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不參加美俄軍備裁減討論,瑞典研究:全球核彈頭減少但核武更現代化

中國不參加美俄軍備裁減討論,瑞典研究:全球核彈頭減少但核武更現代化
中國東風26中程彈道飛彈。Photo Credit:AP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全球軍備競賽激烈,美俄之間最後的軍備管制協議再過半年就到期,卻因美國堅持中國加入,而中國堅拒,導致續簽進度卡關。研究也發現,全球核彈頭總數雖然減少,但發展新武器的腳步從未停下。

部分專家認為,若要求中國參與《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不大可能實現,美國仍應和俄羅斯續簽條約,在條約基礎上再與中國進行三方協議。

全球軍備競賽熱烈,軍武市場熱絡

《國防新聞》報導,美、俄也持續為核武升級投入大筆資金。美國今年首度在攜帶三叉戟II型(Trident II)彈道飛彈的潛艦上,配備W76-2型低當量核彈頭,並在研發新型潛射核彈「W93」;俄羅斯公開研討可搭載核武的超音速飛行器,也投資如「Status-6」這類核動力無人潛艇開發。

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在報告內提到,中國現處於重要的核武現代化階段,正在發展核三位一體(Nuclear triad),打造陸上洲際彈道飛彈、潛射彈道飛彈和可攜帶核彈頭的戰機;印度和巴基斯坦也緩慢漸進地拓展核武能力和武器種類;北韓宣稱已暫停核武試驗,但去年多次試射短程飛彈。

該研究所核武管制計畫主任凱爾指出,在地緣政治緊張程度不斷加劇的時代,缺少對核武和核子材料的監督與管制措施,軍備進展令人擔憂。

該研究所今年3月曾提出一份數據顯示,2015年至2019年期國際軍武的轉移量,較2010年至2014年期多了5.5%,流向中東地區衝突國家的武器增加,歐洲、澳洲、日本、台灣對先進軍機的需求也有所成長。

AP_20015125189492
Photo Credit:AP / 達志影像
美國去年確定向台灣出售66架F-16V(Block70)戰機。

數據指出,和2010年至2014年期相比,美國2015年至2019年期武器出口量增加23%,法國更增加72%。美國軍武售往全球96個國家,佔全球武器出口比例36%;法國軍武則得利於埃及、卡達、印度市場。

過去5年中,印度是全球第二大武器進口國:而最大進口國是沙烏地阿拉伯,進口量比前一個五年期增加130%。雖然美國和英國都曾對沙烏地阿拉伯對葉門的干預表達過關注,但也沒有停止出售武器給沙國。沙國武器73%從美國進口,13%來自英國。

東亞地區有2個值得關注的動向,一是中國,在過去5年是全球第5大武器出口國,向中國購買軍武的國家數量比前一個五年期多了13國。另一是韓國,過去5年的軍武出口量比前一期成長143%,首次進入全球10大軍武出口國之列。

延伸閱讀:

新聞來源:

責任編輯:林宜萱
核稿編輯:楊士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