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不參加美俄軍備裁減討論,瑞典研究:全球核彈頭減少但核武更現代化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全球軍備競賽激烈,美俄之間最後的軍備管制協議再過半年就到期,卻因美國堅持中國加入,而中國堅拒,導致續簽進度卡關。研究也發現,全球核彈頭總數雖然減少,但發展新武器的腳步從未停下。
美國近年陸續退出軍備控制條約,唯一能牽制美俄之間軍備競賽的《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只剩半年就要到期,雙方會否續簽仍是未知;川普希望中國加入此條約,本月再遭中國拒絕。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下稱SIPRI)今(15)日發布年度報告指出,大國持續推動現代化核武,軍備管制前景灰暗。
該報告評估各國現有軍備、武器裁減及國際安全現況,並總結出1項關鍵:雖然去年全球的核彈頭總數減少,所有擁核國家仍持續研發更現代化的核武。
美、俄擁全球9成以上核彈頭
報告指出,目前全球擁核國家共9個國家,其中美國、俄羅斯、英國、法國共有約3720顆核彈頭部署於作戰部隊基地,其中美國部署1750顆、俄羅斯1570顆;其他國家的核彈頭處於儲備或待淘汰狀態,而北韓核彈部署數量則無法確知。
全球核彈頭總數現為1萬3400顆,在過去一年內減少了465顆。美國和俄羅斯掌握全球9成以上核彈頭,核彈頭總數能減少的原因,是美俄拆除了淘汰的舊武器。這2大擁核國在2010年簽署《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Strategic Arms Reduction Treaty,簡稱New START),皆已於2018年達成條約要求,將核彈頭和可搭載機具控制於特定數量以下。
川普政府去年退出《中程核飛彈條約》(INF Treaty)、上月宣布退出《開放天空條約》(Open Skies Treaty)後,《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是美俄之間唯一的軍備協議,但明年2月就要到期。去年一整年,續約與否的討論幾乎停擺;《美聯社》指出,屆時若沒有續約,將是美俄近半世紀以來首次沒有核武限制條約。
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核武管制計畫主任凱爾(Shannon Kile)指出,這些條約旨在促進美俄的軍事透明度,防止雙方對於核武部署和發展有所誤解;若喪失條約所建立的溝通管道,可能導致美俄掀起新一輪軍備競賽。
中國拒絕加入三方裁減軍武討論
《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續約討論沒有進展的主因,是美國總統川普希望將中國納入,但中國堅拒。《自由歐洲電台》報導,俄羅斯提議再續約5年;美國要求中國加入,否則不會續簽。

《日本時報》指出,雖然中國擁有的核彈頭據信約320顆,遠少於美俄,但據美國國防情報局局長艾希禮中將(Robert P. Ashley)表示,在接下來10年內,中國非常可能將核武存量增加1倍,發展更大規模殺傷力和更多元化的核子武器,以期在2050年前成為一級軍事強權。
今年1月,時任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表示,中國無意參加任何與軍備控制有關的三方討論,並表示這個立場已獲各國理解,包含俄羅斯。耿爽還稱,美國想將中國納入,是意圖躲避和轉移裁減核武的責任。
《中央社》報導,本月9日,美國官員已邀請中國參加22日在維也納舉行的會談,但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回應,中國無意參加談判,更指出美國近2年不斷毀約,「聽到這樣一個國家的官員談論有誠意的談判,給人一種非常荒謬和不真實的感覺」。
即使美國希望俄羅斯能協助勸說中國,但俄羅斯無意出手。《彭博新聞》引用俄羅斯外交部副部長雷雅布可夫(Sergei Ryabkov)說法:
「我們看不到中國有想加入的準備,也不期望這立場會很快轉變。我們沒有意願使用能力範圍內的任何手段去改變這一點,因為這是任一國家擁有的主權選擇。」
川普外交風格的缺陷
川普本屆總統任期來到最後半年,由於遭逢Covid-19(2019新型冠狀病毒疾病,簡稱武漢肺炎)和美國種族示威,正面臨連任危機,其建立於個人主義的外交成果,也因他聲勢下滑而搖搖欲墜。
除了多次單方面退出國際組織和條約,影響盟友對美國的信任,《紐約時報》以「川金會」為例,說明川普過度依賴元首之間的個人外交,對兩國長遠關係其實助益不大。

