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庫專題連載(四)這裡有群人依水而居:「請讓人們知道,這些水對我們來說很重要。」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3年前,政府告訴我們要蓋水庫,說放心、不會影響種田和捕魚。」但時至今日,「歐莫河水少了50%!」
我問:也許那些詮釋,是曾經存在、也令美濃人懷念的生命經驗?仲良哥答:「那是否代表美濃人的集體情感或記憶,也許不是我們這裡可以下定論的。美濃卻已經成了當中一個強烈的素材、符號。」
慧宜嫂補充:「這樣的詮釋,對美濃某程度是好的,因為它的確提供了一個想像的圖像,讓人們在進入美濃前,有一個出發點作為對照。可是,當其成為美濃對外唯一的互動、理解基礎時,很容易造成美濃內部對立、不愉快。」因其做為文化詮釋的符號,能滿足都市人、中產階級、知識分子,卻不一定能凝聚內部或社區夥房的運作。「當這樣的文化商品,形成一些政治資源、商業利益時,可能會造成不同民間團體的緊張關係。」
接觸美濃多年來,一路從立委助理、到記者生涯的慧宜嫂,真正定居美濃後,才發覺強烈的落差,並投入時間慢慢摸索出緣由。「以前我接觸到的,都是有能力和台北的知識分子對話的人,我沒有機會接觸到這樣的人……譬如只會拿鋤頭的農民,根本沒辦法有立場、資源,表達他們不同的觀點。」
她說:「後來我終於理解到,我們這群反水庫的人,當初在一些長輩眼裡,是不懂得人事歷練的人,不會和三合院的叔叔伯伯聊天、講很土的話、和他們互動,去穿透他們的人際關係、遊說他們公共政策的正反面。」
20幾年來,這群返鄉青年們也意識到,論述必須由口舌落實到身體勞動,深入民間,不致與社會脫節。生祥哥回憶,起初做音樂是搖滾樂隊的編制,有一次在自己家廟門口演奏,被一個人轟下台。「他質疑:『你們的音樂沒有鑼鼓嗩吶,怎麼幫王爺慶生?』這麼簡單兩句話,就把我打倒了,真的是一句都無法反駁,也覺得自己的音樂回不了家。」
遂反思,為什麼要做?怎麼做?做給誰聽?「若要做運動音樂,音樂必須自己運動起來,裡頭一定要有基礎的、令人熟悉的文化元素,串起人們的情感。」生祥哥打定主意。
但當音樂、文學、運動所洋溢的情感,與政治或意識形態結合時,終究不免引發他人警覺。「公共政策就是公共政策,」慧宜嫂說,與其和情感包裝,不如回到法治面。尤其當其成為美濃對外的唯一論述時,其他的聲音被壓迫了,異質性被消磨了。絕對的光芒與情感,很容易令人失去警覺。「當他們成為國家自然公園的包裝時,只會拿鋤頭的農民,沒有辦法對外界大聲說出:我不贊成。」
但他們仍互相提醒著:不要造成隔閡。也都想努力顧全大局,不欲追究得太清。雖心有千千結,仍著焦嚴肅議題,反覆論證,偶述想望。原來,眼前看見的,是曾一同為反水庫奮鬥20多年、如孝伸哥口中「相忍為國」那樣的同鄉人,壓住心底深處的糾結,為使家園更好而努力遍尋答案。雖相互批評,仍私下幫忙。
不論對哪一方來說,總需極大的智慧、寬容與容忍。
俊清哥嘆了一口氣:「以前我和哥哥愛鄉、反水庫大聯盟兩邊跑,雖知道兩邊文人和武夫氣味不太相投,但目標一致都是反水庫,也還是想湊和大家。國家自然公園我一開始贊成,但觀望了一陣子,才發現愛鄉要的國家公園,和我想的不太一樣。」他分析:「我是希望山林就不要開發了,但愛鄉要的,是由國家資金來管理的國家公園。我以為是他們疏忽了,就仔細研究後去找他們討論、想一起釐清。但後來才發現,原來他們早就弄清楚了。」
他自嘲和愛鄉是因誤會而契合,因了解而分開。「這2年,因為國家公園的問題,實在沒辦法了。地方上覺得我們還是有一點代表性,那我們就更不能攪和不清。」

