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社》取得錄音檔:中國拖延公布疫情資訊,WHO為哄中國只好多稱讚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美聯社》取得獨家錄音檔,顯示世衛組織(WHO)對於中國資訊不透明深感頭痛,為安撫中國、取得資訊,只好多多稱讚中國,以免中國封閉溝通管道,讓全球防疫難題雪上加霜。
(中央社)世界衛生組織屢次感謝中國「立即」分享COVID-19(2019新型冠狀病毒疾病,以下簡稱武漢肺炎)基因序列,但《美聯社》根據數十場訪問與內部文件指出,中國其實拖了一週以上才公布序列,且中國推延資訊也令世衛官員挫折。
美國總統川普(港譯「特朗普」)近幾週砲轟世界衛生組織(WHO)與中國共謀隱匿武漢肺炎疫情危急程度,5月29日還宣布終止與世衛關係。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則說中國一直及時提供資訊給世衛和全球。
資訊不透明,世衛組織也困擾
《美聯社》掌握的錄音顯示,世衛並不像川普所稱與中國合謀,反倒是因中國依法提供的資訊很少,而被蒙在鼓裡。世衛官員之所以公開讚揚中國,是因為他們希望哄勸中國政府提供更多資訊。而且世衛專家真心認為中國科學家在偵測和解碼病毒方面做得非常好,但中國官員行事不夠透明。
世衛官員私底下曾在1月6日那一週的會議,抱怨中國分享的資料不足,難以評估病毒能有效人傳人的程度,或是它對世界其他地方構成何種風險,白白浪費寶貴的時間。
《美聯社》報導,取得的音檔中,世衛組織突發衛生事件技術主任、美國籍流行病學家范科霍芙(Maria Van Kerkhove)在內部會議說,「我們得到訊息非常少,顯然不足以制定合適計劃」;世衛駐中國代表蓋立(Gauden Galea)在另一場會議上提到中國《央視》,「我們目前的狀況就是,他們在播映的前15分鐘才會把資訊給我們。」
不能逼、需要哄,以免溝通管道破裂
根據《美聯社》,世衛人員還曾辯論如何施壓中國公布基因序列和病患詳細資料,同時避免激怒中國當局,以防喪失接觸中國的管道、讓中國科學家面臨麻煩。
世衛公共衛生緊急計畫執行主任萊恩(Michael Ryan)1月第2週並曾告訴同僚,是時候改弦易轍,對中國施加更多壓力,因為他擔心2002年在中國爆發的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疫情可能重演。萊恩也指出,中國不像剛果等其他國家,在面臨疫情時同樣配合世衛。
《美聯社》指出,萊恩提到SARS時表示,「這完全是同樣的狀況,無止境嘗試向中國了解狀況,由於中國南部的資訊透明度問題,WHO當時幾乎無法突破瓶頸。」萊恩表示,「保護中國」免於其他國家責難的最佳方式,就是WHO獨立分析中國政府提供的數據。
澳洲雪梨大學(University of Sydney)全球衛生教授康瑞特-史考特(Adam Kamradt-Scott)認為,世衛若施壓過甚,有可能被踢出中國。但他指出,隨著全球看清北京行徑不夠透明,世衛秘書長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還繼續捍衛中國,這就產生問題。
康瑞特-史考特表示:「這肯定會傷害世衛信譽…...他(譚德塞)做過頭了嗎?我想證據很明顯,實情令人對中國與世衛的關係產生非常多疑問。」
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與中國外交部並未對《美聯社》發表評論,但中國過去數月已多次捍衛本身作為。
不過中國雖然獲得世衛公開讚揚,實際上卻是在3個不同的政府實驗室完全破解基因序列後一個多星期才加以公開。根據數十場訪問和內部相關文件,這種現象可歸咎於中國嚴密管控資訊,以及中國公衛體系內部的競爭。
