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庫專題連載(四)這裡有群人依水而居:「請讓人們知道,這些水對我們來說很重要。」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3年前,政府告訴我們要蓋水庫,說放心、不會影響種田和捕魚。」但時至今日,「歐莫河水少了50%!」
人們把那條水位線指出來了。比一層樓還高、人類一輩子也無法長成的高度,上方,土壤硬生生劃開一條明顯的分際線。
「你們能想像,未來這條河乾涸嗎?」他們搖頭不語,低頭穿起衣服。上游的方向,正飄來一些泡沫、碎屑、濁汙……

卡羅漁人手釣了一小時,終於引魚上鉤

歐莫河裡抱著水桶戲水的卡羅少年

年加頓男孩啃著穗葉,身後是以河水氾濫墾植的高粱田
延續肯亞、南蘇丹血液
很快就要到肯亞了。揮之不去的,仍是在歐莫谷地裡奔馳的印象。漫漫長路的彼端,總會出現一台車,在逆光的風景裡滿載風沙前來。
沿著歐莫河,從卡羅族村落往下游約20公里前進,就會到達年加頓族聚落。年加頓族現存人口是卡羅族數十倍,領域延伸到南蘇丹,驍勇善戰,與周邊幾乎每一族都是世仇。有人譏諷他們為「臭仔」、有人譏諷為「吃大象人(Nyamatom)」,但年加頓以「黃槍(Nyang-atom)」自稱。
「到了。」擺渡人說。歐莫河裡嬉鬧的兒童,邊踢水邊拉著小船,從河底挖一坨泥沙倒在臉上,開心地鑽進水裡、又跳出水面。這裡有人漁獵,有人耕作。河岸邊有個小孩站在一叢叢綠色高粱間,以牙齒啃噬莖葉,邊吃邊吐進田裡。
已相約見面的酋長,正在1公里外公立學校聽課。步行前往途中,導遊協會不時刁難:「沒申請文件,沒雇用導遊,不許去行政機關區!」開出高價,一下要求查看護照,一下搶走行李要脅。與其大吵一陣,才終於罷手。「自7年前成立協會後,他們就是這樣。」翻譯說,面露無奈。

向晚時河裡的人們
一個壯年男子坐在年輕人之間,修習化學,這就是酋長。他繼承世代階層中的「象階」,取代山階,負責治理村落數百人,其後鴕鳥、野山羊、野牛、鱷魚……各階級將世代傳承。「我以前只會講族語,後來學了阿姆哈啦語(Amharic,衣索匹亞官方語言),現在我要學英語了。」他翻翻課本,說,新東西很好。
協助政府從事農業研究的黎克瑞說:「教育酋長也是一件重要的事。接下來,政府還要教大家如何票選酋長。」他說,居民正考慮是否繼續選最有錢的人當酋長,因最有能力照顧族人、解決問題。

人們在日出時步下河岸取水
「政府帶來很多新想法,買走了羊、建設地方機構,也教大家農業技術。」他舉例,當牧人每季仍須為牧草遷徙、上下提利卡(Tiriga)山時,許多人已經學會怎麼種田:「以前大家不知道怎麼種玉米,甚至把種子塞進沙子裡,或一個洞放15顆、每個洞都擠在一起。現在,大家知道怎麼辦了,每個洞放兩三顆,各洞之間留點空間,就長得非常好。」
「9年前,年加頓人不知道有政府,常起爭執。現在和平多了。」他提起年加頓族的大世仇莫爾西族:「他們那裡有甘蔗工廠,不過之後,政府也會在我們這邊建甘蔗園,從提利卡山引水來灌溉。」
我問,族人們都支持甘蔗園嗎?他看著我,像知道為什麼問般,小心地說:其實現在歐莫河水位比以前低了,有人說緣由是水庫、甘蔗園,但政府不相信。
「1999年和2010年,歐莫河曾經淹上這裡。即使這裡!」他指著餐廳地板:「這裡也都是水。」要淹上如此高度,彼時水量至少是現在4倍。
又說:「政府的建設是好事,因為是新的,新東西會帶來改變。」同是年加頓人的記者羅克塞說:「妳仔細看,這村落只有6歲──自從政府機構出現──,但它和衣索匹亞其他20幾歲的村落看來竟然沒有兩樣。」「我不知道為什麼,年加頓人似乎特別容易接受新事物。現在到處都是手機。」但拿起手機,人們不再說族語。
我和黎克瑞走到歐莫河岸邊,看河床一片高粱田,「長得低一點的是玉米,再低一點、綠色的那一片,是豆子。」冬末直到春初,約有3個月收成期,每公頃能有5萬公斤的產量,目前市場價格一公斤10到20比爾(約15-30新台幣)。
聽完這些數字,我問黎克瑞:「大家為政府帶來的新東西開心嗎?」他想了幾秒,似乎無法斷言:「我想是的。」

