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電動機車產業」究竟是超前部署還是故步自封?來看看亞洲鄰國是怎麼做的

台灣「電動機車產業」究竟是超前部署還是故步自封?來看看亞洲鄰國是怎麼做的
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台灣在傳統油車的大力倡議下,不僅已取消運具電動化的具體目標,環保署更取消新購補助,甚至給予新型燃油機車同樣的補助,如今更進一步要求弭平油電之間的稅賦差異,台灣的運具電動化產業恐怕會節節倒退。

今年年初起,因各層級政府單位對於政策規畫尚未明確,導致整體電動機車銷量大幅下滑,而國內燃油機車大廠除不斷呼籲「油電平權」、「取消貨物稅」外,有論者更投書分享2019年亞洲機車會議的見聞,提及包括日本、越南、菲律賓、泰國、印尼、馬來西亞等機車大國,針對電動機車均無補助,欲藉此反證台灣獨厚電動機車產業。

這些似是而非的言論,除了對政策顯有誤解外,更是狹隘地未見他國整體政策的趨勢方向,對產業局勢的判斷令人憂慮。台灣身為機車大國,在電動機車產業的政策上究竟是超前部署?還是故步自封?先來看看亞洲鄰國是怎麼做的。

油車廠看不見的電動化浪潮

工研院產科國際所產業分析師曾郁茜指出,電動機車在2015至2019年累積總銷量占比分別為亞洲76%、歐洲8.8%、北美7.5%。而在驅動因素上,包括賦稅減免、強制法規制定、購車補助、限制高污染車輛的行駛區域與生產、提高燃料稅或徵收碳稅等,都是各國推動電動機車重要的政策手段。

  1. 日本

2017年經濟部《電動機車產業創新躍升計畫》中指出,日本產經省對經過認證的電動機車進行補助可達價差的1/4,而各地政府另有加碼優惠,藉此鼓勵民眾騎乘電動機車。工研院產科國際所2019年《全球機車暨電動機車現況與展望》中也提到,各國政策驅使電動機車銷量逐年成長,尤以「購車補助」為先期主要政策手段,日本政府補助Suzuki 及Yamaha等4車款10至18萬日圓,折合新台幣約2.5萬至4.5萬元。

  1. 越南

河內現約800萬人口,但城內有高達600萬部機車,幾乎為汽車數量的9倍。龐大的機車車流也帶來嚴重的空氣污染問題。儘管越南尚未給予購車補助,但由於機車數量持續以驚人速度成長,政府已宣佈將在2030年全面禁止燃油機車出現在河內市區,於此同時政府更直接與VinFast公司共同投資15億美金,全力發展電動機車。

RTX7F5T1
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1. 菲律賓

為鼓勵國內電動車產業發展,菲律賓政府早在2006年發布第488號行政命令將電動車及油電混合車之零組件進口降為零關稅。此外,2018年菲律賓稅收改革法實施後,不僅提高車輛從價稅,但也提供純電動車輛免除貨物稅,並設有Alternative Fuel Vehicle(AFV)提供複合動力及純電動車輛購車補助。

  1. 泰國

根據財團法人車輛測試研究中心報告,泰國訂定2025年將全國近2.2萬輛嘟嘟車電動化,宣布2017至2025本地製造的電動車享有5%至25%的車輛貨物稅減免、充電站相關進口設備免稅、公務車預算20%需用於購買純電動車等。其中又以能源局推出「e-tuktuk Promotion」專案最具影響力,在曼谷及清邁地區以近乎全額比例對業者及民眾進行補助,加速傳統嘟嘟車(tuktuk)改換成電動版本。

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於2019年10月《全球機車暨電動機車產業現況與展望》一文中也提到,依據2015-2036能源效率發展計畫(EEP),泰國預計在2036年達到電動機車占新售機車的70%,2019年5月更宣布將依動力來源及每公里排放二氧化碳量,對機車加徵碳稅,全面加速相關產業的升級進程。

  1. 印尼

印尼政府於2013年起推動節能車輛補助計畫,2017年延續相關政策推動電動車稅率減免,目標2025年電動機車達210萬台,電動車全國市占率達 20%。印尼政府更在2019年8月通過「電動車監管條例」,該項條例包括補貼措施、獎勵措施與自製率方案,被當地輿論界形容是「印尼電動車時代」的來臨。

  1. 馬來西亞

能源、綠色科技暨水務部和國際貿易和工業部(MITI)積極提倡電動車,預計在2020年前可以增加至10萬台電動汽車、10萬台電動摩托車和12萬5,000個充電站,除對電動機車提供購車補助外,也對能源補充基礎設施進行補貼。

  1. 新加坡

論者投書中引述新加坡環境與水資源部長Masagos Zulkifli的發言,頗有混淆誤導讀者之嫌。事實上,新加坡早在2016年發布「Vision2050」,目標2050年達到70%機車電動化的目標,就在其投書不到一個月,路透社報導指出,新加坡財政部長已明確表示,將於2040年之前汰換汽柴油車輛轉換為電動車,作為改善溫室效應與氣候變遷的解決方案,其中包括提高購車補貼與廣設電動車充電裝置。新的政策則預計在 2030 年前將充電設施由目前的1,600處擴增至 2.8 萬處。

RTX103UX
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1. 印度

經濟部《電動車輛免徵貨物稅稅式支出報告》中提到,印度能源再生部自 2011 年起投入 9.5 億盧比,補助本土製造之電動車輛(包含電動自行車與電動機車)。部分地方政府亦提供購車補助及賦稅減免,如德里(Delhi)提供電動機車售價15%之購車補助,及 12.5%加值稅減免。

經濟部《電動機車產業零組件共通標準推動計畫》專案報告中也提到,印度在2015年進一步提出加速油電混合車輛製造計畫(FAME India),著重技術開發、創造需求、示範計畫、基礎設施建置等,以加速推動電動車研發、製造及運行。除補助外,電動機車之商品服務稅稅率比燃油機車低 16%,能源部更在 2017 年宣布「2030年起新售車輛全面電動化」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