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餵食流浪動物經驗談:你會被善行感動,還是想說聲「別餵了」?

餵食流浪動物經驗談:你會被善行感動,還是想說聲「別餵了」?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餵食者可能是愛心志工或一般民眾,提供給流浪狗的飲食有所不同,取決於餵養者的資源、能力、觀念等。礙於條件有限,無法面面俱到,不過對這些狗來說,已是生存的重要依仗。如果餵食者能為浪犬結紮,免於下一代繼續流浪、繁殖,至少是一種源頭的管控。

「你資歷這麼淺,怎麼投入這麼深?」這是林義智常聽到的一句話,因為在這2年多來,他跟幾位志工夥伴齊心合作,結紮約1000隻狗貓,送養約200隻狗,並成立台灣浪愛不流浪關懷動物協會,建立狗場收容了90隻狗兒。這麼短的時間,這麼多的數量與責任,確實讓人驚訝,對此他說:「這已經是我的使命了。」

目前林義智餵食的流浪狗有兩區,一區在公墓,一區在工廠旁,都是人煙稀少的地方,總共14隻,有時還有人來棄養。餵食的時候,地上有幾個他原本就擺放的塑膠盒,他倒進食物就先離開,盒子之間會隔遠一點,以免有狗爭食。

工廠區放了一個水桶,提供飲水讓狗喝,墳墓區佔地很大,常有積水,就沒有放水桶。狗兒會把食物都吃完,基本上沒有髒亂問題,也很少看到牠們的排泄物,因為都在草叢中。餵食一年多以來,他發現:「狗兒都變胖了,比我家裡的狗還胖。」然而,工廠區靠近馬路比較危險,曾有一隻狗被車撞死,他請業者來收屍火化,另外也有狗生病、被咬傷,他都會帶去醫療調養,再放回原地。

對於狗場的狗、外面的流浪狗,林義智都提供相同的食物,一天一餐,需要兩包飼料及半箱罐頭,偶而有人捐些肉末、補品,一個月的費用約25000元。幼犬會吃幼犬飼料,雖然比較貴,但是有較高的蛋白質,他曾在收容所看到有些狗無法抬起前腳掌,就是因為成長過程中蛋白質攝取不足,所以一定要用幼犬飼料,此外他在食品公司上班,常會煮麵,也會拿給狗吃。

7567_insert_15076
Photo Credit: 林義智提供
林義智與志工夥伴們投入流浪狗TNR

「其實餵食的食材不是太大問題,問題是有沒有做TNR,很多愛爸愛媽沒有這樣的觀念,沒有結紮就會越餵越多,我們協會常收到這樣的求助案例。」對於餵食浪浪,林義智有幾個建議,不要在市區,不要用廚餘,一定要結紮。

在市區餵食,容易造成人與人、人與狗的衝突,若無結紮,狗的發情、打架、噪音、追車咬人等狀況,可能會引發民眾驅趕甚至殘害狗,他舉例在南投中興新村,曾有人拿BB彈打狗,因為那邊有許多浪犬,也有人固定餵食,產生不少衝突。雖然他們也有到當地抓狗結紮,但因為有大片草叢,捕捉不易,加上有人棄養,困難度更高。

此外,林義智常在路邊看到一袋一袋的廚餘,丟得到處都是,而且丟了就走,造成環境問題,讓民眾對狗反感,也讓狗難以容身。他認為餵食的好處是,初期有助於捕捉結紮,之後就是延續狗兒生命,無法做到十全十美,但可減少流浪狗到處覓食的危險,也不會去咬垃圾造成髒亂。

林義智提到另外一個浪浪問題,其實貓的數量並不比狗少,只是狗的目標比較大,而且貓在晚上出現,不容易發現,「前陣子很多人通報我們流浪貓太多,其中一個通報者不是餵食者,因為貓躲在車內,發動引擎有危險,希望我們去抓。」根據他的觀察,貓的結紮強度比狗低,都市可能多,鄉鎮就較少,在一些巡迴結紮的活動中也是狗比較多。

有行為問題的流浪狗該怎麼辦?林義智說,如果餵養者不移除,一定有別人會出手,移除有兩種方法,一個是帶去狗場,一個是放養到其他地點,目前他們只有轉移到狗場,因為其他地點還無法妥善照顧。

「狗場不管在哪裡,只要有一戶人家抗議就得搬。」林義智與夥伴建立的狗場已搬移三次,必須再找一個妥善而長久的地點。狗場不只收容照顧流浪狗,也讓TNR的狗來此休養,術後休養三天再放回原地,還有送養之後被退回的狗,因為已經長大更難送出,可能要在狗場待一輩子。

他們之所以成立協會,就是希望一切透明化,讓更多人參與。目前在南投所做的TNR,有些區域百分百結紮,有些區域比較困難,若有人通報市區哪裡有狗,志工就會盡快去處理,以預防人狗衝突。宣導方面,他們會跟通報者做機會教育,也計畫到市集擺攤,進行送養、募款、教育等推廣。

有時候,通報者不一定會負起責任,志工只能自己承擔,林義智說:「前年救一隻狗,掉進水溝,後腳無法站立,通報者無法承擔,狗斷了兩隻腳,我們花費一萬五,然後就到我家了,我家現在七隻狗。」

本文經關懷生命協會授權轉載,原文發表於此

責任編輯:潘柏翰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