中國內部有鬥爭,資訊不共享
《美聯社》透過訪問、文件與世衛錄音發現,其實中國早在去年12月底就已啟動病毒基因定序工作。武漢醫生注意到成群病患不明原因發燒,還有呼吸問題,而且無法用標準流感療法改善病情。醫師為了尋找答案,把病患採檢樣本送給商業實驗室。
去年12月27日,微遠基因(Vision Medicals)實驗室已完成病毒一大部分定序,發現這種新型冠狀病毒與SARS驚人相似。依據中國媒體「財新」率先披露的內容與美《美聯社》自行驗證,微遠基因把手上資料分享給武漢官員與中國醫學科學院。
武漢衛生官員12月30日發布內部通知,警告出現不尋常肺炎案例,這項通知外流至社群媒體上。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冠狀病毒專家石正麗獲悉後,1月2日就確定新病毒的全基因組序列。
《中央社》報導,武漢中心醫院眼科醫生於去年12月30日透過微信警告友人,發現疑似SARS病例,今年1月初因「在網路上發布不實言論」被訓誡,此後噤聲,繼續執行醫生工作,不久後感染武漢肺炎,2月7日宣告死亡。李文亮在受訪時曾表示,早在1月初就知道病毒「明顯存在人傳人」。
科學家認同中國科學家偵測與定序未知病原體的速度很驚人,證實中國自SARS疫情以來科技能力大幅進步。但是中國在跟全球分享資訊方面卻走錯了路。
《美聯社》報導,中國國家衛健委1月3日發布機密通知,下令有病毒樣本的實驗室銷毀樣本,或是送到指定機構保管。由財新率先披露、美聯社親眼見到的這份通知,禁止實驗室未經政府批准就公布病毒相關資訊。這項命令也禁止石正麗的實驗室公布基因序列,或是警告潛在危險。
根據《美聯社》看到的內部資料,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月3日獨立完成病毒定序。而依據國營媒體訪問,中國醫學科學院1月5日子夜剛過,也完成基因序列解碼。然而就算已有3個國家實驗室各自確定完整基因序列,中國衛生官員仍默不作聲。
到了1月7日,武漢大學另一個團隊也完成病原體定序,與石正麗的結果吻合,讓石正麗確信他們找到新型冠狀病毒。但根據3名熟悉內情的消息人士,中國疾控中心專家說不信任石正麗的發現,必須先驗證過,她才能公布發現。
若干人士表示,這種噤聲命令背後一大主因為中國疾控中心研究人員希望率先發表自己的研究報告。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一名冠狀病毒研究人員說:「他們想拿走所有功勞。」
6名熟悉體制的消息人士解釋,中國疾控中心領導階層內部也是競爭激烈,拔擢成員的標準一直是能在知名期刊上刊登多少研究報告,讓科學家不願分享手頭資料。
遲不公布基因序列,延誤疫苗研發
1月8日,美國《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報導,科學家已從武漢的肺炎病患樣本中找到新型冠狀病毒。中國國營媒體隨後正式宣布發現新型冠狀病毒,但中國衛生當局還是不公布基因序列、診斷測試和病患詳細資料。當天泰國機場就發現一名來自武漢的女乘客有流鼻水、喉嚨痛與高燒症狀。
據WHO於1月9日在其官方網站發布的聲明,「中國研究人員對確診者檢體樣本進行病毒基因序列檢測」,確定發現一種新的冠狀病毒。WHO稱讚中國,「在短時間內對新型病毒的初步鑑定,是一項值得關注的成就,顯示中國在管理新疫情方面的能力有所增進」。
WHO當時表示,持續密切追蹤病毒發展,並「不建議」對有武漢旅遊史的人採取任何措施,也反對對中國實施任何旅遊或貿易限制。
“COVID-19”的相關議題
- 2020-06-05 外來者盜挖金礦、砍雨林、帶來武漢肺炎,巴西原住民面臨滅族危機
- 2020-06-04 當夢幻職缺成為「海嘯第一排」,29萬青年大軍如何迎接「疫情下的畢業季」?
