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庫專題連載(四)這裡有群人依水而居:「請讓人們知道,這些水對我們來說很重要。」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3年前,政府告訴我們要蓋水庫,說放心、不會影響種田和捕魚。」但時至今日,「歐莫河水少了50%!」
經過無數高聳蟻丘及奇索(Kiso)河乾溝的牧羊群,終於到達吉貝三號水庫南方500多公里高地。走進卡羅族部落,突然看見寬近50公尺的歐莫河在眼前展開,自北方往南方平緩流去。看在早已乾渴數日的眼裡,這一道透心沁涼的大水,竟恍如一幅超現實風景。
河岸坐著一個男子,正把AK47步槍從肩膀卸下。族人泡在水裡,洗去肌膚上粉白色的石灰塗鴉。女孩坐在河邊,笑盈盈地看著男孩們戲水。當觀光客遠去,他們終於能脫下圖騰與華麗裝飾,自在歇息。
耆老們躺在山壁邊,倚著木枕凹槽,俯瞰歐莫河。對岸紅色土壤上種有高粱、玉米、豆田。農田裡出現一隻猴子。「又來吃作物了!」幾位男子把槍上膛,卻又狠不下心扣板機,只嘀咕:「水都掉了3公尺,收成這麼差了,還來搗亂!」狩獵不是族人的習性,除非保衛家園。
「沃夫」(老鷹)每天盤旋空中,看人們走在發燙沙地,揹著造屋用的樹枝、製門用的鐵皮翻山越嶺。就像千百年前,族人在烈日下徒步近百公里,終於找到這一處河岸高地,建立起家園,養兒育女。
每年種植季,卡羅族農夫握住棍子,用古老而簡單的方式朝土壤戳洞、投入種子。歐莫河水位在下降。3年前,政府說過會帶水來,族人枯等,卻等不到諾言兌現。政府荒置在部落裡的幫浦管線,早已生鏽、破洞。
「沒人教我們怎麼用啊!」剛從田裡回來的酋長若古洛,引我們鑽進一間低矮木舍,席地而坐。大嫂遞來幾顆剖半葫蘆碗,內盛有現煮咖啡。
「今年,我們又把這些壞掉的東西秀給底梅卡(Dimeka)小鎮官員看,問他們到底要不要教我們怎麼用:『如果不要,你拿來這裡堆著幹嘛?請帶回家。』官員說要,且會帶來全新器具。但他們至今還沒出現。」
「3年前,政府告訴我們要蓋水庫,說放心、不會影響種田和捕魚。」但時至今日,「歐莫河水少了50%!」政府從未主動出現;每次族人憂心忡忡搭車到鎮裡找政府,總被回應「別擔心」。只見問題愈來愈嚴重,農作愈來愈差。
上游又闢棉花田。這村落去了20多人,「有些病壞了,卻無法就診,也回不來村落,什麼都不能做了。」他說,政府曾表示不會拿走全部水源,會分給卡羅族一半,對農作沒有影響。
但實情並非如此。水位掉一半,漁獲和糧作量大減,已危及族人生存。現有將近100人每天在農場過夜,直到農作豐收才能回家。
會催促政府解決嗎?我問。若古洛說,大家還在等待。待這一波豐收季過後,「看雨季時河水夠不夠多,不夠的話,再找一次政府看看。」語氣不太篤定。
若政府再次爽約呢?豈不又是一次危急存亡之秋的漫長等待?3年之後,在發燙的村落、羊聲咩咩四起的房舍間、已降3公尺的河水邊,我不解地再問。
若古洛沉默半晌。
他傾著頭,凝視屋牆:「我想……我們尊敬政府,我們要相信它。」
「我們愛我們的國家。」
那一剎那,眼神閃爍。

卡羅酋長屋內,男子喝著葫蘆瓢中妻子煮的咖啡
眼前的酋長埋住了頭,看著沙地上自己的腳。他低頭,不僅僅因為日曬過烈,更因為猶如太陽的國家力量。他不是國王,他只是國家的一份子。不論先來後到,繼承先人氣質與文化的部落酋長,在國家面前,也勢必承認自己的渺小。
在國家面前,沒有個人,只有集體;個人是屬於集體的,必須服膺國家。
也因國家的權威太至高無上、不容質疑,若古洛為著無法保護自己的族人,而挫敗無力。
步行到村落邊緣,途經過不少國際組織在此建立的公廁,以及一所外牆畫滿動物的學校,偌大的「teacher」(老師)油漆旁,拆解了8個字母的引申義。有個女孩站在學校旗桿下,正拉著繩子逐次降下衣索匹亞國旗。嚮導和司機遠遠望見,馬上立正、舉手敬禮。

