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在婚姻和母職中「做自己」的女性們,要克服什麼?

想要在婚姻和母職中「做自己」的女性們,要克服什麼?
Photo Credit: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我的時代看起來好像進步很多,女性們勇於表現自己,但是張清芳的故事,讓大家跌破眼鏡。即使看起來有經濟基礎,且事業有成就的歌唱女性,聲音還是被消失。

我們是否一起關心張清芳做為女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創傷,而不是媒體繼續論述「女性在男性或社會的凝視和期待下應該要怎麼樣做」的金句,不是「女性你想要的不是你想要的」否認到底的論述。而是好好的凝視她的傷口,自己是不是也有共同的傷口,共感的經驗?如何讓自己在關係中「做自己」的經驗分享出來?

我青春期的時候,很喜歡和我剛嫁給叔叔的年輕嬸嬸聊天。我常常寫信給她,她會回信;她跟我說,以前她年輕的時候常常寫日記,但是結婚後就沒有辦法寫日記了…...嬸嬸和她自己日記的關係,深深影響我,當時我問她:「為什麼沒有辦法寫日記了?」

我忘記她是否給我答案,但當我結婚及成為母親後,我發現我沒時間獨處,沒辦法寫日記,沒辦法感受自己的感覺,我失去「我自己」…...當我發現我好久沒寫日記,我面目全非,越來越沒自信和害怕,失去和我自己聯結的能力。就像張清芳發現她不是張清芳的瞬間,我開始寫日記,持續寫日記和文章,作為認識自己的方法,「張清芳們」,妳如何認識自己?妳是不是能持續做自己喜歡做的事,讓妳成為妳自己的事。

然後等一下,我要把我的文章傳給我老公,告訴他:「老公,我會繼續做自己。」

延伸閱讀:

責任編輯:李秉芳
核稿編輯:楊士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