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南誠品、聯合晚報相繼告別,感傷惋惜之後又如何?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台北人的記憶能代表台灣人的集體記憶嗎?」許多人並不以為然,對於敦南誠品的熄燈,老實說對許多人而言會是無感的。我們避而不談的,是那個資本主義的象徵,還有一個以商業目的的行銷手段、消費符號。
文:陳家盈(臺南市翻轉讀書繪文學工作坊負責人)
沸沸揚揚,台灣第一家24小時書店宣告熄燈,新聞版面程度僅次於「COVID-19」(2019年新型冠狀病毒疾病,簡稱武漢肺炎)疫情。伴隨著防疫的政策鬆綁,於5月31日進行落幕的「敦南誠品」湧現了許久不見的人潮。而代表著台灣報業「晚報」終結的歷史性一刻,《聯合晚報》也在翌日6月1號宣布,2號起將不會再有晚報的存在,這些承載文字與知識的實體、紙本時代,彷彿正式邁向另一道歷史扉頁,充斥著現代人早早「回不去了」的閱讀習慣。

今日收到《聯合晚報》停刊的資訊,著實傷感,前天還在路口超商賣下那份薄薄的報刊。它始於股市狂飆的90年代,在收盤後的經濟脈動多靠晚報的即時更新,是許多人30多年的習慣與資訊取得來源,如今購買也許不絕對是為了股市漲停,而是一種出於對時代的緬懷和閱讀的共感。

但值得討論的是,在這5月末6月初始的夏日,這兩大代表性的「文字產業」皆投下了不小的震撼彈,但,然後呢?筆者玩味的看著藝文人士與市井鄉民,雅俗共賞般的在敦南誠品做夜以繼日的回顧,媒體大篇幅的報導、政商名流紛紛回去重溫記憶中的敦南,我見到了哽咽不語的學生、滿懷惆悵的上班族,大家都聚焦在「敦南誠品」所謂彼此建立的「共時性」,因此譜出了一段段我生命中有你、你生命中有我的閱讀共感,又,然後呢?
「台北人的記憶能代表台灣人的集體記憶嗎?」許多人並不以為然,對於敦南誠品的熄燈,老實說對許多人而言會是無感的。我們避而不談的,是那個資本主義的象徵,還有一個以商業目的的行銷手段、消費符號。
筆者曾經在台北工作,也是流連24小時敞開的敦化誠品,但數個月觀察發現,閱讀之門敞開形同知識的黑洞,徹夜未眠的仕紳老小,的確席地而坐的翻閱,但真的會購書和靜心閱讀的人少之又少。
反之,更多是掏出手機,多半拍下封面回家上網訂購,思及此,這些印象相較於這些日子「對閱讀的」感性追憶,似乎還有著很大的一段落差。嚴格來說,只能夠稱為「對那空間的」不捨與回憶,而非一個台灣對實體書店熄燈的傷感和對閱讀氛圍低落的興嘆。

而這樣的操作方式,的確能獲得了許多的響應。筆者不能否認誠品敦南店有其時代的存在意義,以及被不捨的價值,但媒體的偏食與導向,令人看見的是被放大的優越心態,因此筆者也再次強調:那並不能代表台灣所有民眾對於一個文化性的總括。
時序的脈動不斷推演,誠品的經營模組早已商業化行之有年,在告別之間宣告轉換信義誠品接手24小時的營業軌跡,這無非又是一記重砲,讓筆者更加看見了情緒勒索背後的行銷手段和資本主義擁護者的面孔。
我會為《聯合晚報》的停刊感到惋惜,但不會對敦南誠品的熄燈感到憂慮。世界的閱讀型態正在改變,地方的獨立書店與特色書局可以取代商業怪獸的聳立和距離,真正能撼動台灣人民文化之心的,應該是家裡附近、巷口路旁的熟悉的實體店面,或是林立超商架上那充滿著油印墨味的書報吧!

延伸閱讀
責任編輯:王祖鵬
核稿編輯:翁世航
裝修費用預算怎麼抓?設計費、工程費、監工費用該如何計算?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裝修費用/裝修預算拿捏是民眾在裝修過程中極為重視的一環,依據房子的新舊,新成屋裝修和老屋翻新的裝潢費用就會有所差距。針對這部分跟大家分享3個思考要點,掌握以上觀念,就能幫助你釐清裝修預算的比例分配,至於實際要花費多少,就看你的口袋有多深囉。
對有裝修需求的民眾而言,裝修費用/裝修預算拿捏是民眾在裝修過程中極為重視的一環,面對預算表上林林總總羅列的裝修設計費、工程費、監工管理費,到底要怎麼分辨呢?
其實,依據房子的新舊,新成屋裝修和老屋翻新的裝潢費用就會有所差距。新屋的整體室內設計與裝潢工程的費用大約落在4~6萬元;毛胚屋為6~8萬元;中古屋約莫是8~12萬,而且依據風格、選材的不同,也會大大影響整體價格。像是古典風、奢華風預算就較高,且若使用到原木、大理石等高價材料數字就會繼續向上增加,此外,如果你更動了格局與管線,費用又會再往上加……,以下《幸福空間》就為大家彙整關於裝修預算的大小事 !➤➤➤想了解裝修要花多少錢? 裝修計算機線上報價
裝修費用有哪些?
一般來說,一個完整的裝修費用包含「設計費」、「工程費」及「監工費」,其中設計費取決於設計師個人的經歷、名氣、公司規模或是難易度,而有不同的計價方式;工程費則會因為選用的建材或是施工方法不同產生很大的價差,至於監工費部分通常為總工程款的5%~10%。

