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公民週報】全世界都在「遠端上課」,在印度卻遭遇了質疑

【數位公民週報】全世界都在「遠端上課」,在印度卻遭遇了質疑
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疫情讓許多國家宣布封城,除了歐美多國之外,印度也是其中一個案例,但印度封城的其中一個副作用,就是3.2億名學生不知何去何從。

文:陳廷彥、林冠廷

氣候危機當前,又正值夏日電價轉換期,我們要如何監控自家用電,對抗全球暖化與節省荷包?目前台電的智慧電表還沒完成全民改裝,而商業的家庭電量監控裝置又貴又有隱私疑慮,任職於德國能源監控公司的Stephan Avenwedde可能也有類似的困擾。因此,他決定幫自己架一個開源的電表。

這個方案以西門子SIMATIC IOT 2020作為硬體基礎,裝上開源的Yocto作業系統,就可以用低成本記錄全家用電狀況,並產生用電報表,利於管理家庭用電、節省更多費用。這套系統也相當可靠,Avenwedde表示除了一次電源錯誤外,整套系統已經正常運作超過一年半。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禁止進口部分電力設備,以保護美國電網不受國外網路攻擊。不過,相較於技術領先的中國,美國掌有的電力設備製造技術不多,就有人認為,硬體是誰製造或許不是最值得爭辯的議題,製造技術開源、或使用以開源技術製造的零組件才是防範遭駭的最終解決之道。

一個開放原始碼的電力系統計畫LF Energy執行經理Shuli Goodman就這樣說:「因為所有連接到電網的設備都可能成為安全風險,我們需要一條通往全面透明的道路。」他表示,電網中無論是高低電壓的設備,只要是封閉原始碼的技術黑箱,就應該被視為非法。

RTRQDAV
Photo Credit:Reuters / 達志影像

COVID-19(武漢肺炎、新冠肺炎)疫情讓許多國家宣布封城,除了歐美多國之外,印度也是其中一個案例,但印度封城的其中一個副作用,就是3.2億名學生不知何去何從。

富裕國家或許可以使用遠距學習,但是在印度2017到2018的一項調查中,只有不到15%的農村家庭、42%的城市家庭可以上網。許多學生因為家庭收入問題、性別等系統性的社會不平等、家長的數位使用知識等因素,導致他們在疫情期間更加弱勢。此外,就算可以使用網路,印度家長也擔心小孩會更加沈迷上網,並質疑網路學習效果不如實體。

臉書從美國大學生之間的小型社群網站,蛻變成全球最大社群媒體之一,卻伴隨著一層層的問題,如:仇恨、歧視與暴力言論叢生、文字內容申訴與刪除機制面臨言論審查爭議等,加上各國政府對於臉書的各種要求,使得臉書宣布斥資1.3億美金,成立獨立的內容監督委員會(Oversight Board),作為臉書使用者面對自身權利受損的終審機構。

但是這個40人的委員會,是否有空處理所有上訴?當商業利益、國家政府與多元又分歧的公共道德之間產生新的摩擦,這個委員會應該如何調解?聯合國人權專家與UCI法律教授David Kaye在〈臉書共和國〉一文中,爬梳臉書成立新委員會的歷史脈絡,並指出接下來臉書將面臨的更多挑戰。

shutterstock_680847808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 達志影像

COVID-19(武漢肺炎、新冠肺炎)在加拿大造成的損害雖然不是最嚴重,但對當地的食物銀行與需要食物銀行的家庭造成影響。

Samantha Wentzell因此與10個NGO組織開啟合作,利用數位工具幫助分配食物與追蹤新的需求,這個議題也在三月的SaintJohn公民科技黑客夜(Civic Tech Saint John hacknight,簡稱CTSJ)中提及,並吸引了一群寫程式的參與者加入。COVID-19對當地的影響至少還會持續好幾個月,這些人也將繼續測試新的方法,幫助居民受益。

延伸閱讀

本文經OCFLab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

責任編輯:丁肇九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