黃昏裡卡羅少年們與羊群一同歸來
見年輕人踢足球,忍不住加入。這顆和圖爾卡納湖的報紙膠帶足球不同,有記憶中足球該有的彈性。突然,道路遠方塵土飛揚,一輛載了20多人的砂石車回村。族人揹著穀物、乳酪、汽油……陸續跳下車。
卸貨之後,砂石車轉向。原來這台車接駁族人從底梅卡市集返村後,必須回棉花田去。
早晨,族人再度精心打扮,等待觀光客。捕魚人米勞下切歐莫河,餵魚用的餌是一種十分可口的炸麵包。有時在岸邊踩到金屬,他會拋回岸上,而非水邊。
「以前雨季來時,水好大!」他比劃著比兩個成年人相疊還高的水位。「但我也很大!」打趣地說。有些船夫撐支長篙,沿河川上溯。
太陽更高了,肩膀因曬傷而腫脹,族人見狀,邀約到歐莫河另一處浸泡。
下切懸崖時,見不少哈默族女人,帶著水桶和寶特瓶,從30公里外乾燥的家鄉走來交易,順便取水。
容器一直掉入河流,她們撈得狼狽,卻因不諳水性不敢下水,只見容器愈漂愈遠。我們跳入河中,幫忙追游、撿拾。
當河水觸及肌膚,那一瞬間,降溫迅速得令人難以置信。
發疼的身子,也如獲重釋。即使頭頂的肌膚仍在焰日下發燙時,卻忍不住因浸泡在河裡的身體慶幸。終於明白,為何人說沒有跳入歐莫河、沒法懂那滋味。看著岸邊農作物、再看著水裡翻滾的族人,竟突然感動又感傷。這看似汙濁、發黃的大水,原來緊緊牽繫著農、林、漁、牧的生命線。
沿著山壁,想尋找舊時水位線,卻被烈日燻得睜不開眼。「鱷魚快要出來曬太陽了,快穿好衣服上岸!」族人們疾呼。
最新發展:
-
【影音】親民黨立委周陳秀霞:高雄人反對建美濃水庫,那就別喝水! 6年前
-
蓋水庫救旱災?美濃居民北上陳情 籲發展「多元取水」 8年前
-
高雄陷缺水危機 美濃水庫案將重啟評估 8年前
-
【未來大人物】國際新聞關你什麼事?廖芸婕:即便我寫的是國外議題,但其實都是在影射台灣 8年前
-
水庫專題連載(五)國家蓋水庫的兩難:一端是經濟,一端是文化,真的能切割? 8年前
-
水庫專題連載(三):衣索匹亞、美濃水庫承載的夢想,或夢碎? 8年前
-
水庫專題連載(二):衣索匹亞政府強硬蓋水庫,當地居民被拷打、噤聲 8年前
-
水庫專題連載(一):「你們很幸運, 下次再來,這兒大概面目全非。」台灣和非洲兩個對抗水庫的漫長故事 8年前
Tags:
加熱加味菸成菸害防制破口?菸防團體與立委籲伸張程序正義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各界期待的菸害防治法新法上路,其主要目的是禁電子煙和納管加熱菸,以保障國人身心健康。然而,在新法實施兩個月後,其是否有效執行、法規是否存在漏洞,以及政府的風險評估機制是否準備好了等問題,都遭到反菸團體及立委的質疑。
5月31日將迎來世界無菸日,而台灣菸害防制法新法甫於今年3月22日上路施行,正式禁止電子煙與未經指定菸品健康風險評估審查之加熱菸。新法迄今推動超過2個月,爭議卻不斷,不只跨黨派立委、民間菸害防制聯盟及家長與教育團體等,皆質疑為何違法新興菸品仍在實體與網路商店上隨處可見,就連國健署也於日前坦承,違規件數並未因新法上路而明確下降,且稽查懲處對象有相當高比例是未成年人。此外,儘管違法攜帶加熱菸入境最高可罰500萬元,關務署卻發現走私情形異常熱絡,光今年1到4月海關就一共查獲違法菸品1055件,也逼得國健署不斷呼籲民眾不要以身試法。
但這些亂象並非就地合法就能解決,民間菸防團體直言,加味菸禁令至今不見蹤影,以及國健署審查指定菸品之辦法名稱具誤導性、亦無明確機制,皆讓人懷疑本應保障國人,特別是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新法,是否真能達到修法初衷、落實執法?立委們也表達擔憂,認為違法菸品四處流竄,國健署與地方衛生局是否有稽查人力與資源不足,導致取締準則混亂的情形發生?
