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宅設計全書2》:多貓家庭的貓砂盆擺放位置,盡量不要集中在一處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一般來說,貓砂盆的擺放安排盡量不要全部集中在一處,而是應該在貓咪主要活動空間分散放置貓砂盆,而擺放位置要選擇在不易受打擾的地方。
文:東販編輯部
多貓家庭:對應空間大小,飼養數量要有節制
很多人養了一隻貓之後,就會想養第二隻,相較於養第二隻狗,想飼養第二隻貓問題會來得比較大,因為貓具有領域性,所以貓的數量一多,不只會有爭搶地盤問題,相處上也容易出現問題,加上空間如果太小導致領域重疊,更可能造成嚴重的霸凌事件,甚至讓貓咪出現異常行為,所以飼養數量最好對應空間大小。
設計重點
- 貓數量過多,需考量貓砂盆放置空間是否足夠。
- 空間太小,容易有爭搶地盤問題,因此應確認現有空間坪數。
- 空間過於狹小,要加重垂直空間規劃,化解空間不足問題。
許多人養貓,除了是因為愛貓,也因為貓的個性獨立,不用像養狗一樣,要每天出外蹓狗,對於單身尤其獨自居住的人來說,照顧上相對會來得輕鬆許多。因為照顧容易,很多人在養了一隻之後,就接著養第二隻、第三隻。
但嚴格來說,貓並不是團體動物,不會像人一樣,會希望有同伴來作伴,飼主最好不要有多養幾隻做伴的想法,就貓咪的角度思考,他們反而可能因為莫名多了一隻貓,而感覺有敵人入侵,因而衍生出攻擊行為,造成貓咪相處問題,且因領地有入侵者,出現亂尿、打架等行為。
新貓加入,會有適應陣痛期
如果想飼養第二隻貓,飼主應該在事前愼重考量並做好準備。首先,建議最好從小就一起飼養,避免因先來後到,而出現領域劃分問題,在挑選貓咪時,選擇同胎的兄弟姐妹,其實貓和人一樣,同一胎出生的兄弟姐妹,在相處上更容易,會比兩隻完全不同母貓生下的貓來得好。


若是家中已經有一隻貓,要再養第二隻的時候,要有心理準備進行妥善的「隔離與介紹」流程,每隻貓狀況不同,但平均時間長度可能會是三個月到一年之間。
當新貓來到家裡,舊貓很可能將之理解為出現競爭者、敵人,在舊貓還沒開始出現亂尿等標記領地動作時,飼主應該花更多時間陪伴兩隻貓,一方面讓兩隻貓可以有互相認識的適應期,同時也可以觀察新貓是否有潛在疾病或行為問題,以便即時處理。
當舊貓因為新貓加入,有哈氣、嚎叫等行為,是為了維護地盤的行為,但也代表「隔離與介紹」流程實行不夠確實,且時間也不夠,因此飼主不應懲罰,而是要盡量維持過去和舊貓互動的習慣,藉此安撫舊貓心情,讓貓咪可以慢慢接受新貓。
空間的大小,決定貓的數量
貓的活動空間侷限在室內,但大小應該要多大?以空間來看,若是一般套房大小,會建議只養一隻貓,因為貓的地盤觀念很強,會在屬於他的地盤做標記,若空間太小,又超過一隻貓的話,容易因為地盤重疊,而不斷發生有貓咪尿尿做標記,又或者出現貓咪打架的行為。
如此一來,不只飼主要經常幫忙收拾,造成極大困擾,貓咪在居家空間裡也會因無法好好放鬆休息產生壓力,嚴重一點可能導致出現異常行為。
而如果空間條件眞的不足,又飼養二隻貓以上,則至少要有一座貓架,或盡量增加空間高度層次,利用垂直空間讓貓咪可以各據一方,略為緩解空間過小的壓力。

貓咪資源應該充足,避免爭搶
除了空間問題,多貓家庭最容易遇到的還有貓砂盆數量、放置問題。一般來說,貓砂盆的擺放安排盡量不要全部集中在一處,而是應該在貓咪主要活動空間分散放置貓砂盆,而擺放位置要選擇在不易受打擾的地方,而貓砂盆數量應實際視狀況來做規劃,如此才能確保資源充足,避免貓咪爭搶。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貓宅設計全書2:了解貓咪天性,打造符合貓行為的幸福宅》,台灣東販出版
- momo網路書店
-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
作者:東販編輯部
了解貓咪的天性,打造符合貓咪行為的幸福貓宅!對許多人來說,貓咪不只是寵物,而是可以一起分享生活喜樂的夥伴家人。但由於主要生活範圍多拘限在室內,且與人的生活空間重疊,導致貓咪的天性容易受到壓抑,甚至有些習性被視為是搗蛋、破壞的行為。
為了讓人貓可以更和諧的共住在同一空間裡,本書從解讀貓咪的天性行為開始,條列貓咪的行為特性,並對應適用的空間設計,貓跳台、貓走道、貓屋等可以讓貓咪盡情發揮天性的設計,除了材質應用上的建議,更有詳盡尺寸解析,最後並收錄18個貓宅案例,給予讀者更多居家空間設計改造的idea,讓貓奴學會打造出一個人貓共住的舒適空間。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