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給那些被無力感吞噬的人

給那些被無力感吞噬的人
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教人洩氣的事多得很,抗爭又看不見盡頭,平常人欠缺戰士的豪情壯志,如何在漫長歲月中不被無力感吞噬呢?

唸哲學出身的吳靄儀在大學生反國安法集會上呼籲,港人勿因惡法而充斥無力感:「毎個人都做一個自由人,極權就唔會勝利。」

吳靄儀早前在《鏗鏘說》接受同樣是大律師的石永泰訪問,提及受當權者打壓,難免恐懼、沮喪,唯有認清情勢,方可保持平靜和理性作對策。吳靄儀曾任立法會議員,乃香港社會傳統精英,但不減其走入群眾中了解和掌握社會脈博,她的見解值得深思。

過去一年抗爭前所未有,作為警暴苦主,或有親友被捲入政治旋渦者,比比皆是,大眾的情緒受困擾、被壓抑、遭傷害,尚未處理好,國安法又殺到。中共大石壓死蟹,港府加倍橫蠻無理,就算港人有機會用槓杆原理在大國博奕當中發揮四兩撥千斤之力,但迎向無盡黑暗的無助、無奈和無力感還是很難驅散。

吳靄儀在《鏗》提到責任是堅持的動力來源,尤其知道外面仍有很多人受苦,更不可逃避。這種抗命精神,較適合有戰士性格的人,對意志、信念、感情較薄/軟弱的凡夫,反而會造成壓力。無疑,比起雨傘運動,香港人進化了不少,即使徒勞無功,也不會輕易被打沉,但面對艱苦的持久戰,西西弗斯的戰意能否持續,不是單單心理質素夠高便可以。

鬥長命,意味妳/你的人生將有一大部分,甚至全部時間和「抗爭」分不開。曠日持久,生命值押得越多,越容易自我質疑,消磨意志。何況政權打壓不會停,有人因各種理由逐漸淡出、妥協或變節,根本在意料之內。教人洩氣的事多得很,抗爭又看不見盡頭,平常人欠缺戰士的豪情壯志,如何在漫長歲月中不被無力感吞噬呢?

所謂快樂抗爭,正反映快樂稀罕,要用力爭取,還要很容易流失,很難維持,單單保持比較平穩的心境,令人較有可能熬過逆境或低潮期,已是一大考驗。寓抗爭於人生,戰場有兩個,一個在外部世界,一個在心中。有歷練的抗爭者都知道,人生很難,是個不停受挑戰、受挫敗、受折磨的過程。社會抗爭亦不例外,追逐光環者經不起時間考驗。付出生命成本,但時刻受客觀環境因素窒礙,居然撐得下去,推動力要非來自幹一番轟轟烈烈的大事業,便來自眾生皆苦的覺悟,冀能從救助或成全別人的行為中拯救自己。

當然,很少人會去到苦行僧的地步,筆者亦不鼓勵,但至少可以從中領悟一些道理,用來鍛練心智,把負能量當正能量用,做一個痛苦但清醒的靈魂,不再被世上的糖衣毒藥所惑而磋砣歲月。

有一次跟港台節目《哲學有偈傾》的主持李敬恒閒談,他提到幫朋友新書起名,叫《哲惰行者》,筆者一聽,十分喜歡。與惡搞李天命的《哲道行者》無關,亦非單單因為「哲惰」乃「折墮」的諧音,食字食得過癮。所謂「哲惰」,在無稽中見大智慧。懶惰乃人之常情,未必是壞事。哲惰,更上一層樓,要以哲學的洞察力,辨出何事不可為或不值得為,何事卻又值得花一生努力去幹。有智慧打底的懶惰,硬幣另一面是策略性勤力,懂得善用精力,把有限的生命投放在令自己覺得不枉的事情上,無謂的娛樂消費,偶一為之便算。

吳靄儀說認清情勢,依筆者愚見,理應包括反躬自省,向內在的自我探求破繭的可能,從而摸索出一種更能適應亂世的生存之道和更具抗逆力的抗爭方法。

本文獲授權轉載。

相關文章:

責任編輯︰Alex
核稿編輯︰Alvin


“港版國安法”的相關議題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