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馬來西亞「鎖國」下貧困華人家庭悲歌,讓我看見肺炎與貧富差距是不分種族的

馬來西亞「鎖國」下貧困華人家庭悲歌,讓我看見肺炎與貧富差距是不分種族的
被封鎖的吉隆坡半山芭(Pudu)區。Photo Credit:AP/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馬來西亞的行動管制令期間,揭示懼怕肺炎侵襲、面對經濟斷炊等壓力,是不分階級、族群的,同時也讓各界注意到,儘管過去有刻板印象認為一般華人較富裕,但疫情更我們意識到貧困華裔家庭的存在。

因新冠肺炎的肆虐,馬來西亞實行了超過兩個月的行動管制令(Movement Control Order,MCO)來控制國內的疫情狀況。至今,馬來西亞人民還未能自由跨州,電影院、娛樂場所、賭場、理髮院、按摩休閒場所等未能重新開業,而餐廳、便利店、各大商場、建築業等也只能有條件的營業。疫情與行動管制令的實施,必然嚴重地影響了國內各階層的經濟狀況,包括馬來西亞華裔。

根據世界不平均實驗室發布的《馬來西亞收入差距與種族鴻溝》報告,說明了馬來西亞2006至2014年收入最高的1%群體,依然是由華裔所主導的,但那只限於頂尖的高收入階層。在一般馬來西亞的政黨人士或大眾的刻板印象中,一直都認為國內皆沒有貧窮的華裔家庭。

許多馬來西亞的普羅大眾認為,其國內的華裔都是做生意為主,是最會賺錢和生活較富裕的族群。因此,這也導致大家很容易遺忘生活較為窮苦的華裔家庭,特別是居住在城市區域的家庭。需要援助的華裔家庭,大致上包括以藍領工作、日薪制、單親家庭、孤苦無依的老人和身障家庭等。

必須承認的是,筆者服務的人道援助單位,是由馬來族群所設立的,一直以來多專注在對難民、外籍移工和國內原住民事務的援助,因此鮮少關注到貧窮的華裔家庭困境,在行動管制令初期也一直沒收到華裔家庭的援助需求。

一直到5月中,坐落在吉隆坡市中心的半山芭區(Pudu)發生了多宗的確診案例,官方實施「加強行動管制令」,並動用铁蒺藜包圍特定的地區,該地區的窮困華裔家庭困境才更讓外界關注。當地的國會議員也因資金的壓力下,開始向大眾尋求物資援助,而筆者服務的單位也提供了協助。

100651083_2739068183046582_2849343662796
Photo Credit:Wan Suhail(MyCARE)
被軍警封鎖中的半山芭區

半山芭發放物資

半山芭商區已經有超過50年的歷史,是昔日馬來西亞華裔的聚集處,90年代後華裔的經濟能力開始改善,陸續搬離該商區。如今,半山芭已成為外籍移工的聚集點之一。

儘管如此,依然還是有部分華裔家庭和獨居老人選擇繼續居住在該地區。然而在官方實施超過一個月的行動管制令後,當地華裔社區的經濟承受壓力已到頂,疫情嚴重地影響了他們的生計。隨後,該地區被列為疫情紅色高風險區後,當地居民的的行動也高度受到控制。

5月22日,在與當地議員辦事處的志工與駐守的軍警人員協調後,我們準備了61個家庭,以及超過150人份的援助物資發放給居住在半山芭的華裔居民,而軍警人員也協助我們維護發放物資的秩序。

當地協調志工吳女士向我們說明,這些物資都是主要派發給窮困的華裔家庭和老人,其中15人份的物資是派發給當地的外籍移工。吳女士表示,這次的行動管制令的時間有點長,然後半山芭又遭獲封鎖,使得當地家庭的經濟壓力雪上加霜,而被迫向外救助。

在半山芭出生和生活的陳女士說道:「我是受益的家庭之一,也想過來幫忙搬抬的工作,因為有些老人家無法搬動太多的物資。」隨後,陳女士也向筆者說道:「因半山芭被封鎖,我工作的地方也在有條件管制令下重新開業,但是我住在這裡,也無法上班。我是單親媽媽,經濟來源有限,現在無法工作,就連吃飯也成了問題。」

當地的居民沒有在旁閒著,在軍警的協調下,有好幾位居民也被允許負責搬和運擺放的工作。看到這些物資,他們的面容是充滿感激的,也期待大家可以趕快渡過這一次的行動管制令。約一小時後,發放工作即將完畢,我們也立刻收拾和準備離開。這時吳女士跑前來,她對我們表達了由衷的感謝,「謝謝你們的幫忙,功德無量」,而這場援助行動在大家的歡喜中結束。

100688667_586251998670289_25903777206260
Photo Credit:Wan Suhail(MyCARE)
MyCARE志工與民眾為半山芭區居民發放物資

看見馬來西亞不同的一面

這一次的肺炎疫情,也讓我們在援助工作經驗上學到了更多,除讓參與的志工必須戴上口罩之外,志工的遴選應以家裡無老人、小孩的為優先,以及為了減低病菌的傳播,發放時間必須是在烈日的上午,而且發放時程越短越好。

在這一次的行動管制令期間,馬來西亞的馬來同胞、印裔同胞、原住民、外籍移工、難民等群體,所面臨的經濟壓力確實倍增,不過半山芭地區的華裔家庭困境也告訴我們,勿再陷於過去對華裔較有經濟能力優勢的刻板印象,因而忽略了仍有許多亟需援助的貧窮華裔家庭的存在。這一次的疫情,也許讓我們對也華裔群體有產生不同的認知,認識另一面向的馬來西亞。

延伸閱讀:

責任編輯:杜晉軒
核稿編輯:吳象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