兩年前的6月12日,川普和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在新加坡聖淘沙會面,是兩國元首史上首次正面接觸,雙方握手並簽署協議,北韓承諾無核化,蔚為一談。兩人去年2月在越南河內再次會談,對於北韓是否願意完全去核化以交換解除經濟制裁,無法達成共識,這次雙方最終沒有簽署任何協議。
《法新社》報導,近來北韓大動作指責南韓未阻止脫北者散布傳單,切斷與南韓的官方溝通熱線,並揚言若美國希望今年11月總統大選順利,就不要插手兩韓事務。北韓外交部長李善權指責美國虛偽、企圖顛覆政權,並稱「2018年的願景已經消逝在黑暗夢魘裡」。
《中央社》引述李善權透過官媒北韓中央通信社(KCNA)說法,北韓現在的戰略目標是打造更強大武力,對抗美國威脅;金正恩在軍委會議下達指示,將「進一步增強核子能力及鼓勵高層武器研發人員」。
由此看來,川普上任後的美國與北韓所洽談之協議,可說是完全破局,而非川普過去在推特所稱,「再也沒有來自北韓的核威脅」,並數度暗示自己該得諾貝爾和平獎。《紐約時報》指出:
「川金會雖有精彩的戲劇感,但沒有具體細節,簽署的協議也模稜兩可、充滿漏洞。」
首爾慶南大學遠東研究所的北韓事務專家李炳哲(Lee Byong-chul,音譯)解釋,金正恩對於和川普會晤的期望很高,當談話破裂時,挫敗感同樣強烈。《紐約時報》認為,過度依賴領袖之間一對一的外交,尤其元首本身對於處理國際爭端的準備不夠充分時,無法解決問題;再看川普現面臨連任危機,也無暇再招惹北韓。

《日本時報》指出,《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這類影響深遠的條約需要資深外交官多年詳談,但川普政府已沒有充足時間,也沒有專精核武管制的團隊。新任的美國軍備管制特使比林斯里(Marshall Billingslea)過去是財政部官員,川普團隊留不住核武管制專家,在他任內也有數名專業外交官辭職或下台。
【一圖看懂】HCG免治馬桶:全新電解除菌水潔淨科技,全方位抗菌守護屁屁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居家清潔馬桶,總是讓你覺得繁瑣又疲累嗎?每天如廁的馬桶,清潔及抗菌能力可是比任何其它家具、家電更重要。選擇有效抗菌加上舒適的體驗節能的設計,就能讓你在家放鬆解放的時候,心情也一起上天堂啦!
根據BBC報導,在2010年時,英國舉辦了一次讓民眾選出史上最偉大發明的投票,其中抽水馬桶排行第九名,比引擎還高一名。
作為史上最偉大發明第九名的抽水馬桶,前身可以追溯到西元前的羅馬時代,從只是一個有排水系統的溝槽,到現代化的獨立抽水馬桶,我們觀察到除了科技的進步,以及人們對如廁時舒適度的要求之外,近年來更進化到必須具備可以主動去除病菌、維持整體潔淨的種種設計,畢竟馬桶與生活密切相關,又是與身體親密接觸的家電,要怎麼讓人用得乾淨、舒服又健康,就是身為馬桶的使命。

電解除菌水,加碼抗菌超乾淨
每天都要和屁屁親密接觸的馬桶,清潔之餘還能主動抗菌、杜絕二次污染很重要。HCG免治馬桶的抗菌潔淨科技,與工研院產研合作全球首創電化學除氯技術可以將自來水電解之後,把氯轉化成無害氯離子形成的電解水,在清除污垢的同時,也達到除菌的作用,整個過程都無需使用任何化學藥劑或清潔劑;更棒的是,電解除菌水在一段時間之後,就會自動還原成自來水。乾淨、抗菌、安心、安全,討厭的壞菌不見了,也不會對我們生活的環境帶來更多負擔。
全然的舒適體驗,屁屁最知道
每一次使用馬桶,你都花上多少時間呢?無論時間長短,HCG希望為每一次的如廁體驗,帶來純粹的放鬆和舒適。HCG使用全球唯一可促進微循環之生物能陶瓷材料製成座墊,能放射4-14微米遠紅外線光波,促進人體血液循環,預防久坐之後腿部痠麻。還有聰明的負離子循環除臭,一入座便感應啟動,不用擔心臭味擾人或自擾。
恆溫節能不浪費,對地球好對錢包更好
寒流來襲時,突然接觸到冰冷的馬桶座墊而被嚇一跳的感覺,是許多人的共同經驗。HCG免治貼心暖座功能,一坐下就好溫暖,搭載瞬熱式溫感水洗利用陶瓷瞬間加熱技術有效節能30%,不會因持續加熱浪費能源,也不會為了節能而忽冷忽熱,使用流動活水更為乾淨衛生。讓你在使用馬桶的時候,不管是肌膚接觸到的地方,或者是心裡的感受,都是恰到好處的最佳溫度。
前一陣子,公共廁所要升級成免治馬桶的議題,讓大家紛紛討論起馬桶該有哪些先進設計,才能讓人用起來舒適又安心。其中最多人在乎的,莫過於馬桶的清潔問題,HCG免治馬桶採用抗菌樹脂材質便座,免除衛生隱憂,如座更安心舒適,第二道清潔防護,利用電解除箘水,自主清潔、抗菌,整體材質都通過SGS檢驗測試,有效抗菌程度高達99%,再加上唯一落實全機台灣在地生產製造,不混充國外代工的高保障品質,全方位提升衛生標準、滿足使用者需求的HCG免治馬桶,就是新世代家庭中,守護屁屁的最佳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