多關鍵角色,這些角色代表著那些在性別議題中常見的想法,以及不同階層所遭遇的不同性別處境,例如對女性沒有負面意見但總是把他們視作柔弱存在的男子、不識字卻想要學習讀書的平民女子、飽讀詩書並以此作為力量來源的高級娼婦等。在與這些人互動的過程中,也能見到主角阿爾蒂對自身處境的反思。

這部作品前半段的故事藉由阿爾蒂的行動呈現「女人也能做男人的工作」。之前被我推坑的一些朋友不太喜歡這種呈現方式,認為這種想法只證明女人卸下女性特徵後也能完成男人能做的事,並沒有真正達到令女人和男人一樣平等的目的。然而,我認爲這種呈現方式在《阿爾蒂》這部作品中是十分合理的,因為故事設定的時代是十六世紀的義大利,距離現今認為的女權主義濫觴還有一大段時間,距離真正納入「女性主體意識」的女性主義運動更是遙遠。當大部分人的觀念還是女性不應該在公領域拋頭露面時,最直接且有效的抗議方式就是明白地跟對方說「你能做的我也能做」,證明了女人和男人一樣後才有機會進一步思考「女人能不能和男人不一樣?」因此,我認為《阿爾蒂》還是一部在性別議題上也非常值得觀看的作品。

2c200af8-7c2a-4178-809b-9b1a2c8843ac
Photo Credit: 大久保圭/NSP,アルテ製作委員会
準備朝著畫家之路前進的阿爾蒂。

事實上,往後一點的漫畫劇情中會發現這種觀點有些許改變,阿爾蒂的女性經驗讓他更能設身處地的「看見」對方,以特有且真實的繪畫視角切入。這個過程中,女性經驗從一個被動附加在他身上的標籤,轉變成他能主動掌握的個人特色,這些特色更讓他受到其他人的賞識。當然,能不能接受作品的內容或表現手法還是見仁見智,看完之後有喜歡或不滿意的地方可以提出來討論,畢竟動畫作品也是讓讀者反思的一面鏡子。


這篇文章貼在私人臉書後收到有趣的問題(經改寫順暢過):

阿爾蒂處理他人排斥女性身份的方式是隱去女性特徵,這種描寫有沒有可能是作者投射現代日本的性別觀念到自己的作品中呢?即使作者描寫的是某個歷史時代,他在作品中有沒有處理顯然產生思想落差的議題是否是可被批評的?

我的想法如下:

影劇評論我習慣從兩個層次切入:一個是思考劇組設定的時代背景下角色為什麼會這樣表現,這讓我同理當時的處境;另一個是回到「我」以及「與我同時代的人」,考慮應該如何審視/評價作品,包含評論當時時代的思想以及評論劇組處理時代落差的手法適不適合。我認為現代作品即使是處理歷史議題也有義務考量思想的演進,如果作品只呈現當時時代顯然過時的思想卻沒有轉化出現代意義的話,那麼這些「可惜」或者不夠妥善的部分應該被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