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疑新竹縣焚化爐BOO案圖利廠商,綠黨議員抗議「被停權」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台灣現有24座焚化爐,足以消化一般民生廢棄物,但重點是事業廢棄物佔去了焚化爐的處理量能。
新竹縣焚化爐的BOO案爭議不斷,綠黨縣議員余筱菁今(23)日率當地民眾到立法院外表達訴求。余筱菁表示,新竹縣環保局違反《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簡稱促參法)程序,也質疑環保局和議員圖利、護航特定廠商,她也為此事被縣議會認為是「損害議會名譽」,多數表決後「被停權」1個臨時會會期。
BOO(Build-Own-Operate)即建設一擁有一經營,承包商根據政府賦予的特許權,建設並經營某項產業項目,但是並不將此項基礎產業項目移交給公共部門。
新竹縣為什麼要蓋焚化爐?
《自由時報》報導,新竹縣政府環保局表示,新竹縣沒有焚化爐,每天有至少250公噸的家戶垃圾要處理,迄今只能以每年1億多元的經費仰賴新竹市和苗栗縣代為焚化;然而每年3至5月又得因應焚化爐歲修,在已確定不再掩埋的垃圾場裡暫時露天堆置垃圾,可見委外代燒並非一勞永逸,還有回運的飛灰、底渣須處理,新竹縣應該儘速有自己的垃圾焚化爐。
新竹縣政府去年10月辦理「新竹縣促進民間參與高效能垃圾熱處理設施投資BOO案」政策公告作業,本月6日核定審查結果,公告「台鎔科技」公司為最優申請人,後續將辦理簽約。依據相關法規邀請專家學者及投資申請人在4月11日辦公聽會,並讓當地居民共同參與表達意見。
不過這個過程當中有諸多爭議。
抗議焚化爐案,議員遭縣議會「停權」
新竹縣議員余筱菁一直在縣議會針對此案提出質詢,又帶著當地民眾到處抗議;4月時還在臉書上質疑國民黨縣議員張益生與新建焚化爐案廠商有「利益輸送」,張益生以「誹謗罪」提告,並且以誹謗議會名譽為由,送交紀律委員會。
余筱菁指出,目前新建焚化爐唯一的得標廠商台鎔,去年曾發生過氣爆意外,但案子在縣政府、國民黨議員支持下,相關的預算補助案又進入程序委員會,質疑有圖利廠商的嫌疑。余筱菁也多次指出,新竹縣在武漢肺炎期間舉辦公聽會,公聽會內容荒腔走板,只想「走程序」,面對鄉親的疑慮例如土地問題等,也沒有溝通誠意,模糊其詞答非所問,質疑縣政府是在幫廠商護航。
不過新竹縣議會於6月17日議會上,決議將余筱菁停權,共24人表決,贊成19人,包含余筱菁在內5人反對,停權時間為1個臨時會會期,共5天議程期間。目前新竹縣議會35席議員,國民黨佔過半數19席,有表決優勢。
《聯合報》報導,新竹縣議會表示,今年4月24日,議會召開程序委員會討論「新竹縣促進民間參與高效能垃圾熱處理設施投資BOO促參履約管理計畫920萬元墊付案」是否納入大會審議,當時余筱菁以防疫為由,求開窗通風,大會主席、議長張鎮榮也允諾,未料一開窗反對BOO案的民眾即在外舉牌抗議,嚴重干擾會場秩序。
且余事後又在臉書發文「圖利唯一一家投標廠商」、「閉緊緊的最高民意機構!?(呵)」等內容,影射議會包庇、圖利廠商。有3名議員認為,余的行為有損議會名譽,獲7名議員連署,將此案送入紀律委員會,紀律委員會做出停權,不得出席8月10日至14日的臨時會。
她也痛斥國民黨議會黨團在議會佔絕對多數下,用「停權」將她封口。
雖然遭到停權,余筱菁表示,他們不會輕易放棄,今天到立法院表達訴求後,會繼續到營建署、環保署等,要求中央部會回答相關疑問。當地民眾也表示,他們已經和這個開發案對抗多時,未來也不排除透過法律訴訟方式,要求縣府和廠商停止議約。
這個焚化爐開發案的爭議有哪些?