【丈量費】
現場勘查、工地丈量、現場測繪、了解需求、平面繪製。
每次 3,000~5,000 元不等,有時丈量費也可以合併於設計費中。
【設計費】
大致上常見的設計費計算方式可分為兩種,一種是以「坪數」計價,依照實際規劃的坪數收取設計費用,視設計公司不同,平均每坪收費3000元~10000元不等;另一種情況是,工程也由設計公司承包,設計費則會以總工程款來計算,就目前市場行情來說,大約落在5%~20%不等,因此在洽詢時雙方必須溝通清楚。若希望設計公司提供3D平面圖則需額外付費,依目前市場行情,一張約5000元~8000元不等。
此外,有些設計公司會以不收設計費或監工費的行銷方式吸引屋主,要特別注意,這些費用可能無形之中已經分散到工程款項當中,因此報價單上的工程項目與收費方式要確認清楚,以免發生不必要的裝修糾紛。

【工程費】
工程費包含建材與施工項目的所有費用,以實際選用的建材、數量及工法做報價,但其中的複雜度與專業程度之高,對於一般民眾來說,不是短時間內就能完全理解的範疇,建議要了解市場行情、多方比價,合約書內的報價單也必須確認清楚各種款項與細節,避免日後惡意追加款項的情形發生。

【監工費】
若是委託設計師代為監工,就會有監工費的產生,目前市面上較常見的收費方式,依照設計公司不同,大約會以總工程款5%~10%計算;第二種方式是,設計合約與工程合約統一交由設計公司統包,監工費則包含在工程費中。

裝修費用多少才合理?
許多人對裝修費用評估或裝修費用拿捏沒什麼概念。針對這部分跟大家分享3個思考要點:
Point01. 搞懂屋況 以利精算裝修費用
裝修達人張德良指出,民眾常有「我不會抓預算耶!總預算會不會跟需求差距太遠?有行情價可以參考嗎?」考量新成屋、毛胚屋或中古屋的裝修重點大不同,裝修預算拿捏與編列重點也會有所差異,建議買房時就應注意房子格局狀況,挑選適當的房子,有助未來裝修時能減少不必要的預算花費,並將裝修重點放在提升生活機能性與風格營造。另外,若是購買的是預售屋,則可以善用客變的優勢,省下日後調整格局、重拉管線的費用,讓資金運用更有彈性。

新成屋

毛胚屋

中古屋


Point02. 釐清3大裝修重點,分配裝修預算比重,排出優先順序
有了工程總預算之後,一般來說該如何分配呢?張德良指出,將裝修重點分成三大類:「基礎工程」、「裝修工程」、「裝飾工程」,視屋況條件與個人需求不同分配比重。
以老屋翻新為例,考量居家安全與延長使用年限,基礎工程的整頓絕對是首要重點,因此建議先將預算放在基礎工程,其次才是機能、生活滿足的設計,最後才會是風格及其他裝飾工程與擺設部分。當裝修預算有限時,建議全面性考量實際裝修需求,列出裝修項目的優先順序,建立明確裝修方向,並適時做出取捨,才能以最精準的預算分配打造最具效益的房子。

新成屋:基礎工程花費最少,因此可將更多費用著重裝修工程,滿足生活機能上。
毛胚屋:介於新成屋與全屋改造之間,考量格局與管線需要重新規劃安排,所以基礎工程上相較新成屋就會略微提高。
中古屋:裝修費用相較其他屋型而言,花費佔比高得多,主要在於管線修改、格局打掉重做,以及可能伴隨老屋漏水等問題,窗戶更新為隔音氣密窗等需求。
有了以上的認知之後,民眾就可以釐清裝修預算花到哪去了,並掌握還有多少預算可以用來強化風格設計與裝飾工程的應用。上述的總工程預算,是實際用在裝修、裝修材料上的基本費用。張德良提醒,還有所謂獨立的五大項目,包含家具、燈具、窗簾、衛浴與廚具都在其中。另外,像是設計費、工程費及監工費也都是另計!

Point03. 首購族vs .換屋族,裝修思考面向不同
如果你是首購族,請一定要相信,未來換屋的機會很高,「保值性」與「轉手性」的考量較高一點。建議買新一點的房子,來降低裝修的費用。例如買了500萬的房子,花了80萬裝修,5年後再轉手時,買方只會參考你5年前買房的價格500萬,而不會把裝修的80萬算入,那麼這80萬就不是資產,而是沉沒成本。
倘若你是換屋族,會比首購族較清楚,哪裡住起來較不方便、舒適,對空間大小也比較有概念,那麼投入較多的裝修預算,是可行的,畢竟換屋就是要改善居住品質。
掌握以上觀念,就能幫助你釐清裝修預算的比例分配,至於實際要花費多少,就看你的口袋有多深囉。

裝修費用如何付?
動輒上百萬的裝修費用,一般會分多個階段付款。而各家設計公司的付款方式不大相同,須以合作的設計公司為準,建議在簽約時就訂出各階段的驗收項目,並於確認進度與項目後再匯入工程款。目前,最常見的付款模式俗稱「3-3-3-1」,也就是分四個階段付:
第一期
簽約時支付工程總價的30%款項。
第二期
開工後,拆除工程、基礎工程完工後,支付工程總價的30%款項。
第三期
油漆工程進場前支付工程總價的30%款項。
第四期
驗收合格後收最後10%款。


本文章內容由「幸福空間」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