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後疫情時代拚觀光,哪些國家有望與台灣形成安全「旅遊泡泡」?

後疫情時代拚觀光,哪些國家有望與台灣形成安全「旅遊泡泡」?
Photo Credit: 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為挽救受到嚴重影響的觀光生計,不少國家嘗試與鄰近地區規劃出「旅遊泡泡」,希望在邊境部分開放的情況下,挽回國內受疫情影響的經濟。其中包括帛琉、紐西蘭,皆考慮與台灣成立相關的安全旅行圈。

自今(2020)年年初以來,全球受到「COVID-19」(2019年新型冠狀病毒疾病,以下簡稱武漢肺炎)疫情影響,多在國界出入境設下各種管制。

如今半年已過,雖然仍有不少地區疫情持續延燒,但為挽救受到嚴重影響的觀光生計,不少國家開始嘗試與鄰近的部分地區規劃出「旅遊泡泡」(travel bubble),希望在邊境部分開放的情況下,挽回國內受疫情影響的經濟。其中包括帛琉、紐西蘭,皆考慮與台灣成立相關的安全旅行圈。

印尼的「旅遊泡泡」:中國、韓國、日本及澳洲

《中央社》報導,印尼官員昨(13)日指出,目前正在討論「旅遊泡泡」」的可能性,首先納入中國、韓國、日本及澳洲的旅客,後續再陸續對其他國家開放。

印尼的「旅遊泡泡」旅行安全區草擬藍圖,是選擇一些疫情趨緩國家,解除旅遊禁令。印尼海洋事務與投資統籌部觀光及創意副部長歐多(Odo R. M Manuhutu)昨天在線上記者會指出,正與外交部討論以「旅遊泡泡」的方式,重新逐步開放外國旅客入境,第一步先納入來自中國、韓國、日本及澳洲的公民。

《聯合新聞網》報導,印尼海洋事務與投資統籌部在網站公布相關新聞稿。《印尼時代報》(Tempo)則報導,歐多指出,首先納入這4個國家的原因,主要是考量他們到印尼旅遊的人數,以及他們對印尼的投資。印尼外交部仍與這些國家協商相關事宜中。

為防範武漢肺炎擴散,印尼3月20日實施暫時性管制入境措施,要求所有旅客持有向各地大使館申請、符合旅行目的的簽證才能入境,同時必須出具各國家衛生當局提供的健康證明,不得以免簽、落地簽、外交簽證及公務簽證等方式入境。

歐洲「波羅的海三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已互相開放邊境

其實早在5月,位於歐洲的三個國家、俗稱「波羅的海三國」的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便已經互相開放邊境。

《風傳媒》報導,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之間設立了歐洲首個「旅遊泡泡」,三國從5月15日起對這三國的公民開放邊界。這三個地區的新型肺炎疫情都不太嚴重,它們至6月11日為止,只有少於150人死於武漢肺炎。它們在5月互相開放邊境,所有人都可以自由進出三地,但從這個範圍外進入的旅客都須要自我隔離。

《中央廣播電台》報導,立陶宛總理思科威爾內里(Saulius Skvernlis)在臉書上寫道,「我們(三國總理)已經認同,所有波羅的海三國都已適當的控制疫情,而且我們對彼此的衛生體系有信心。」「因此,我們將從5月15日起,移除對立陶宛、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國民,在三國之間旅遊的所有限制。」

波羅的海三國彼此互為重要的貿易夥伴,目前三國正採取審慎步驟,要在應對疫情的封鎖措施之後,重新啟動他們的經濟。

紐、澳合推區域旅行,再與5國組「7國聯盟」提振觀光業

《中央社》報導,紐西蘭總理阿爾登(Jacinda Ardern)5月底的時候,表示紐西蘭和澳洲已訂立恢復雙向旅遊的「旅遊泡泡」旅行安全區草擬藍圖,6月初將分別在兩國政府提出。

澳、紐這兩個鄰國討論區域性「旅遊泡泡」的可能性已有一段時間。兩國疫情都已減緩,遠低於美國、英國與一些歐洲國家。阿爾登表示,她和澳洲總理莫里森(Scott Morrison)聊過,兩人對於恢復雙向旅遊都非常興奮。

《中央廣播電台》報導,研發澳紐區域旅行計畫的「跨塔斯曼安全邊界組織」(Trans-Tasman Safe Border Group)共同主席塔斯克(Scott Tasker)表示:「我們的目標是提出細部建議,安全管理任何健康風險,同時允許紐澳人互訪,無須接受14天隔離。」

紐西蘭是澳洲人最愛造訪的旅遊地點,2019年有150萬人穿過塔斯曼海(Tasman Sea)來到紐西蘭。同樣的,澳洲也是紐西蘭人最愛的旅遊地點。

h_55088251
Photo Credit: epa-efe
澳洲總理莫里森(Scott Morrison,左)及紐西蘭總理阿爾登(Jacinda Ardern)

除了已經上路的紐、澳旅遊泡泡之外,5月份時2國也與另外5國(奧地利、以色列、捷克、丹麥、希臘)組成7國聯盟。希望採取共同防疫標準,未來有條件讓成員國的觀光客入境,重啟貿易活動,以提振觀光業,恢復經貿往來。

《聯合新聞網》報導,7國聯盟的組成,主要是中、小型國家,部分成員國觀光業占國內生產毛額(GDP)比率偏高。成員國擬每兩周舉行一次視訊會議,聯盟的最終目標是重新開放邊境,讓其他成員國的國民入境,以減緩居家避疫措施對國內經濟衝擊。

聯盟發起人、奧地利總理庫爾茨(Sebastian Kurtz)在該聯盟舉行首場會議後表示,成員國早早就採取防疫措施,因而具備更有利條件來提振經濟。這七國首先希望採取共同防疫標準政策,以免再度爆發疫情。與會政府官員表示,這個聯盟開放旅行和貿易的條件,可能包括所有成員國都要求民眾佩戴口罩、大規模檢測、實施社交距離措施,並繼續對疫情嚴重的國家封鎖邊境。

新加坡、中國六月初啟動「快速通道」

《科技新報》報導,亞洲部分5月底完成協商的有新加坡與中國。新加坡和中國已同意在6月初啟動「快速通道」,恢復商務和公務旅行,第一批允許通行中國城市包括上海、天津、重慶、廣東、江蘇和浙江。

除了中國部分城市,新加坡也在與馬來西亞、澳洲、加拿大、紐西蘭和韓國討論重建必要的跨境旅行,特別是與新加坡還有陸路相連的馬來西亞。但新加坡政府表示即使取消旅行限制,大眾旅行將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恢復。


“COVID-19”的相關議題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