根據綠黨提供的新聞稿,此案主要爭議點有幾個:
- 環評問題:此案多年前就規劃,但各種因素遲遲未開發,現在廠商變更焚化爐的爐體設計、發電量增加50%,需重做環評。
- 《促參法》程序問題:只有一家廠商投標,只開過一次公聽會;沒有政府收購或徵收土地的過程,直接以廠商20年前就規劃興建焚化爐的所買下的私人土地參與投標,然後獲選,才開公聽會和民眾溝通,不符合促參法程序。甚至有護航圖利特定廠商的嫌疑。
- 選址問題:焚化爐的選址地點位於海岸管理法草案規範的保護區中,營建署在海岸管理法草案公告至今已5年卻遲遲未公告詳細特定區範圍。
《聯合報》報導,新竹縣長楊文科日前表示,針對先前民眾提出BOO恐有管理不易問題,環保局將做好監督工作,台鎔需依法規辦理環境影響評估作業及各項申請,待程序完備後才能開工。
《自由時報》報導,縣府環保局代理局長羅仕臣則強調,他們推動焚化爐BOO一切合法。《促參法》獎勵民間投資的方式有2種,公辦和民間自提。公辦的促參前提是須有明確計畫地點再公告招商,且因計畫地點明確,對周邊居民舉行的公開說明會可提早開。但此案為民間自提,投件廠商沒有被評選出「最優申請人」前,公部門不會知道計畫地點,公聽會自然是在「最優申請人」出爐後才開。
羅仕臣也表示,新竹縣的BOO焚化爐政策原吸引10幾家業者表達興趣,但在公告出爐後,只剩下3家相對具有資格和實力的競爭,只是其中2家最後因土地取得問題而自行退場,以致於只有台鎔獨家投件。因只有台鎔投件且取得合格申請人資格,縣府以其所投件的內容依法召開公聽會,並無護航。
聲援立委:問題不在這個焚化爐,而是垃圾處理
過去長期關注環保議題的時代力量立委陳椒樺表示,環保署在2017年開始推出「多元垃圾處理計畫」目的就是提升垃圾處理效能,協助沒有焚化爐的縣市透過廚餘脫水、生物分選等新科技來處理垃圾,新建焚化爐並非現行政策方向。
陳椒樺也說,台灣現有24座焚化爐,足以消化一般民生廢棄物,但事業廢棄物佔去了焚化爐的處理量能。很多產業園區工廠無法自行處理廢棄物,要和生活垃圾「搶焚化爐用」,造成焚化爐怎麼蓋都不夠。
民進黨立委立委洪申翰也說,環保署對垃圾來源、後續處理,每次問都答不清楚,「有什麼正當性繼續規劃焚化爐?」,洪申翰也說,BOO案方式過去產生很多弊端;現在地方議會用多數暴力將余筱菁停權,不符合民主程序無法接受,會繼續聲援此案。
民眾黨立委蔡壁如則表示,以台北市經驗,政府帶頭做垃圾減量有效,另外在焚化爐歲修時,組成合作調度聯盟縣市間互相幫忙,環保署應負責協調。她會要求財政部針對這20-30年所有焚化爐的促參個案檢討,也會要求環保署進行政策環評,在完成前應凍結所有焚化爐的個案環評程序。
延伸閱讀:
核稿編輯:黃筱歡
Tags:
AI驅動行銷新境界!微軟聚焦Copilot探究人工智慧創變行銷新動能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行銷人應該把最關鍵的時間,投注在真正有價值的工作,但是在過去,多數行銷工作者卻總感覺時間不夠用!進入AI時代,人工智慧大幅改變行銷模式,想知道如何利用生成式AI提升行銷決策與執行效率?微軟與INSIDE POSSIBLE合辦AI社群聚會「智勝未來 行銷再進化:AI助攻企業開啟客戶新旅程」,第一手解密行銷結合AI的使用情境,讓所有行銷人智慧工作、智勝未來!