因此董氏基金會、台灣菸害防制暨戒菸衛教學會、愛兒親師家長協會、全國家長會長會長聯盟等「台灣拒菸聯盟」團體代表,日前出席國民黨立委林為洲召開的「亂象頻傳?法規漏洞?審查黑箱?拒絕護航加熱菸成『健康菸』」記者會,即提出請求衛環委員會吳玉琴、邱泰源兩位召委,將已經公告的加熱菸上市評估辦法備查案排入審查,才有機會為守護台灣年輕人的健康進行亡羊補牢、並立即公告實施加味菸禁止條例等訴求。
新興菸品違法交易頻傳?家長團體:稽查成效不彰,罔顧青少年健康
在落實執法方面,立委林為洲指出,現行法規中明確規範,任何未經健康風險評估的產品都屬於違法,不能進行銷售或宣傳。然而,目前政府的取締行動僅止於象徵性地針對幾個大型網路平台。台灣拒菸聯盟指出,目前在實體店、代購網站及個人平台等處,依然可以看到相當熱絡的違法電子煙與加熱菸交易。
全國家長會長聯盟理事長黃正銘表示:「人力不足,是導致取締與稽查成效不彰的原因之一,建議可考慮採用鼓勵民眾檢舉的方法,例如給予檢舉獎金,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相信全民都會願意一起為防止電子煙違法交易、保護我們的青少年而努力。」時代力量立委陳椒華則認為,既然新興菸品管理現在依法有據,問題就落在國健署是否嚴格執法?鑒於新興菸品使用者以年輕族群為大宗,是否有與教育部、學校攜手合作,落實新興菸品菸害防制的教育宣傳?
加味菸禁令為菸商預留漏洞?立委、民團齊聲呼籲國健署應清楚說明
反菸團體抨擊國健署為開放加熱菸,不只使用嚴重誤導性的「健康風險評估審查」一詞,連在禁止加味菸上,也僅禁止花香、果香、巧克力、薄荷等四種口味,但根據國健署在108年公布的資料指出,菸商申請菸品添加口味已達1200餘種。對此,立委林為洲質疑是否為菸商預留漏洞?台灣拒菸聯盟也質疑,為何加味菸禁令特別給予業者18個月的緩衝期,明顯有別於母法規定,有違反程序正義之嫌。
林為洲也在記者會上點出,新興菸品最吸引年輕族群的地方,就是口味新穎,現在國健署說加熱菸已可送指定菸品風險評估審查,又遲遲不肯公告加味菸禁令,是不是要讓加熱菸的加味菸彈有可趁之機?他呼籲國健署應明確承諾,加味菸禁令公布前或公布後的緩衝期間,都拒審加味加熱菸彈。陳椒華在受訪時則表示,國健署應該檢討為何加味菸緩衝期一事,受到各方反彈?堅持18個月,是有什麼特別考量?為什麼不能跟菸品包裝警示圖文的緩衝期一樣,公告後1年上路?她表示將去文國健署,要求說明。

菸防法配套尚不齊備,有賴社會大眾、菸防團體、立院共同監督
菸防團體不只擔憂指定菸品的風險評估審查不完備,黃正銘理事長更在記者會中強調,早已多次要求中央一定要盡快啟動新興菸品的吸菸行為及公共衛生影響之本土研究與追蹤資料,但至今仍未收到任何回應,讓人相當憂心。立委陳椒華也認為,既然決定開放加熱菸,政府應該積極投入相關研究,以利進行指定菸品的風險評估,建議衛福部可以和國衛院展開研究計畫的合作。
菸防法既已上路,又該如何監督?反菸團體認為,立委們可依據立院職權行使法,將有違反或牴觸法律規定疑慮的指定菸品審查辦法,由立院備審改為送交衛環委員會審查,而非便宜行事、讓漏洞百出的制度默默運行下去。針對爭議法規、行政命令,台灣過去就有類似做法,像是2020年開放萊豬的行政命令,就由備審改為朝野聯席審查、2022年兵役延長案,也有由從查照改為審查的呼聲。
身為時代力量立院黨團副總召的陳椒華也提到,近期的再生醫療法,也是因為醫療改革、病友權益團體、醫學法規學界、在野黨團齊聲表達疑慮,才讓政府暫緩表決,顯見法律就算通過,不代表社會各界就應停止關注議題。她很感謝民團一直代替國健署來謹慎把關菸防法,時代力量也會持續關心執法情形,並要求衛福部建置菸品相關之流行病學調查資料庫。她認為,「只有當民眾真正理解菸品對健康的危害,我們才能從源頭降低國人對菸的需求,從而達到防治菸害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