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我們失去的不是民主、自治,或抵抗的意志——香港正經歷第三次「心碎時刻」

我們失去的不是民主、自治,或抵抗的意志——香港正經歷第三次「心碎時刻」
Photo Credit: AP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1984年,在《聯合聲明》簽署之前,一群香港大學的學生給中國總理趙紫陽寄了一封信,詢問他們在移交後是否可以期待一個民主的香港。差不多在36年前的5月22日,他是這樣回覆的:“這是理所當然的。”自此,香港的民主運動就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心碎。

文:Wilfred Chan(住在紐約,從事寫作、編輯的工作。在香港擔任過記者,報導過《雨傘運動》及有關的新聞)

(本文英文版5月23日原刊載於《The Nation》雜誌,經原作者授權在此刊載中文版。若欲閲讀原文,連結於此

隨著中國準備立法將異見人士定為罪犯,香港人正面臨著一個黑暗的新時代。

在香港殖民統治結束23年後,中國政府宣布將對香港實施一項長期以來令人擔憂的「國家安全」法,實際上是要將異見人士入罪。國安法如何通過,就如同其內容一樣,令人震驚:該法律將由中國最高立法機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單方面制定,而不是經過香港的立法機關。其實,香港的立法機關早已被親北京勢力所操縱。北京這個做法,是要宣示該法律是不可抗拒的,而且北京對香港及其人民擁有絕對的權力。

香港已失去一樣有巨大意義的東西。這東西不是民主,因為香港從未有民主;也不是自治,因為香港從未享有過完全的自治權。失去的,肯定不是抵抗的意志。在我撰寫本文時,社運人士已經計劃了一連串的大規模抗議活動,決心戰鬥到最後一刻。

失去的,就是以為香港的前途問題,仍然是「懸而未決」的那種想法。看起來,中國政府已有了答案,這答案標誌著一個抗爭失去目標的開始。

在短期內,香港人最擔心的是安全。接近北京的官員表示,該法律可能由中國國家安全部門執行,這個部門曾使未經審判的中國維權分子「被消失」而聞名。這將對香港會產生深遠的影響。這個城市不僅是民主運動人士的家園(也是近期工會運動迅速發展的地方),且長期以來一直是中國勞工組織和持不同政見者的避難所,還是保護在香港和跨境移民、難民、同性戀者、性工作者與其他群體的基地。世界各地,包括中國的媒體,也將總部設在香港。

即使是近期,這些人都依然在香港相對地自由工作。他們能夠批評政府,而不必擔心政府的報復。但是,如果新的法律與內地的法律類似,那這段自由日子將很快過去。已經有香港人預見監控會增加,急著下載VPN、關掉他們的社交媒體帳戶,並清理其公開個人資料,不留下任何政治反抗的痕跡。

這股危機並非空談,最近幾週,在新冠病毒疫情的掩蓋下,香港警察逮捕了數百名支持民主的抗議者,以及知名的社運人士,罪名包括從公眾地方行為不檢到違反防疫「限聚令」的措施。警察向報導示威的記者噴胡椒噴霧,迫使他們從馬路走上人行道,一位攝影記者說她被「嗆喉」。

在此之前的將近一年的抗議活動期間,有八千多人被捕,其中包括一個只有十歲的孩子(編按:事件發生於2019年9月21日,警方後來指該被捕少年13歲)。一些示威者後來指控,他們在拘留中遭受了酷刑和性侵害。

值得重申的是,香港抗議運動的核心「五大訴求」相當卑微。抗議運動由要求香港政府撤回了一個構思不當的引渡條例開始,該法案會使香港人被引渡到中國,受其不透明的法律制度審判。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動用警力鎮壓,反使抗議者凝聚力量,成為席捲全港的群眾運動。他們要求調查警察的暴力行為、要求政府停止將抗議活動定性為「暴動」(這使被捕示威者面臨暴動罪指控,可以受到長達10年監禁的懲罰)、對被拘留者特赦、以及實行北京早已承諾的自由選舉。

這些要求完全不激進。民意調查顯示,他們得到了決定性多數香港人的支持。這削弱了中共新版《國安法》的法理依據,即抗議運動是代表著分離主義甚至是恐怖主義。實際上,香港當前的危機完全是當局拒絕參與解決香港人關切的問題,反之鎮壓所造成的產物。

本來結果是可以截然不同的。1984年,英國和中國簽署了《中英聯合聲明》,兩國同意香港的「生活方式將維持50年不變」,而香港居民最終將選出自己的領導人。當年,許多香港民主運動人士對中國的情況深表同情,並熱情地說要將自由進步的價值觀帶入中國,這一渴望得到了中國最高層改革者的回應。1984年,在《聯合聲明》簽署之前,一群香港大學生給中國總理趙紫陽寄了一封信,詢問他們在移交後是否可以期待一個民主的香港。差不多在36年前的5月22日,他是這樣回覆的:「這是理所當然的。」

自此,香港就經歷了一次又一次心碎的民主運動。第一次是1989年在天安門廣場發生的大屠殺。這一事件,基本上扼殺了中國民主運動以及和平示威者的生命。這種難以形容的暴力行為,使北京當局與香港受震驚的民主派人士之間,撕出一道大的裂痕,他們原來謹慎樂觀情緒被強烈的恐懼所取代。

AP_20145370639470
Photo Credit: AP / 達志影像

第二次令人心碎的事件發生在2014年,香港民主人士數年來為爭取通過自由選舉改革方案的努力,以失敗告終。為了重新啟動改革進程,學運分子作了最後的努力,在香港政府總部附近發動了長達79天的大規模街頭佔領的「雨傘運動」。當局並未有讓步,反而以武力清除了佔領場地。運動的失敗,開啟了加速鎮壓的大門:在隨後的幾年中,運動的領導人被抓去坐牢,反對黨的議員被剝奪席位。出版了批評習近平書籍的小書商,甚至遭跨境帶走「被認罪」。所以,去(2019)年提出引渡條例,被視為是最後一根稻草。

我們現在正經歷第三次心碎。從簽署《中英聯合聲明》到引渡條例的路途上,不祥的訊號不斷,現在,「港版國安法」就是一個不能回頭的標點。從現在開始,香港示威者將不再只是組織反抗香港政府,甚至是要反抗中共本身。但沒有人確切地知道如何去做。


“港版國安法”的相關議題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