身為行銷決策者或在第一線作戰人員,是否感覺永遠被時間追著跑?總希望有三頭六臂,同時要發揮創意靈感,又要兼顧數據洞察的雙軌能力,提升自家品牌的各種行銷成效;甚至行銷部門被賦予扮演業績助攻手,創建嶄新的顧客旅程、提供個人化行銷溝通,進而幫助品牌招攬新客、喚回舊客,挖掘更多潛在商機。
然而,要達到上述情境價值,行銷部門卻總覺得使不上力!原因為何?仔細觀察現在行銷成員的工作模式,可以發現行銷成員當前遭遇到幾類困境:
- 數據分析---進入MarTech時代,行銷需要花費更多時間和精力彙整數據分析,並且還要進一步洞察數據來優化決策
- 創意內容製作---需要不斷產製吸引消費者的內容,而且要同時兼顧創意與成效
- 多通路行銷---通路碎片化,行銷人需整合及管理多個渠道的行銷活動以觸及更多潛在顧客
- 廣告成效優化---伴隨數位廣告成本逐年增長,以及行銷資源越來越少,必須以有限預算轉換最高投資報酬率
- 因應變化的韌性--市場及消費者需求變化速度越來越快,擬定準確的行銷決策更具挑戰
上述難題,我們為什麼可以清楚得知?這些內容,其實我們也是運用生成式AI,透過精準提問來得知相關解答。另外,為了佐證資料正確性,從這些回覆的參考資料來源,我們也從調研報告,確實找到幾項真實的數據。
像是HubSpot最新發布的《行銷狀態報告》(The State of Marketing 2023),裡面就提到,平均行銷人員每天花多6小時在手動工作,相信如果能善用數位工具,甚至是AI解決方案的行銷人員,他們的策略效率一定能贏過那些仍然沒有使用的群體。
翻轉行銷日常!微軟示範Copilot如何成為行銷人的絕佳助手
上述討論在在可以發現,現在行銷人員面臨的難題是相當多面,並且隨著技術的發展,這些難題也將會更為複雜。AI,正是能輔助行銷人克服難題、提高工作效率,以及增長行銷成效的解方之一。
根據Gartner的報告預測到2025年,所有組織當中,大約會有75%的行銷職能將會結合人工智慧,過往生產型的工作,將會轉行變成更具策略性的活動。意味將有越來越多的企業,會在這一兩年積極把人工智慧導入到內部組織的行銷流程,從策略擬定到落地執行,以更敏捷且以數據為基礎的方式,來應對未來的商業挑戰。
另一方面,進入注意力破碎加上媒體分眾化時代,根據統計現代人每日平均接觸達4,000則廣告訊息,平均注意力時間剩下8秒。對行銷人而言,根據消費者輪廓進行明確地分眾,並且因應不同分群,設計出最適合的溝通內容以達到精準行銷,這些都能開始藉由AI提供輔助。
像是Dynamics 365 Customer Insights根據顧客過往的搜尋、互動、交易等行為數據,透過AI及機器學習的運算,找出產品喜好、平均購買量、以及顧客終身價值等具有價值的見解;搭配具有相似購買模式的其它顧客經驗這類洞察資料,藉此建立起個人化的顧客旅程,在對的時間、對的通路提供預測性的產品推薦。AI能幫助品牌在不同檔期實踐精準行銷,也讓行銷人可透過分析儀表板追蹤成效,有助於行銷策略的優化。
對此,微軟攜手INSIDE將在12月15日,於台北艾麗共同舉辦INSIDE POSSIBLE AI社群聚會,以「智勝未來 行銷再進化:AI 助攻企業開啟客戶新旅程」為主題,從數據洞察、媒體廣告創意、決策效率、乃至於AI衍生的著作權等多維度議題切入,提供行銷領域工作者,一場充滿實戰應用的知識饗宴。
本次活動議程,邀請KPMG安侯企業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數位創新服務的林大中,帶來第一手最新2024行銷趨勢;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整合長李致緯、安然科技執行長嚴中健,將分別從媒體廣告提案成功變現,以及行銷打造全新顧客旅程扮演業績助攻手等主題,剖析如何運用AI工具結合預測受眾輪廓、尋找潛在顧客的具體方式。
另一方面,微軟代表的相關講者,會從不同構面演繹AI的使用情境。台灣微軟首席營運長陳慧蓉希望翻轉行銷長的思維,講解如何從不同角度理解AI、結合AI;台灣微軟技術專家林毓忻將說明Copilot的重點功能,重塑行銷人的過往工作模式;台灣微軟法務副總經理廖怡苓則從法律議題著手,探究創意工作使用AI生成內容需注意的規範。
不論您是企業C-level決策層或第一線作戰人員,只要渴望掌握最新MarTech行銷應用趨勢、以及希望知道怎麼運用AI,讓工作達到事半功倍,這場「智勝未來 行銷再進化:AI 助攻企業開啟客戶新旅程」將是揮別2023、放眼2024的交會時機,最重要的一場行銷盛會。


活動資訊
名稱:智勝未來 行銷再進化:AI 助攻企業開啟客戶新旅程
時間:2023/12/15(五)13:30-16:00
地點:台北艾麗酒店5樓 楓柏廳(110台北市信義區松高路18號)
活動名額數量有限,點此立刻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