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肢體暴力、苛扣薪水、反鎖冷凍櫃,調告查報曝台灣剝削外籍漁工現況

肢體暴力、苛扣薪水、反鎖冷凍櫃,調告查報曝台灣剝削外籍漁工現況
圖片提供:外籍漁工人權保障聯盟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訪談中,有接近四分之一的漁船被舉報有肢體暴力的問題,多數為踢與打。其中一名名為Supri的漁工更表示,他曾全身濕透被船長反鎖在(漁餌的)冷凍櫃中。

外籍漁工人權保障聯盟24日公布一項調告查報,揭露剝削外籍漁工以及猖獗的非法漁撈行為仍普遍存在於台灣漁業中。

2018年8月至2019年11月期間,環境正義基金會(Environmental Justice Foundation, EJF)訪談來自62艘漁船的71名漁工,發現24%受肢體暴力對待、92%被扣薪,以及將近一半的漁船有對鯊魚割鰭棄身的行為。外籍漁工人權保障聯盟呼籲台灣政府應加強執法才能確實保障外籍漁工及防止非法漁撈作業。

訪談中,有接近四分之一的漁船被舉報有肢體暴力的問題,多數為踢與打。其中一名漁工Supri更表示,他曾全身濕透被船長反鎖在(漁餌的)冷凍櫃中。Supri 描述當時的情形:「他(船長)故意把我鎖在裡面,裡面非常的冷。我一直大叫:『船長!船長!』求他把門打開,也用力踢門,但船長仍然不願開門。我非常的害怕,很怕會死掉。如果我死了,誰來照顧我的妻子和小孩?」在同一趟航行中,船長要求同船的另一位漁工電擊Supri。Supri表示,電擊槍都是用來把魚電昏,而他在被電擊之後感到非常虛弱且全身疼痛。

除此之外,在所有漁工工作的漁船中,92%受指控有苛扣薪水的狀況,構成抵債勞動的主要條件。82%的漁船受舉報有嚴重的超時工作,漁工表示常會需要工作長達20小時,幾乎沒有時間休息。除了人權剝削以外,漁工訪談也揭露嚴重的非法漁撈作業。其中有八艘漁船的漁工表示若漁船有碰到海豚,他們就會捕捉、宰殺海豚作為魚餌來引誘鯊魚;七艘漁船的漁工表示他們的漁船捕捉、宰殺保育類的偽虎鯨(False Killer Whale)。另外,有一半的漁船被舉報有鯊魚割鰭棄身的作業情形。

環境正義基金會的執行長Steve Trent表示:「我們的調查揭露人權剝削以及非法漁撈在台灣遠洋漁船中的嚴重程度,在漁業資源快速減少的狀況下,對漁工以及海洋資源的剝削將會更猖獗。削價競爭的結果就是讓我們的海洋更加危急。台灣已經實施了許多重要的法規防止剝削,但唯有落實才是真正有用的法規。現在台灣最大的問題是檢查不足,也缺少受信賴的捕撈監控機制。」

在24日記者會上,台灣人權促進會秘書長施逸翔表示:「國際對強迫勞動的重視一直是推動台灣政府改善外籍漁工處境的關鍵壓力之一。以美國的《人口販運問題報告》為例,自2013年起已連續七年在報告中高度關注台灣漁船上血汗漁工的議題。我們也期待2020年即將公布的《人口販運問題報告》,能在過去這七年的基礎上,持續施壓台灣政府解決血汗漁工的議題。

桃園市群眾服務協會主任汪英達認為:「目前我國對遠洋漁船,無論是在國內港口、國外港口,或航行作業中的監管都嚴重不足,必須加強管理,以杜絕非法捕撈與侵犯人權的情況繼續生。」

宜蘭縣漁工職業工會秘書長李麗華則說:「 勞動者面臨的困境及其勞動權益,勞動部責無旁貸,應予以協助及保障,不可再找藉口推諉責任。漁業署則應該拿出魄力執法,別再把公權力跟著政府資源交給利益團體,把納稅人一起拖下水,成為勞動剝削的幫兇。」

20200624_093204
Photo Credit: 外籍漁工人權保障聯盟

綠色和平遠洋漁業專案主任陳珮瑜補充:「身為遠洋漁業強權的臺灣政府不得因解除黃牌而掉以輕心,唯有加強保障漁工權益的法規與有效執法,才能真正杜絕遠洋漁業中血汗漁工的問題,從而助力遠洋漁業永續發展。」

外籍漁工人權保障聯盟在記者會上,提出五項建議呼籲政府採用,以徹底解決產業中人口販運以及非法漁業的問題:

  1. 廢除境外聘僱,全面回歸勞基法。
  2. 加速實施《漁撈工作公約》給予漁工更完整的保障。
  3. 台灣以及國外的港口都必須增加勞動以及漁撈的檢查員,並提升公海登檢的頻率。
  4. 提升觀察員覆蓋率,並加速電子監測系統的發展。
  5. 成立跨部會聯合稽查小組,共同打擊非法漁業以及人口販運。

延伸閱讀:

責任編輯:吳象元
核稿編輯:杜晉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