年加頓酋長家旁的木枕頭與AK步槍

年加頓人清晨在河邊洗衣

人們撐船渡河,運上生活所需
朝向圖爾卡納湖的方位,一路往南行,進入嚴酷的沙漠環境。人們說:「歐莫谷地最貧窮的人,都住在那裡。」
達沙聶池族辛苦牧養的牛、羊,總在經年累月的高溫、乾旱肆虐下,不支倒地。2006年難得逢旺盛甘霖,老天卻開了個大玩笑,讓洪水淹沒無數村莊。「不過除了那次,一直都很乾燥。」眼珠發黃的酋長說。
為求生存,達沙聶池族人學會長途跋涉,往返歐莫河與圖爾卡納湖之間,耕種、漁獵、採集、畜牧交替運用,掙扎生存。愈南方的族人,愈被視為窮酸。他們大多養不活牛、羊,只好到衣索匹亞、肯亞、南蘇丹邊界的圖爾卡納湖維生,穿梭邊境三角地帶,捕獵尼羅河尖吻鱸、非洲鯽(吳郭魚)、鯰魚,甚至鱷魚、河馬。
到達中繼站歐莫拉特小鎮,距圖爾卡納湖還有50公里,人們正拿水桶在歐莫河取水,有些將桶子放入樹幹挖空做成的小舟,划到對岸;有些搬上驢車,或放上一塊木板、兩條木把手架成的滾輪推車。
小心拍攝,聽到居民熱情呼喊:「嘿!沒關係,多拍幾張吧!這裡不像衣索匹亞其他地方,我們不會和你拿照相費啦。」很驕傲地。

