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當「小丑」從電影來到人間,將是全人類共同面臨的挑戰

當「小丑」從電影來到人間,將是全人類共同面臨的挑戰
Photo Credit: AP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當一群黑人和白人打著社會正義的旗號,公然搶劫、縱火,大概就是一群小丑從電影來到人間的時候。

美國黑人喬治・佛洛伊德(George Floyd)被員警不當執法致死引發的反種族歧視抗議活動,已經席捲美國多個城市,還外溢到世界其他地區,演變成一場關注原住民、難民等弱勢族群權益的平權運動。

今(2020)年對於美國來說是一個非同尋常的一年,截止6月14日,COVID-19疫情已經感染超過200萬人, 死亡人數逾11萬人。隨著抗議活動在全國串聯,前期的防疫成果也將毀於一旦。5月,美國的失業率達到13.3%,去(2019)年同期僅為3.6%。今年適逢美國大選年,國內政治形勢因疫情、中美關係以及這次的抗議更加對立和撕裂。

這波抗議活動雖然打出的是反種族歧視、反員警暴力等訴求,但是卻暴露出了美國和其他國家共同面臨的一些深層次社會問題。這樣的問題不分膚色、國界和政治制度,而是全人類共同面臨的挑戰。

當「小丑」從電影來到人間

去年有一部叫做《小丑》(The Joker)的電影在全球大火,它講述了立志成為喜劇演員的社會邊緣人物亞瑟不斷被周遭人嘲弄、欺侮,最終走上報復社會之路的故事,他不是我們往常所認知的最後受到正義審判的反面典型,相反他成為反抗精英、爭取正義的英雄人物。

這部電影上映後,曾經引發不少爭議。有支持小丑的人戴面具、化小丑的油彩妝進入影院觀影,影片尾聲的時候,一群觀眾對小丑報以掌聲。而批評者認為,這部電影美化暴力,並為極端行為找藉口。美國數家影院的員工還收到來自軍方的提醒,在《小丑》上映當天有可能會出現大規模槍擊。 為此,美國的一些電影院宣佈禁止戴面具、化油彩妝或者穿戲服的觀眾進入電影院。

小丑的形象為什麼能如此俘獲人心呢?大概每個底層人物心裡都有一個小丑,他們或多或少有著反社會的人格。亞瑟是一個已被壓到極限後強烈反彈的彈簧,其他人可能還有再往下壓的空間。影片的開頭就預設了一個嚴重分化的社會環境,勞資衝突、貧富懸殊,整個社會已經失靈。

高譚市廣播播報:垃圾車罷工18天,每天堆積一萬噸垃圾。連高級住宅區都變成貧民窟,這是幾十年來的第一次,全市進入緊急狀態。

這時候亞瑟一邊聽著廣播,一邊畫著小丑妝,露出詭異的微笑,還用手拉開嘴巴做出誇張大笑的表情。他的笑裡不僅有對富人的幸災樂禍,也有「生活虐我千百遍,我待生活如初戀」的無奈。

亞瑟和有精神病的母親相依為命,他自己也有心理健康問題,會莫名其妙大笑。用亞瑟的話來講,「有心理疾病最糟糕的是,所有人都期待你假裝自己沒病。」他一直靠著政府提供的社會福利看醫、吃藥,但是當時政府為了節省預算,已經決定暫停此項社會福利。這對於生活已經很艱難的亞瑟一家來說,無疑又是雪上加霜。

影片中虛構的小城不是19世紀的法國思想家托克維爾(Alexis de Tocqueville)考察美國後,在《民主在美國》一書中描述的自由民主、欣欣向榮的淘金樂土。也不是德國社會學家馬克斯・韋伯(Max Weber)在《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中讚美的那個團結友愛的新大陸。

影片中的小城冷漠自私、唯利是圖、恃強淩弱,影片開頭亞瑟被一群小流氓搶走看板,亞瑟追到巷子裡,結果被一群人痛打。他的母親堅持給曾經工作了三十多年的東家寫信,卻一直石沉大海,母親天真地以為東家不會忍心看到母子困頓。亞瑟知道自己是「私生子」後,去找「父親」,結果門都沒有讓進,「父子」還隔著門扭打起來。當投資銀行的精英在地鐵裡調戲女孩,一旁的亞瑟不由自主地大笑,結果惹怒了精英,亞瑟本想解釋自己有病,但是拳頭立馬揮了過來,被打趴下的亞瑟燃起熊熊復仇的烈火,掏出槍,砰!砰!砰!

凶案曝光後,市民並沒有同情投資銀行精英,相反他們認為兇手是英雄。當市長候選人譴責行兇者僅是自身不努力才對成功人士洩憤,嘲諷他們如同「小丑」般的可笑。此番言論導致仇富的示威活動在各處展開,抗議者紛紛戴著小丑面具。

這部電影改編自以塑造標誌性英雄人物見長的DC漫畫,不得不說作者非常有預見性。影片描述的社會背景有太多現實的影子,悲劇性的人物亞瑟似乎也能和當下的美國平權運動有某種鏈接。

小丑劇照
Photo Credit: IMDb

美國著名公共知識分子、哥倫比亞大學美國史教授理查.霍夫士達特(Richard Hofstadter)曾經寫過一本《美國的反智傳統》,作者深深感受到美國人對純粹的學術,包含深厚的人文學養、抽象的理性思辨、審慎的推敲論證等內容存在漠視甚至是敵視,知識份子、學界精英和社會大眾經常是脫鉤的,美國社會有著反精英、反知識傳統。

美國的反智傳統可以通過下面這個故事生動展現:美國前總統尼克森(Richard Nixon)有一次清晨緊急召見他的秘書長,問這位秘書長週六有沒有去參觀一家博物館。這位秘書長說,他週六的確在博物館裡參觀。尼克森告訴他,當時美國人都在看一場重要的球賽,這場球賽使大多數的美國人熱血沸騰,你怎麼可以不看球賽?尼克森還告訴他,如果大家知道你不看球賽,我會損失幾百萬選票。

當然這也不是說社會精英在美國就一無是處,他們依然處於金字塔頂層,優先分配各種政治、經濟、社會資源。而像亞瑟這樣一群處於金字塔底層的小人物,他們和上流精英之間的鴻溝無疑是巨大的。亞瑟就曾經感慨,「要是我橫死街頭,你們怕是理都不理我」、「 我希望我的死,會比我的生更有價值。」 這恐怕就是每個社會的現實,雖說包括美國在內的各國憲法都規定「人皆生而平等」,但現實是有些人比別人更平等,有些人和別人根本不在起跑線上,就算有公平規則,也很難有公正結果。亞瑟最後悟出了「貧窮才是真正的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