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這個娘炮》推薦序:我的異男養成記——陽剛、恐同與「登」大人

《你這個娘炮》推薦序:我的異男養成記——陽剛、恐同與「登」大人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我想,在成長的過程中,大家一定有許多精彩的性/別經驗,例如男性的阿魯巴、看A片⋯⋯,以下我講一些我那個年代的男孩故事,可以跟大家的個別經驗,做個對比,看看過了40年後的台灣,是不是有很大的變化。

文:王宏仁(中山大學社會學系)

人生第一次出現性別意識,是國小一年級的時候。應該是1970年的春天吧!

小一時候,住在台東法院宿舍,旁邊都是水田,宿舍區外有一條石子小路,一頭連接著非常現代的法院,另外一頭則是傳統的墓地。當吹嗩吶的送葬隊伍經過時,小朋友就高喊「趕快躲起來」、「不可以看到棺木」。

我通常是走連接現代化柏油路法院的那一端去上學,而另一端墓園的田埂也可以到校,鄰居大哥大姐曾帶我走過。

某一天,我自己走水稻田的田埂回家,走到半路,一個坐在路邊的小朋友對我說:「你為什麼穿女生的襪子?」我很生氣,回說:「我都是這樣穿,我媽媽都給我這樣穿。」他繼續說:「你襪子上面有一朵花,那是女孩子的。」後面如何,我已經忘記了,不過後來我就不太想穿反摺且有鑲花的襪子了。

回想起來,原來這麼小的年紀就已經有特定的性別意識,而且透過別人的眼睛來「端正」自己的「女性化」行為,就如同最近某個媽媽說,小男孩戴粉紅色的口罩被嘲笑「娘」一樣。

我想,在成長的過程中,大家一定有許多精彩的性/別經驗,例如男性的阿魯巴、看A片⋯⋯,以下我講一些我那個年代的男孩故事,可以跟大家的個別經驗,做個對比,看看過了40年後的台灣,是不是有很大的變化。

一群男人,相偕來逛紅燈區

小二以後搬到台南,住家附近有個地方叫「新町」,印象中,每次白天經過那一區的時候,總是有許多阿姨們坐在低矮房子門口聊天,小學男生之間互相罵對方的時候,會說:「你要去新町相幹啦!」到大學以後才知道,那是紅燈區。大家如果有機會去台南的康樂街、大智街、大勇街附近走動的話,仍可以看到這樣的歷史遺跡:電動遊樂場、按摩店、可以QK的飯店。

大一時,住在學校宿舍,其中一位是退伍後來讀書的大四學長。某一天,這位學長提議去逛當年還存在的公娼聚集地:寶斗里的華西街。當年寶斗里除了紅燈區之外,還有生猛蛇肉、加了高粱酒的蛇血,以及欺騙不明就裡觀光客的遊戲攤(對,我跟一群同學就是受害者)。

出發前,學長們開始討論要注意什麼。一個人說:記得眼鏡要拿掉,要不然小姐會突然搶走你的眼鏡,你就不得不跟她進去!另外一個說:聽說皮帶也要扣緊一點,要不然小姐也會抽走你的皮帶!在旁邊的另外一位學長則說:據說如果是處男的話,她們還會包紅包給你!

大家笑成一團,然後指著我(唯一的大一生)說:你可以拿紅包!

那是我第一次在晚上走進紅燈區,緊張在所難免。大四的學長老神在在,叫我們緊跟著他就是,穿過昏暗的巷弄、兩旁是點著紅色燈的小房間,放眼望去都是阿嬤級的歐巴桑(對一個18歲少年來說,超過40歲的都是阿嬤~)他們偶爾喊:「那個穿牛仔褲的,入來看一下。」也有一些三七仔會走過來問:「少年ㄟ,要不要來看看?」

當然,什麼事情也不會發生,在眾目睽睽之下,沒有人敢脫隊走進木板房子裡。那麼為何大家會很興奮地集體去參觀華西街呢?

對我而言,與其說是對於「性」的好奇,不如說是跟著一群朋友去「探險」。透過「偷窺女性」的集體行動,一方面強化我們這一群男生的團結感、偏離常軌的共同(犯罪)感,同時也排除我們男生之間發展出同性戀情,因為在參觀的過程中,你就已經外顯你對女性的興趣,而非男性,一起的行動也同時在互相監看是否有「非異性戀」行為。

這種「登大人」的活動,在充滿陽剛氣質的軍隊中也很常見。

高雄十八招,軍人「登」大人

我在左營的海軍士校當兩年教官,當時常聽到學生們說,假日他們會一起去左營的「後街」玩,回來後還會傳說,誰得了性病被同學恥笑。

當兵的同梯預官有15人,在快要退伍破百時,突然有人提議,是不是來看一下遠近馳名的「高雄18招」,話語一出,大家紛紛表示激賞,既然來高雄當兵,也要有一些值得紀念的回憶。1980、90年代初的高雄,生猛有力,它是以藍領階級為主的工業城市,文化品味跟「首善」之都台北很不一樣。當年南部發展出來的廖峻澎澎、豬哥亮餐廳秀,都是以嘲弄三台(北)電視品味的娛樂脫口秀,獨樹一格。所謂「高雄18招」,就是女性以自己的私密部位,表演娛樂觀眾的功夫,包括:射飛鏢、吃香蕉、寫毛筆、開瓶子、吹氣球⋯⋯等18種不同的特殊技能。

也不知道是哪一個朋友去聯絡的,反正就是每一個人收200元,包下這個小姐一場40分鐘表演。他們一直問我要不要去,我根本沒有興趣,後來另外一個朋友也說這樣不太好,他不去了,我就順水推舟的拒絕了。

那天晚上結束後,一個朋友跑來跟我抱怨說,非常後悔去看那一場表演。他說:「如果表演者是你的姐妹,你會做何感想?」可是為何大家還是去了呢?那是因為存在一種必須表現男子氣概的集體社會壓力。

集體觀看18招,或大學生集體去逛華西街,可以視為一種男性「成年」儀式。兩種情境都有「女性」,形式上都是男性偷窺女性,但是在這過程中,女性並不重要,她們只是作為「這一群男性的她者」而存在,透過集體觀看低位階女性,男性之間發展出「同性兄弟情誼」。在確定男女位階差異、肯定男性陽剛氣質的同時,也再度確認異性戀的霸權意識型態:我們對女性有興趣,不會去互相搞「玻璃」。這樣的集體行動,複製、強化了主流的陽剛氣質:有能力消費女性身體的男性,以及證明自己不是同性戀的男人。

你這個混跡在水噹噹姐妹裡頭的娘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