書局門口,擺滿各種明牌小報
20多年來,美濃人面對外界貼上的各種標籤,有些樂意之至,有些選擇劃清界線,有些則在反覆的妥協、自我詰問中,面臨身分的矛盾與自我認同的疑惑,逐漸形成焦慮。「我反水庫,但不代表我就是你們詮釋的那種美濃人。」恰似每一場社會運動中「我反對某政策,但不代表我就傾向你擁戴的那個政黨」、「我支持某政策,但不代表我就支持你落實的方式。」
充滿異質性的群體,一旦被以偏概全地定義,個體的不滿很難不浮現:對抗的過程,竟重新塑造了另一種權威性、不容異己的集體。
「知識分子往往想試著由後設的政治、經濟分析,去詮釋歷史事件,使因果關係變得非常完美。」仲良哥說,那種完美,就像一個從頭至腳勻稱、五官完美無瑕的人,卻無可挑剔得有些詭異。當一切都被詮釋得理所當然時,其餘龐雜、瑣碎、真實的血肉被忽略了。回頭望去,知識分子仍可能如同書寫中華民國教科書的人一般,給予社會運動轟轟烈烈、可歌可泣、純然亮麗光鮮的圖像。
而對有意者──如國家機器──來說,當異質性降低、同質性提高時,就是更容易處理、應對的狀態
最新發展:
-
【影音】親民黨立委周陳秀霞:高雄人反對建美濃水庫,那就別喝水! 6年前
-
蓋水庫救旱災?美濃居民北上陳情 籲發展「多元取水」 8年前
-
高雄陷缺水危機 美濃水庫案將重啟評估 8年前
-
【未來大人物】國際新聞關你什麼事?廖芸婕:即便我寫的是國外議題,但其實都是在影射台灣 8年前
-
水庫專題連載(五)國家蓋水庫的兩難:一端是經濟,一端是文化,真的能切割? 8年前
-
水庫專題連載(三):衣索匹亞、美濃水庫承載的夢想,或夢碎? 8年前
-
水庫專題連載(二):衣索匹亞政府強硬蓋水庫,當地居民被拷打、噤聲 8年前
-
水庫專題連載(一):「你們很幸運, 下次再來,這兒大概面目全非。」台灣和非洲兩個對抗水庫的漫長故事 8年前
Tags:
「快一點」的成長秘訣:讓NUEIP人事管理實現勞資和諧共舞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點點全球成立於2019年,每天為了解決台灣餐飲店業者因人手不足,又要講求速度與品質的消費體驗問題,在全台馬不停蹄地提供從POS系統、線上點餐、數位支付、物流送餐,到行銷導客的一條龍智慧餐飲服務。
點點全球成立於2019年,短短三年,即創下萬家餐飲門市合作,且獲得眾多知名餐飲品牌的支持。
而在點點全球積極為中小餐飲業和小吃店研發創新解方,並展望更多元跨領域服務與海外布局的同時,背後則有專業的NUEIP團隊提供的nuHRM人資系統,為點點全球打理企業內部的所有人事營運。
擺脫呆板的代管計薪,系統串聯自動試算更接地氣

點點全球的人資主管張珺涵指出,過去外包人事薪資給第三方代管公司的過程中,企業內部文化和經營策略往往無法被充分考量,因此,代管公司難以彈性滿足所有員工的需求。每月3號發薪日前,除了需要準備員工名單、出勤記錄、薪資異動資料和請假紀錄等,企業還要負責催促員工提交假勤資料,不僅需要耗費大量精力,還會增加許多時間成本;若發薪後,發現計薪上的疑慮,與代管公司來回溝通的時間,也會進一步加大企業的負擔、影響企業的運作效率。
nuHRM人資管理系統的薪資功能,完美的解決了以上問題。不僅串聯了所有以往需主動提供給外包公司的資料,自動匯出薪資試算結果,還可以快速匯出符合財政部規範的申報媒體檔,讓月底計薪的工作流程能一條龍完成。張珺涵高興的分享:「現在,平均不到一分鐘就可以算完一個人的薪水,且多虧NUEIP獨特的關卡計薪方式,只需要跟著流程一步一步檢查,員工越多越能顯現此功能帶來的輕鬆高效,遠遠超乎我的預期。」
從制度控管到人情考量,NUEIP助打造和諧勞資關係

點點全球的團隊擁有不怕失敗、勇於創新的精神,如此彈性開放的文化也貫徹在公司制度實行上,張珺涵形容自己是雇主與員工之間的橋樑,企業為了維護內部秩序、確保員工的權益與義務,制定企業規章制度,以有效管理人力資源;然而,在實際執行時,也需要具備一定的靈活程度,才能促進勞資雙方的良好關係,達成雙贏目標。
因此,點點全球選擇了能協助實踐彈性文化的NUEIP nuHRM人資系統,利用系統設置「請假申請時間」與「最低請假時數門檻」便是最好的例子,雖其目的是為了更妥當控管人員,但有時員工發生特殊情況,以致無法符合現有制度時,企業可針對個案通融放行,此時,系統功能也可以彈性各別自行調整設定,並且自動串聯至每月薪資計算。張珺涵說道:「制度是死的,而人是活的;我們不需要一個將制度綁死的系統,而是一個既有控管制度、又有彈性調整空間的、為『人』考量的好系統,NUEIP就是這樣收放自如的系統,它讓我們建立了更互信互賴的勞資關係。」
重複的人事作業都交給舉一反三的智慧系統

近年來,點點全球快速拓展業務,伴隨著員工的增加,NUEIP系統所帶來的工作效率提升成效也越顯著。「NUEIP是我見過使用起來能最簡單無腦的系統!」張珺涵笑著說:「像是將新進員工加入系統時,只需要建立員工帳號、填寫基本資料、啟用帳號,三個步驟即可設置完畢,加上NUEIP的介面非常清楚明瞭,加速了整個建置的順暢度。」企業應用數位轉型工具,旨為節省重複的行政作業,NUEIP在協助企業導入系統時,已先將所有考勤、假期、加班、簽核等相關規則,依照公司人事規章設定完成,因此只需要為新進員工套用規則,即可快速完成新進員工的系統設置工作。
帶著讓餐飲業者「Work Easy」、消費者「Eat Happy」的經營理念,點點全球目前正積極培育強力的研發人才,進攻跨領域的數位技術服務;並借助彈性易操作的NUEIP企業管理平台,迅速解決企業內部的人事工作、提高企業營運效率;同時,亦增進了勞資雙方之間的信賴感,使團隊更有凝聚力,為企業齊心打拼。
本文章內容由「人易科技」提供,經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廣編企劃編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