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眼中盯】韓國瑜被逐出高雄,「造王者」中天新聞可能也要離開螢光幕

【關鍵眼中盯】韓國瑜被逐出高雄,「造王者」中天新聞可能也要離開螢光幕
Photo Credit: 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新聞台是台灣的第四台產業中,少數比較賺錢的單位,如果中天新聞真的無法通過NCC的換照審核,49到55這段黃金區間當然不可能就空在那,事實上,已經有不少電視台和財團覬覦那個位置。

2018年九合一大選的國民黨全境橫掃中,許多人心中最恨的應該就是兩件事:「韓流」的旋風核心韓國瑜,以及把這股氣吹到家戶電視機裡面的中天新聞。之後,心有不甘的各方也提出了不同反制措施,從黨政軍條款、反紅媒,到罷免韓國瑜的行動,把看他們倒當成人生志向。

終於在6月6號韓國瑜被逐出高雄,這些人了結了一個心願,但他們可能沒想到這個6月還有另一件大事——因為中天新聞的執照於今年年底到期,他們將在本月送出啟動審核送出資料,並讓8月的新一屆NCC委員換照審查,若是年底前沒過關,中天新聞就會離開台灣人的電視螢幕。

或許就是因為監考官在看,加上罷韓之前不想惹事生非被做成迷因,中天新聞在最近一個月變得十分低調,不只過往尖銳的新聞報導看起來「持平」許多,每晚10點的政論節目在各家新聞台左吵罷韓右戰紓困時,跳經52台卻常會能看到可愛海獺、食人鱷龜、神秘外星人等等的討論主題,就連傳統的挺韓大將謝寒冰,都在節目上談印尼毒蛇海島竹葉青。

不過還好,王又正仍然在《新聞深喉嚨》做他自己。

如果52台不是中天,那會變成什麼?

如果中天真的被撤照,會不會激起頓失依歸的韓粉和深藍的大力反彈,反而造成更大的衝突和撕裂?藍營會不會因此用「民進黨傷害言論自由」的說法來達成更大的政治目的?這些問題都非常值得討論,也是執政者需要積極擺平的議題。

但在那之前,你有沒有想過之後52台會變成什麼?

新聞台是台灣風雨飄搖的第四台產業中,少數比較賺錢的單位,49到55這段黃金區間在52離開後,當然不可能就空一格在那,事實上,已經有不少電視台和財團覬覦那個位置。

綜合過去的報導,包括和民進黨正國會關係良好,但在今年3月初「轉型新聞台」闖關失敗的台數科媒體集團「中台灣生活網」、台塑集團投資的「八大電視」、長期深入有線電視產業的富邦集團,都傳出有心想搶入新聞台的市場,其中就連才因為YouTuber黃氏兄弟爭議報導事件而備受抨擊的「鏡傳媒」,都正以黑馬之姿積極佈局新聞頻道,等著這個令人垂涎的52台釋出。

但這真的是我們要的嗎?

C94DBB02-323E-4FED-A03B-EF2754BA05AC-723
Photo Credit: 關鍵評論網/丁肇九

送走報導品質參差、又常有假訊息疑慮的中天新聞之後,我們真的要換來另一個財團新聞、另一個為特定政黨人士服務的媒體,或是另一個壹週刊2.0嗎?如果大家想要的,是終結立場極端的媒體撕裂社會,我們的政府有沒有這個魄力拒絕商業電視台空降52頻道,改放上更持平而正面的「公視新聞台」?

不用搶快搶鮮,而是要讓觀眾知道「新聞該長什麼樣子」

公共電視現有的人員能量不是問題,因為有責任感的媒體原本就該對重要議題深度分析,而非爬PTT或剪輯行車紀錄器,例如BBC對國際放送的新聞頻道,就是在新聞節目裡針對五六個大事件做深度分析,並穿插相關的專家訪談、專題或政論,看中的質而不是量。

公共電視的節目數量也不是問題,目前公視除了早中晚的新聞報導,還有印尼、泰國、越南語言的新聞,此外還有《PeoPo公民新聞報》、《有話好說》、《獨立特派員》、《紀錄觀點》等豐富且優質的資源,絕對有辦法填滿一整日的播映時間。

因為成立「公視新聞台」的真正目的並不是要和其他媒體搶快搶羶色腥,而是要讓觀眾在49到55的轉台之間,有機會能看到「新聞原本應該長什麼樣子」,知道原來新聞應該這樣子做,然後反思並且用更高的標準檢視和要求其他商業新聞台。

不管開再多一台、二台、台語台,不管節目做得再優質得再多獎,只要觀眾跳不到那天高皇帝遠的頻道台數,公視也發揮不了影響力,好不容易在「黃金地段」千載難逢的出線一小塊地皮,這個地方蓋豪宅還是蓋公宅、要對社會產生怎麼樣的影響,就取決在執政者的一念之間。

延伸閱讀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