達沙聶池族的孩子,推著大水桶

歐莫拉特鎮郊,捕魚人收起寶特瓶標記的定置網,查看收成
最新發展:
-
【影音】親民黨立委周陳秀霞:高雄人反對建美濃水庫,那就別喝水! 6年前
-
蓋水庫救旱災?美濃居民北上陳情 籲發展「多元取水」 8年前
-
高雄陷缺水危機 美濃水庫案將重啟評估 8年前
-
【未來大人物】國際新聞關你什麼事?廖芸婕:即便我寫的是國外議題,但其實都是在影射台灣 8年前
-
水庫專題連載(五)國家蓋水庫的兩難:一端是經濟,一端是文化,真的能切割? 8年前
-
水庫專題連載(三):衣索匹亞、美濃水庫承載的夢想,或夢碎? 8年前
-
水庫專題連載(二):衣索匹亞政府強硬蓋水庫,當地居民被拷打、噤聲 8年前
-
水庫專題連載(一):「你們很幸運, 下次再來,這兒大概面目全非。」台灣和非洲兩個對抗水庫的漫長故事 8年前
Tags:
加熱加味菸成菸害防制破口?菸防團體與立委籲伸張程序正義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各界期待的菸害防治法新法上路,其主要目的是禁電子煙和納管加熱菸,以保障國人身心健康。然而,在新法實施兩個月後,其是否有效執行、法規是否存在漏洞,以及政府的風險評估機制是否準備好了等問題,都遭到反菸團體及立委的質疑。
5月31日將迎來世界無菸日,而台灣菸害防制法新法甫於今年3月22日上路施行,正式禁止電子煙與未經指定菸品健康風險評估審查之加熱菸。新法迄今推動超過2個月,爭議卻不斷,不只跨黨派立委、民間菸害防制聯盟及家長與教育團體等,皆質疑為何違法新興菸品仍在實體與網路商店上隨處可見,就連國健署也於日前坦承,違規件數並未因新法上路而明確下降,且稽查懲處對象有相當高比例是未成年人。此外,儘管違法攜帶加熱菸入境最高可罰500萬元,關務署卻發現走私情形異常熱絡,光今年1到4月海關就一共查獲違法菸品1055件,也逼得國健署不斷呼籲民眾不要以身試法。
但這些亂象並非就地合法就能解決,民間菸防團體直言,加味菸禁令至今不見蹤影,以及國健署審查指定菸品之辦法名稱具誤導性、亦無明確機制,皆讓人懷疑本應保障國人,特別是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新法,是否真能達到修法初衷、落實執法?立委們也表達擔憂,認為違法菸品四處流竄,國健署與地方衛生局是否有稽查人力與資源不足,導致取締準則混亂的情形發生?
因此董氏基金會、台灣菸害防制暨戒菸衛教學會、愛兒親師家長協會、全國家長會長會長聯盟等「台灣拒菸聯盟」團體代表,日前出席國民黨立委林為洲召開的「亂象頻傳?法規漏洞?審查黑箱?拒絕護航加熱菸成『健康菸』」記者會,即提出請求衛環委員會吳玉琴、邱泰源兩位召委,將已經公告的加熱菸上市評估辦法備查案排入審查,才有機會為守護台灣年輕人的健康進行亡羊補牢、並立即公告實施加味菸禁止條例等訴求。
新興菸品違法交易頻傳?家長團體:稽查成效不彰,罔顧青少年健康
在落實執法方面,立委林為洲指出,現行法規中明確規範,任何未經健康風險評估的產品都屬於違法,不能進行銷售或宣傳。然而,目前政府的取締行動僅止於象徵性地針對幾個大型網路平台。台灣拒菸聯盟指出,目前在實體店、代購網站及個人平台等處,依然可以看到相當熱絡的違法電子煙與加熱菸交易。
全國家長會長聯盟理事長黃正銘表示:「人力不足,是導致取締與稽查成效不彰的原因之一,建議可考慮採用鼓勵民眾檢舉的方法,例如給予檢舉獎金,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相信全民都會願意一起為防止電子煙違法交易、保護我們的青少年而努力。」時代力量立委陳椒華則認為,既然新興菸品管理現在依法有據,問題就落在國健署是否嚴格執法?鑒於新興菸品使用者以年輕族群為大宗,是否有與教育部、學校攜手合作,落實新興菸品菸害防制的教育宣傳?
加味菸禁令為菸商預留漏洞?立委、民團齊聲呼籲國健署應清楚說明
反菸團體抨擊國健署為開放加熱菸,不只使用嚴重誤導性的「健康風險評估審查」一詞,連在禁止加味菸上,也僅禁止花香、果香、巧克力、薄荷等四種口味,但根據國健署在108年公布的資料指出,菸商申請菸品添加口味已達1200餘種。對此,立委林為洲質疑是否為菸商預留漏洞?台灣拒菸聯盟也質疑,為何加味菸禁令特別給予業者18個月的緩衝期,明顯有別於母法規定,有違反程序正義之嫌。
林為洲也在記者會上點出,新興菸品最吸引年輕族群的地方,就是口味新穎,現在國健署說加熱菸已可送指定菸品風險評估審查,又遲遲不肯公告加味菸禁令,是不是要讓加熱菸的加味菸彈有可趁之機?他呼籲國健署應明確承諾,加味菸禁令公布前或公布後的緩衝期間,都拒審加味加熱菸彈。陳椒華在受訪時則表示,國健署應該檢討為何加味菸緩衝期一事,受到各方反彈?堅持18個月,是有什麼特別考量?為什麼不能跟菸品包裝警示圖文的緩衝期一樣,公告後1年上路?她表示將去文國健署,要求說明。

菸防法配套尚不齊備,有賴社會大眾、菸防團體、立院共同監督
菸防團體不只擔憂指定菸品的風險評估審查不完備,黃正銘理事長更在記者會中強調,早已多次要求中央一定要盡快啟動新興菸品的吸菸行為及公共衛生影響之本土研究與追蹤資料,但至今仍未收到任何回應,讓人相當憂心。立委陳椒華也認為,既然決定開放加熱菸,政府應該積極投入相關研究,以利進行指定菸品的風險評估,建議衛福部可以和國衛院展開研究計畫的合作。
菸防法既已上路,又該如何監督?反菸團體認為,立委們可依據立院職權行使法,將有違反或牴觸法律規定疑慮的指定菸品審查辦法,由立院備審改為送交衛環委員會審查,而非便宜行事、讓漏洞百出的制度默默運行下去。針對爭議法規、行政命令,台灣過去就有類似做法,像是2020年開放萊豬的行政命令,就由備審改為朝野聯席審查、2022年兵役延長案,也有由從查照改為審查的呼聲。
身為時代力量立院黨團副總召的陳椒華也提到,近期的再生醫療法,也是因為醫療改革、病友權益團體、醫學法規學界、在野黨團齊聲表達疑慮,才讓政府暫緩表決,顯見法律就算通過,不代表社會各界就應停止關注議題。她很感謝民團一直代替國健署來謹慎把關菸防法,時代力量也會持續關心執法情形,並要求衛福部建置菸品相關之流行病學調查資料庫。她認為,「只有當民眾真正理解菸品對健康的危害,我們才能從源頭降低國人對菸的需求,從而達到防治菸害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