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治療照顧團隊裡的心理師,不只是陪伴,更是深入的心理照護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通常最需要心理師協助的時機在病情發生變化時。以初診斷而言,病人及家屬在短時間內接收大量訊息,在沉重的打擊中,他們嘗試重新理解這個世界,同時擔憂著原本的生活,處於很高的焦慮狀態,常被急哭了。那我們能怎麼應對?
採訪、撰稿:饒家榮(臨床心理師/心理誌編輯委員)|受訪:王興豪(臨床心理師/成大醫院精神部)
近年,癌症治療的照顧團隊裡多了心理師這個夥伴。受過心理衡鑑及心理治療訓練的臨床心理師們,穿梭在病房間協助癌症病人及家屬的心理調適,使得原先令人畏懼的癌症治療中,增添新的力量。這股力量,不只是陪伴,更是深入的心理照護。
- 心理衡鑑:臨床心理師運用與案主相關的資料像是標準化心理測驗工具、病歷、晤談、家屬資料或行為觀察等方式,對於問題脈絡進行整體的了解及判斷,整理出潛在可能的影響因子及發展方向。
癌症病房心理照護的發展
2014年,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依據第三期國家癌症防治計畫,擴大癌症治療的範圍,從生理治療延伸至心理及社會的服務,協助病人和家屬渡過罹癌後的心理適應。自此,全國各大醫院的癌症治療團隊將心理師納入照護計畫的一環,並逐漸列為團隊中的必要醫療人員。隨著計畫開展,心理照護的介入也被證實有效提升癌症病人在接受治療期間的生活品質。
心理學告訴我們很多事
任職於成大醫院的臨床心理師王興豪分享,實習階段曾有學長提醒,要常去思考眼前的病人符合什麼樣的心理現象?因此,他在癌症病房工作的第一年,經常在想「這個個案發生了什麼事?可以用什麼心理學概念去解釋?」像是可以引用學習理論中的制約理論,了解病人是如何形成現在的行為模式,我們又能如何預測病人的行為;或者藉由心理學家Higgins的自我差異理論,從理想我、現實我及疾病我的概念思考,回歸心理學知識基礎進行深度分析與反思,以此形成有效的心理照護介入計劃。
興豪心理師指出,帶著病人用線性及視覺化的角度去看待自己時,他們的情緒會緩和許多,亦較能了解真實的自己,進而能設定較合乎現實的目標,慢慢地整合自己。
- Higgins的自我差異理論:每個人心中有三種不同的「我」,包括理想我、實際我、應該我。當理想我與真實我的落差將帶來沮喪,而應該我與真實我的落差會帶來焦慮及罪惡感。
不同時期的癌症病人有不同的心理危機
在興豪心理師的臨床經驗發現,通常最需要心理師協助的時機在於疾病發生變化時,這時經常出現急性壓力反應。各個治療時期可能存在不同的心理危機,以初診斷而言,病人及家屬需要短時間接收大量訊息,在沉重的打擊中,他們嘗試重新理解這個世界,同時擔憂著原本的生活,處於很高的焦慮狀態,常被急哭了。中後期病人的壓力源則來自許多難以控制的事情,此時,協助病人從理解現狀中的限制到統整生命經驗,包括談論生死議題,都是非常重要的照護關鍵。
- 急性壓力反應:當個體經歷在重大傷害或意外的壓力時,會導致交感神經過度反應,產生生理現象如心跳加快、呼吸變快及心理現象如驚嚇、害怕、恐懼、無助或麻木沒有情緒反應等狀態。
罹癌的崩潰心情
以乳癌為例,有些人每年做健康檢查,但某一年卻突然發現罹患非初期的癌症,這時常會對先前的健康檢查經驗耿耿於懷,導致負面情緒。還有另一群人,雖然自己早已發現身體異狀,但因害怕面對而拖延到病況嚴重才就醫,這類病人的常見特徵是缺乏自信或怕麻煩,容易有不合理期待但又不想付出代價,因此不敢主動去做一些事,而自信通常是最不易處理的。
患者與家庭的溝通阻礙
當家人間存在著緊張的家庭關係,在照護病人的過程較易衍生溝通阻礙,常形成病人在罹癌之外的另一壓力源。像是病房常出現一種「血觀音型」的家屬,經常對著患者說:「我都是為了你好!」例如有位30歲已婚女患者,母親在她生病後每天燉湯,但口味一成不變,她很想反抗及逃離母親的控制慾,但因生病而無力改變,直到醫療人員協助介入,才減緩病人的心理壓力。另一種常見的現象是「天邊孝子型」,家屬因過於焦慮而不敢來醫院面對病人,卻常在遠端提出建議,造成主要照顧者的困擾,此時臨床上的心理照護仍會以主要照顧者為主。
興豪心理師分享完上述經驗,同時指出家庭溝通問題因非臨床照顧的優先主軸,且病人未必準備好去處理這些複雜議題,有時不一定能獲有效處理。
大腦不會做他不知道的事