- 2020-06-03 《美聯社》取得錄音檔:中國拖延公布疫情資訊,WHO為哄中國只好多稱讚
- 2020-06-03 該不該讓民眾做抗體檢測,來評估新冠病毒的盛行率、死亡率?
- 2020-06-03 東京解封:超過兩個月沒有在外用餐,其實也是一種壓力
Tags:
【馬力歐陪你喝一杯】方穎豐的小夢想成就少棒之家的大志氣!安麗與棒球校長為小小球員建立以「家」為核心的棒球夢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從不會教棒球到成為少棒界的棒球校長,方穎豐憑藉著對教育的使命與對體育的熱愛,在台東成立少棒之家。這一路走來,歷經許多挫敗與艱難,幸好有各方志同道合的人支持,尤其是安麗希望工場慈善基金會十年來的贊助,讓少棒之家至今仍持續培育小小選手,在棒球的路上勇敢追夢。
談到少棒,許多人一定會立即聯想到台東,因為不少優秀的棒球選手都來自台東,其中少棒之家更可說是棒球選手的育成中心,如中華職棒統一獅的左投林詔恩、U12世界少棒錦標賽季軍成員簡紹翔。而培育無數小小球員追夢的少棒之家,背後的重要推手則是在少棒界有「棒球校長」之稱的方穎豐校長。
從事教育工作長達35年的方穎豐校長,原不是棒球專業,而是體育班的導師。因原本帶領棒球隊的教練離去,讓他因緣際會接手棒球隊。但剛開始,他才發現自己不會教棒球,連打擊都常揮棒落空。為了帶領球隊,他開始研讀棒球相關書籍,請教棒球教練、前輩,仔細、認真地觀看每一場棒球比賽。初期,棒球隊出賽常常十比零提前結束,方穎豐在球場告訴自己,「孩子在球場的每個成長階段都是重要的,我應該要對這些孩子負責任,我一定要在這紅土球場站起來。」約十年的時間,他不僅讓球隊拿到台灣區比賽的第一個冠軍,還成為球場常勝軍。

棒球是人生的縮影必須築夢踏實
對棒球如此執著,並不是因為以主流價值觀而言,棒球隊可培養孩子的團隊精神、對挫折的容忍力、強大自己的心理素養等。對方穎豐來說,棒球其實就是人生的縮影。他帶領球隊並沒有過多複雜的想法,純粹因為孩子喜歡棒球,那就讓他們好好打棒球。而棒球運動在台灣的發展又剛好有職業球隊,所以就以打到冠軍、打到職業隊作為夢想與目標。他以「築夢踏實」的精神,期望從一場場比賽中,為這群孩子建立生活的態度,面對困難、阻礙如何再站起來。
少棒之家的雛型源自張家五兄弟
為什麼會想成立少棒之家?方穎豐說到,他原先在基隆的學校服務,在偶然的機會帶隊到台東比賽,他驚豔台東的孩子打起棒球就如同他們唱歌般,個個都是天生好手,不論是球感、打擊、運動神經都非常優秀,各方面的協調性極佳。因為校長任期及家庭等因素,方穎豐請調至台東任教,之後便積極籌組棒球隊,想一圓棒球夢。
方穎豐回想,少棒之家最早的雛形來自於「張家五兄弟」。當時球隊有個阿美族的小孩張進德,擁有棒球天賦與極佳的球感,但卻因為家庭因素必須轉學,無法再參加棒球隊。於是,連族語都不會說的方穎豐,只好帶著學校裡會說族語的護理人員,一同去拜訪學生家長,想勸說張進德的阿嬤讓他繼續留在棒球隊,甚至承諾會提供張進德的三餐、住宿、球具裝備以及生活照顧等。
護士將方穎豐的承諾如實翻譯給阿嬤後,沒想到阿嬤回覆讓護士大笑說,「校長你賺到了。阿嬤說,我有五個孫子,全部都給你。」就這樣,他硬著頭皮帶回五個小孩,將校長宿舍改為兄弟五人的住所,平時除了上學、訓練外,同時提供食宿、生活起居照料。
