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吃掉選舉預算?泰國副總理:款項已用在抗疫,地方選舉可能延期

疫情吃掉選舉預算?泰國副總理:款項已用在抗疫,地方選舉可能延期
Photo Credit:Reuters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副總理Wissanu說,目前地方行政機關沒有足夠的預算來支付選舉支出,也不清楚中央有沒有多的款項撥給地方,「這次地方選舉是否如期舉行,Covid-19疫情是關鍵因素。」

泰國總理帕拉育(Prayuth Chan-ocha,港譯「巴育」)15日才說,地方選舉將在今年(2020年)如期舉行,但在副總理稍早的聲明裡,卻表示這些款項已被用來舒緩「COVID-19」(2019年新型冠狀病毒疾病,以下簡稱武漢肺炎)疫情,選舉可能延後。

khaosod》報導,雖然帕拉育表示,他會持續和相關部門合作舉辦選舉,「我將會確保會讓這事發生。」但副總理與內政部長卻表示,由於預算與行政流程上的困難,選舉可能延後。

曼谷郵報》報導,副總理Wissanu Krea-ngam表示,地方選舉可能會延遲更久,因為原先被指定為選舉的預算款項,被轉移用以抗疫,地方行政部門為這次投票籌備了6個月。然而,中央預計撥給他們的預算,已經挪來因應疫情。

2020年初時,政府宣布舉行的地方選舉,包括曼谷市長、各首長省級行政機構、區級(Tambon)行政機構的成員。這項選舉已經自2014年5月22日泰國政變以來,延宕至今。

Wissanu說,地方行政機構(LAOs)的主管機關是內政部,地方選舉預算也歸內政部管轄,而有關舉辦選舉的支出,也與選舉委員會(Election Commission)支付。在這整個過程中,內政部會確定各地方行政機構是否準備妥當,接著會通知國會來決定舉行選舉的地點,而這項決定會再知會選舉委員會來設定日程。

他指出,目前地方行政機關沒有足夠的預算來支付選舉支出,也不清楚中央有沒有多的款項撥給地方,「這次地方選舉是否如期舉行,Covid-19疫情是關鍵因素。」

內政部長Anupong Paojinda 15日則表示,有許多原因導致地方選舉來不及在財政年度(financial year)結束的9月之前舉行,還有許多釐清的問題,像是選舉委員會能否如期完成選區劃設並完成後續程序,另外,今年是財政年度,故地方政府需要在8到9月間呈報預算,在這之間舉行選舉的話,會讓地方政府不用為他們的預算負責。

RTS2EMS2
Photo Credit:Reuters / 達志影像
2019年3月24日全國大選,選民投票的情形。

為何延期?

如同官員舉出疫情讓預算被吃掉、行政程序的困難的原因,政府是否願意讓權力重新分配,恐怕也是選舉能否如期舉行的要素。

泰國自1932年立憲以來,共舉行過27次大選,卻發生25次政變,其中21次是由軍方發動。自2014年軍方政變執政以來,連原本應該在2015年舉行的中央性質的全國大選,先前也曾歷經多次延期,才總算在2019年3月24日落幕。

反對黨的議員則控訴政府揮霍,並試圖繼續掌權。延續未來前進黨(Future Forward party)路線的前進黨(Move Forward party)發言人Natcha Boonchai-insawat譴責政府缺乏選舉預算一事,「這顯示政府從未真正了解人民的艱苦和需求。」他也指出,副總理的聲明反映政府不願將權力下放,以及缺乏危機管理能力。

為泰黨 (Pheu Thai Party)著名政治人物Watana Muangsook說,帕拉育以疫情來當作他失敗的替罪羔羊,「我以前想政府只會將經濟上的失敗怪罪於 COVID-19,從沒想過這個暴君會把每件事怪在疫情頭上。」

致力於提升施政透明度的政治活動家Srisuwan Janya表示,他將會針對所有國會成員提出失職的投訴,因為地方選舉的延遲。他表示,選舉的資金應該由中央政府撥款,沒有任何理由讓政府拖延。「那只是理由。」


他指出,「南邦府(Lampang)的補選都辦了,為什麼地方選舉不能?還是政府要繼續掌權?或是現任的地方領導人們背後有什麼利益糾葛?」

延伸閱讀

新聞來源

責任編輯:徐卉馨
核稿編輯:杜晉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