興豪心理師從神經心理學說明他在進行心理照護時的思維:「大腦不會做他不知道的事,大腦只會執行自己知道的。大腦時時刻刻都在改變。」人們在遇到重大壓力時,第一時間經常先啟動的是情緒的部份,像是沮喪、生氣、挫折或是攻擊,情緒很真實,但也是人類很本能的反應。所以在這樣的狀況下,與人的溝通就會變得很糟糕,經常是無效溝通,也無法學習與產生新的經驗。這時候如果先停下試著體驗與覺察,病人在看到自己的狀態,結合整體的處境後才有可能產生新思考,並從自己所具有的能力、特質或資源中,重新整理接上舒適的軌道。
給癌症病人及家屬的建議
當我們處在情緒漩渦時通常難以思考及規劃,一項有效緩和情緒的技巧,稱為心理急救(Psychological First Aid)。興豪心理師建議大家可在網路上搜尋有關「正念」的影片,依據自己當下的焦慮程度進行不同長度版本的練習,例如,處於高焦慮程度時可以實施三分鐘的練習,較低焦慮者可以嘗試45分鐘的身體掃描練習,並在日常生活重複施作。
此外,簡單介紹「接地氣練習技巧(grounding)」:先進行兩個深呼吸,接著找空間中五個物體命名,專注聆聽五個空間的聲音,再回到自己的身體上,找出身上五個感官覺知,包括視覺、觸覺、嗅覺等。當我們持續的專注與感受時,情緒可迅速緩解。
- 接地氣練習(grounding) voice by 王興豪臨床心理師
- 心理急救(Psychological First Aid):世界衛生組織(WHO)對於面臨急性重大災難或壓力者,提供了簡單但實用的原則,包括四個步驟: 準備、觀察、傾聽、聯繫。
給未來想做癌症心理照護的心理師
癌症病房的心理師大多是處於獨自打拼的工作狀態,稱為一人單位,新手心理師在缺乏回饋及效能感不高的環境中,經常想要離職。然而,癌症心理照護其實還有很大的空間值得投入,例如癌症心理門診、治療後追蹤團體、兒童癌症、移植手術前評估及術後陪伴。許多心理照護業務尚未被癌症計畫納入,但對於癌症病人及家屬十分有助益。期望癌症心理照護的品質,除了被病房肯定外,也能日漸受到各醫院高層的重視。
受訪者:王興豪臨床心理師
現職:
- 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精神部 臨床心理師
- 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 臨床心理職類 教學計畫主持人
- 台灣臨床心理學會腫疾心理與安寧療護發展委員會 委員暨主任委員
- 台南市臨床心理師公會 理事
學歷:中原大學心理研究所臨床組碩士
經歷:台灣臨床心理學會腫疾心理與安寧療護發展委員會 委員暨執行祕書
採訪與撰稿:饒家榮臨床心理師
喜愛旅行與建築欣賞,擅長跨領域溝通與合作,除了本業的心理評估與心理治療,同時也進行使用者研究、展覽活動策劃及心理顧問諮詢的工作。
經歷 :
-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癌症中心 臨床心理師
- 彰化醫院精神醫學科 臨床心理師
- 臨床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 出版編輯委員
- 台中市臨床心理師公會 理事
學歷:中原大學心理研究所臨床組 碩士
延伸閱讀
- 大腸癌連續12年佔據十大癌症之首, 「四癌篩檢」可大幅減少死亡率
- 臨床心理師談《病人自主權利法》:這是社會的進步,現在我們有了談論生死的機會
- 《整理情緒背包,激發前進的勇氣》:為什麼好的安慰,往往只需要陪伴就好?
本文經心理誌 PsychoLife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原標題:心理誌 PsychoLife 第53期-4:不只是陪伴,癌症病房裡的臨床心理照護
責任編輯:游家權
核稿編輯:翁世航
Tags:
簡單卻不簡單的美味,全靠製作的用心!晨光土司「糯米湯種工法」打造細緻柔軟的超質感土司,讓早餐開啟焙感朝氣的一天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晨光土司使用特有「糯米湯種工法」,質地柔軟細緻、口感濕潤香甜,讓人每天都朝氣滿滿。究竟糯米湯種工法有什麼神奇之處呢?現在就來一探究竟。
每天早餐吃的土司看似簡單,卻是最能展現技術的烘焙品之一。以充滿質感的口感與香氣而深受好評的晨光土司,就是土司界中講究製作技術的代表作。
晨光土司使用特有「糯米湯種工法」,質地柔軟細緻、口感濕潤香甜,讓人每天都朝氣滿滿。究竟糯米湯種工法有什麼神奇之處呢?現在就來一探究竟。