不只是棒球隊 而是充滿關愛的「家」
方穎豐說,張家五兄弟是讓他堅持在棒球教育這條路上,一直往前走的重要因素。當時,張家大哥張進德才小學五年級,雖然球技不凡,卻有學習障礙。最小的弟弟張偉聖,也才幼稚園,正是需要有人陪伴、關心的年紀。
為照顧張家五兄弟,再加上台東學童的狀況,方穎豐開始思考,他想要的不只是棒球隊,他想要給這群孩子一個家。家不是只提供三餐溫飽,棒球訓練而己,家是有人可以輔導他們學業,照顧他們生活、關心他們的成長。所以他將棒球隊取名為「少棒之家」,讓參與球隊的學童們都一起住校,一起訓練,一起上課,他像爸爸一樣關心、照顧這群孩子的生活。
因為少棒之家給球員們的不僅是球技訓練,方穎豐如兄、如父的照顧,讓這群來自台東的棒球選手有了家的溫暖,在學習及訓練上都更加認真,日後這群選手紛紛以不凡的成績回報方穎豐的關愛。張家五兄弟中的老大張進德、老二張進龍、老三張育成以及最小的弟弟張偉聖,都在職棒的領域中有不錯的表現。方穎豐笑說,這是他有史以來投報率最好的招生,不僅一次招到五位選手,而且還有四個在職棒領域擁有傲人的成績。

「小夢想 大志氣」翻轉少棒之家的未來
少棒之家成立後,面對孩子的住宿、三餐、裝備、球具、球衣等,龐大的開銷讓方穎豐一度喘不過氣來。此時安麗希望工場慈善基金會甫成立,以「小夢想 大志氣」追夢計畫召募公益合作夥伴,讓方穎豐看見了持續下去的希望。
安麗希望工場慈善基金會資深公關經理黃南瑄表示,安麗在三十周年慶時成立「安麗希望工場慈善基金會」,希望秉持著安麗以人為主、利他共好的宗旨,透過基金會幫助需要資助的團體。2013年基金會展開「小夢想 大志氣」追夢計畫,少棒之家即為第一屆頭獎的得主,因此牽起雙方的合作。

方穎豐笑說,安麗「小夢想 大志氣」追夢計畫是他寫過最難寫的企畫案,短短6頁卻比其他機構要求的50頁還難寫。不過在安麗甄選的過程中,卻是讓方穎豐收穫最多的。他在撰寫計畫書與評審提問的過程中,逐一檢視自己有哪些沒做到,哪些可以加強,讓他在經營少棒之家時有了更多的想法,也讓少棒之家更好、更完善。
懂得感恩、惜福的少棒之家
少棒之家成立至今,方穎豐表示這是集眾人之力才有如今的成果。少棒隊球衣上繡著「惜福」二字,源自於最早支持他成立棒球隊的贊助商洪百吉先生,洪百吉不要方穎豐在球員球衣上印上企業名稱,而希望以「惜福」代替,讓孩子懂得感恩並珍惜所得一切來自眾人的力量。
十年前,安麗與方穎豐因為「小夢想 大志氣」追夢計畫開起合作機緣。十年間,安麗的會員也陸續提供各方面的協助,例如提供營養協助,帶著孩子做營養午餐等,也由於安麗的協助,更多人看到少棒之家,瞭解少棒之家,紛紛加入資助的行列。近年,少棒之家更是安麗「愛陪伴課輔計畫」的合作對象,提供孩子課業輔導,希望孩子不僅球打得好,學業也能保持水準。
過去十年,安麗透過「小夢想 大志氣追夢計畫」以及「愛陪伴課輔計畫」幫助弱勢的孩子,希望他們有翻轉未來的機會。未來,安麗會繼續透過多元的評審以及完善的甄選機制,針對具影響力且可持續執行的兒少專案進行合作贊助,讓弱勢孩子也能成功追夢、實現自我,擁有不一樣的未來。
◎小夢想 大志氣 追夢計畫
看更多追夢計畫故事
參與追夢計畫網路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