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幼童都有「遠視」的症狀,長大就會自己好嗎?

大多數幼童都有「遠視」的症狀,長大就會自己好嗎?
僅為示意圖|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建議在幼童3歲時進行第一次視力檢查,以了解孩子的眼睛狀況。另外,年歲的增加也會使眼睛的調節力逐漸變差,使得看近物變吃力,也就是老花眼。

文:Scott Yu|醫學審稿:Dr. Stephen Lai

大多數幼童都有遠視的狀況,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一般來說大約在3歲前眼軸距離會漸漸增長,使遠視的狀況漸漸降低,變成正視眼或輕微遠視。若孩子此時的遠視狀況仍相當嚴重,那可能是受到遺傳基因的影響。

不過歸功於幼童年輕的雙眼,即便有遠視,他們依然能夠依靠強大的調節力看清楚近物,因此通常不會知道自己有遠視。所以建議在幼童3歲時進行第一次視力檢查,以了解孩子的眼睛狀況。另外,年歲的增加也會使眼睛的調節力逐漸變差,使得看近物變吃力,也就是老花眼。

遠視的症狀與併發症

遠處清楚,近處模糊是大家都知道遠視會有的情況,若您有看近物時習慣瞇眼、眼睛痠痛以及頭痛等症狀,十之八九就是遠視。

前面提到,兒童遠視通常會隨年齡增長自行好轉,尤其過早接觸3C產品很容易加速遠視消失,甚至變成近視。但若沒有,則很可能造成兒童因眼睛不適而不願意閱讀,使得學習狀況變差。在高度遠視的情況下,甚至會造成鬥雞眼、斜視(Strabismus)和弱視(Amblyopia)。且若沒有予以治療一直遠視至中年,大約40歲後,罹患青光眼(Glaucoma)的機率就會變得比常人要高。

遠視的診斷與治療

跟診斷近視一樣,只要透過視力檢查,便能知道是否有遠視。為確保結果準確,通常會使用散瞳劑,確保眼睛是放鬆的才進行視力檢測。針對遠視的治療,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 眼鏡

這是最普遍的視力矯正方式,無論是近視或是遠視,皆能用配戴正確度數的眼鏡達到矯正效果。在孩童眼鏡的選擇上,最好選擇塑膠或其他材質軟、可彎度高的全框眼鏡,減少因碰撞而造成眼鏡損壞或眼睛受傷的機會。

  • 隱形眼鏡

跟眼鏡一樣都能矯正遠視,但一般不推薦兒童使用隱形眼鏡

  • 雷射屈光角膜切削術(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 PRK)

手術會先把角膜的上皮刮除後,利用雷射進行角膜塑型。恢復時間較長、術後疼痛感較強烈,但是可以保留較多角膜厚度。

  • 準分子雷射角膜層狀切除弧度重塑術(Laser-assisted in situ keratomileusis, LASIK)

使用板層刀或雷射,將角膜切割一層,但不會切斷,製成角膜瓣,接著使用雷射對角膜塑型,完後再將角膜瓣蓋回。跟前一項手術相反,術後恢復速度快、疼痛感小,但是角膜厚度也會損失較多,且有角膜瓣移位的風險。

  • Hello Health Group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及治療
  • 原文標題:令人羨慕的千里眼?遠視原因症狀治療

本文經hello醫師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