晨光土司簡單的美味,來自講究用心的工法
晨光土司特有的「糯米湯種工法」,特別之處在製作湯種時額外添加糯米粉,當95°C高溫熱水沖入麵粉與糯米粉時,糯米粉裡的澱粉會瞬間糊化,將水分緊緊抓在澱粉分子裡,讓土司體富含水分,口感柔軟濕潤。
湯種與麵糰混合均勻後,再以0~7℃低溫熟成12小時,這段時間澱粉酶會把澱粉分解成麥芽糖,讓晨光土司吃起來香甜。

晨光土司不只講究在糯米湯種工法,更特別使用三段壓延工法處理麵團,讓土司質地更細緻綿密。烘烤則引進熱穿透能力絕佳的日本石板烤爐,烤出皮薄均勻的細緻質地;烤完接續進行分段式冷卻,讓土司維持絕佳的濕潤與柔軟度。

每一步用心的製作步驟,讓晨光土司擁有簡單卻不簡單的美味,也讓吃到晨光土司的人,能夠一早就朝氣滿滿。
多樣的晨光土司,讓每個人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早晨食光
經典款的「晨光嚴選土司」,擁有簡單的美味,直接單吃土司,每一口都能品嚐到細緻濕潤的質地,加上小麥甘甜香味,不知不覺就能吃完一整片。想要以豐盛感為一天充滿朝氣?那就用晨光嚴選土司製作三明治,只要簡單加上幾片美生菜、起司,就能享受到食材的真滋味與土司融合的層次感。

晨光土司的三款調味土司,則讓每天的早晨精彩有變化。「晨光葡萄土司」加入粒粒飽滿多汁的日曬葡萄乾,為細緻柔軟的土司帶入水果香甜的口感層次,是吃過肯定會驚艷的美味。

有濃郁奶油香味的「晨光奶油土司」,使用特選奶油調和關鍵煉乳配方,還沒咬下就能聞到令人心動的奶油香,咀嚼時奶油香氣讓細緻香柔的土司體達到美味平衡,也非常適合搭配咖啡一起享用。

添加精選蜜漬香脆核桃、酸甜莓果的「晨光莓果核桃土司」,不只有堅果酥脆與莓果酸香,額外添加精心調配草莓泥於土司體中,讓核桃與莓果的風味更加融合每天早上來一片,開啟焙感朝氣的一天。

特有糯米湯種工法、多種講究製作技術,讓每一口晨光土司都是恰到好處的濕潤柔軟,令人回味再三。現在,就讓晨光土司成為每天必備的朝氣來源,創造充滿質感而有朝氣的美好生活。
▲廣編內容圖示僅供參考 產品以實物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