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俄國史上第2大漏油事件:北極圈內發電廠2萬噸油汙外洩,進入緊急狀態

俄國史上第2大漏油事件:北極圈內發電廠2萬噸油汙外洩,進入緊急狀態
Photo Credit: 世界自然基金會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北極圈內的工業城市諾里爾斯克附近一座發電廠的柴油流進不遠的安柏那亞河,安柏那亞河會流入當地一個湖泊,而這個湖泊另一條河流的水源會進入生態十分脆弱的北極海。

(中央社)約2萬噸柴油自俄羅斯西伯利亞一處發電廠貯藏設施外洩、汙染水道,總統普亭(Vladimir Putin,港譯「普京」)當地時間3日下令進入緊急狀態。

《法新社》和《美聯社》報導,漏油事件發生在5月29日,莫斯科2900公里外、北極圈內的西伯利亞工業城市諾里爾斯克(Norilsk)附近一座發電廠的柴油流進不遠的安柏那亞河(Ambarnaya River)。

安柏那亞河提供水源給當地一個湖泊,而這個湖泊另一條河流的水源會進入生態十分脆弱的北極海。

事發2天才從社群媒體得知消息,普亭震怒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專家卡尼茲可夫(Alexei Knizhnikov)告訴《法新社》,就油量而言,這是俄國現代史上第2大漏油事件,僅次於1994年持續數月之久的西北地區科米(Komi)漏油事件。

由於事故發生後,相關當局並未通報,普亭3日在視訊會議中痛斥負責經營NTEK發電廠主管,「為什麼政府機關在事件發生後2天才知道此事?難道我們必須從社群媒體上知道這起緊急事故?」

普亭表示,他贊成透過宣布緊急狀態以投入更多資源來除汙,這麼做有其必要。俄羅斯調查委員會也已就環境問題重大違規展開3項刑事調查,並拘禁1名發電廠員工。

事態過大,想掩飾也掩飾不了

WWF的卡尼茲可夫表示,外洩油量十分龐大,「他們很難把消息壓下來」。他補充說,柴油比石油輕,蒸發機率比沉入河裡要高,但在「清理上的毒性更大」。

環境部長柯比爾金(Dmitry Kobylkin)表示,只有緊急事務部有能力處理除汙工作,「也許必須動用到軍隊」。

《自由歐洲電台》報導,雖然俄羅斯聯邦海洋救援局已經在河面上架設了攔油網圍堵漏油,但尼茲可夫表示,柴油燃料中,毒性最高的是芳香性化合物,如甲苯、乙苯、二甲苯,他們可與水混合,無法用攔油網擋下。

《衛報》報導,俄羅斯官員們表示,由於安柏那亞河的河道太淺,無法使用駁船進入處理,而且偏遠地區道路受阻,從陸路也很難清理。另外有人提議用監控燃燒的方式處理這次漏油,但俄羅斯環境部長科比爾金表示,在北極地區燃燒如此巨量的燃料,風險非常大。

負責公司過去也曾凸槌,遭罰3萬

負責營運NTEK發電廠的俄國金屬業巨擘「諾里爾斯克鎳業公司」(Norilsk Nickel)表示,發生柴油外洩,是因過去30年來用來支撐的幾根柱子開始下沉,導致儲油槽受損。

這並非這家公司第一次凸槌,2016年時它坦承旗下一座工廠「過濾壩」內的汙染物流入當地河流,把河水染成血紅色。當時這家公司被罰不到1000美元(約新台幣3萬元)。

漏油事件可能與全球暖化有關

《CNBC》報導,諾里爾斯克鎳業公司透過官網表示,「漏油事故起因於是儲油槽位在地底的支柱突然下沉。」《CNN》也引述俄羅斯國家通訊社《塔斯社》(TASS)指出,這突顯了氣候暖化、永凍層解凍對北極基礎設施和生態系統造成的威脅,在西伯利亞北極圈地區,2020年是有紀錄以來氣溫最高的一年,2020年1月~4月,該地區的氣溫平均比正常值高出4攝氏度以上。

新聞來源:

責任編輯:李修慧
核稿編輯:黃筱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