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別為了錢成為怨偶,結婚前先討論好「財產分配」很重要

別為了錢成為怨偶,結婚前先討論好「財產分配」很重要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一般夫妻結婚大多不會特別約定,沒有特別約定的話就是以「法定財產制」來約定。所以,不論是在家當「閒閒美代子」或「家庭主婦」,在法定財產制的情況下,都可以跟對方要求分配婚後的剩餘財產。

為錢成怨偶!如果結婚走到這一步,最後離婚還為了錢財撕破臉,真是一段很不堪回首的感情。在螢光幕前人人稱羨的藝人們,也有不少人離婚時候在財產上沒有共識、談得不愉快,例如根據媒體報導「謝和弦與混血老婆Keanna撕破臉後,他在進勒戒所前、4月15日生日當天,錄了一段語音,還寫了3張紙條,並決定在結婚週年『520』前夕,訴說自己的心聲,並爆料Keanna騙了他50幾萬元的宣傳費,夫妻鬧翻後再度扯上金錢糾紛。」除了謝和弦之外,報導中亦有提到包含柯以柔、董至成等,均在錢財上有爭議。

實際上,根據85010的統計,離婚最常出現的糾紛,第一個是子女的監護權,第二個就是財產分配。

我們應該怎麼預防呢?

婚前:結婚前先想好怎麼分配財產!

你們夫妻財產有多少?未來這個財產希望怎麼分配?這些必須先想好!因為根據民法,夫妻間總共有三種財產制度,分別是法定財產制、共同財產制、分別財產制度,這三種是什麼意思呢?

  • 法定財產制:夫妻財產分開,但離婚時可以請求分配「結婚後的財產」(須扣除債務)
  • 共有財產制:夫妻財產共有,離婚平均分配
  • 分別財產制:夫妻財產分開,無法請求分配婚後財產。

舉一個極端一點的狀況,世界首富貝佐斯與妻子離婚之後,妻子因為財產分配的關係瞬間成為全球排行第三的女富豪,可見貝佐斯財產多麼大龐大。如果一個富二代與中產家庭的子女結婚,最怕的就是遇到假結婚來詐財,那麼「分別財產制」就會是一個比較有保障的作法。

貝佐斯
Photo Credit: AP / 達志影像

一般夫妻結婚大多不會特別約定,沒有特別約定的話就是以「法定財產制」來約定。所以,不論是在家當「閒閒美代子」或「家庭主婦」,在法定財產制的情況下,都可以跟對方要求分配婚後的剩餘財產唷!這個法律術語上叫做「夫妻剩餘財產分配請求權」我知道有點複雜,總之要記得保護權益就對了!這部分只是大概的分配方式,若需要細部運作方式可以參考相關文章

所以,結婚前就得對財產怎麼處置有共識,才不容易鬧出糾紛。

婚後:共組家庭,在家勞務也算「付出」

我們現在的法律已經肯定「家庭貢獻」的付出,也就是即使是沒有賺錢的家庭主婦,對於家庭的財產仍然是有貢獻的。不然沒人帶小孩的話,就會有保母費開支、沒人掃地倒垃圾就會要請清潔阿姨,這些都是辛苦的媽媽們搞定,當然是有「貢獻」。因此即使沒有賺錢,仍然可以分配財產。

不論是哪一種財產制度,如果有伴侶因照顧小孩而必須辭職,那麼仍在職的一方都必須考慮到「另一方」的勞務付出,不能把這些工作視為天經地義的義務,這些最好婚前就約定好。

Home renovation, decoration and painting: young woman posing with a paint roller, her boyfriend is working on the background
Photo Credit: Depositephotos

如果離婚?靠協議或上訴搞定財產權

如果兩人溝通後有共識,就可以直接在離婚協議書內寫清楚,並載明「雙方同意互相拋棄剩餘財產分配請求權」,避免對方反悔不認帳,寫完後又喊反悔。

當然,想要和平離婚好聚好散,最好的方式仍是兩方簽訂離婚協議書,有共識的離婚。倘若真的沒有共識,這邊就能請法院幫忙主持公道,主張我們應有的權利「剩餘財產分配請求權」,這個意思是兩個人結婚後的財產扣除負債,剩餘的部分應該平均分配。畢竟,很多媽媽們很辛苦,自從生下小孩之後就辭職帶小孩,扮演好先生家裡的後盾,這部分的貢獻我們也應該要考慮進去才對!

延伸閱讀

責任編輯:丁肇九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