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訴商機》:如果奧客叫你去死一死,你就若有所思地重述「去死」這兩個字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我們不要隨著奧客的話術起舞,重複一遍對方說過的話即可,既不用贊成也不用否定對方的意見。當你懷疑對方的訴求有詐,或是感到害怕的時候,請試著用這一招。
文:援川聰
用K語言對付怪獸鄉民
還有一種叫「K語言」的投降話術,遇到威脅時拿來用很方便。
K語言就是表示你很困擾、很痛苦、很害怕的語言。也就是說,面對奧客提出不合理的要求,不要給予正面回應,而是表現出你也無能為力的模樣。
比方說,最近有越來越多奧客,威脅要把客訴內容PO到網路上。早些年他們都是威脅投書媒體,或是四處發傳單,現在PO上網的威脅性比較大。
對企業和商店來說,網路社群服務已經是宣傳商品的必備工具了。除了設立官網和部落格以外,企業和店家也透過推特、LINE、臉書、IG來多方接觸消費者。
不過,網路社群服務在拓展商機的同時,也成為了客訴的溫床。有時候客服遇到奧客威脅要PO上網,可能會一時情急,拜託對方不要這麼做。
然而,這種請求絕對不能說出口,否則客服和奧客的力量平衡會徹底崩潰。
如果對方威脅要PO上網路,或是散播到其他社群網路服務上,你用K語言應付就好。你就說,雖然被PO上網你會很困擾,但客人要這樣做,我方也無權置喙。
食品製造商的案例
某食品製造商的業務負責人,到奧客家中拜訪。
「這可是食物混入異物的事件喔,你們是不是根本不當一回事啊!」中年男子劈頭就破口大罵,看他的打扮普通,車庫裡還停了一輛高級轎車,顯然不是那種黑色地帶的奧客。
一個禮拜以前,男子打電話抱怨優格中混入異物。客服按照既定程序打聽詳情,應對進退並無不妥,男子卻在對話過程中大動肝火,直接掛斷電話。當時,其他食品製造商也有發生同樣的食安事件,被媒體大幅報導。
男子可能多少有受到新聞的影響。
男子也沒請業務負責人進家門,直接在玄關說教。
「我什麼時候打電話給你們的?是昨天還今天?都不是吧!都過一個禮拜了耶!為什麼你們沒有馬上過來!」
負責人試圖解釋原因。
「那時候客人您掛斷電話,我們認為等您再次來電比較恰當。」
「那你們打算什麼時候才要過來?食物都混入異物了,萬一我身體不適怎麼辦!」「不好意思,我們是打算先跟您約時間,再前來拜會。昨天您要我們今天下午四點來,我們就遵照您的指示過來了。」
負責人怯生生地說明原委,男子更加怒不可遏。他還痛罵負責人,來之前好歹打電話知會一聲,沒有知會就來跟在搞突擊檢查一樣。男子罵完後,直接下了逐客令,要負責人明天再來一趟。
負責人終於不說話了,男子得勢不饒人。
「是不是要PO到網路上,你們這種公司才會認真處理啊?我乾脆把整件事寫下來,順便公布你們公司的名字怎麼樣?」
男子使出了必殺技,威脅要公布到網路上。對於處理客訴的人來說,聽到這句話壓力會大到胃抽筋,但千萬不能屈服。如果你拜託對方不要PO上網,對方的要求可能會變本加厲。
在這一則案例中,業務負責人最後打電話向我求救。
我的手機接到營業所負責人的電話,對方說有事情要找我商量,聲音聽起來很消沉。
負責人大略說明事情經過後,希望我提供支援。我一向優先處理顧客的問題,所以直接陪負責人前往男子家拜訪。男子重述一模一樣的怨言,我聽完先跟對方道歉。「關於這次事件,造成您的困擾真是過意不去,請容我再一次向您鄭重道歉。」
不過,男子愣了半晌沒有答話。客訴發生至今過了好一段時間,或許他也不知道該如何善了吧。男子在玄關抽著菸,對我說道:「你們又不是外送遲到才來道歉的,是不會講一些有建設性的話喔!小心我公布到網路上喔!」
同行的負責人聽了臉色發青,我則是用這種方式回答:「您要公布到網路上嗎?這可麻煩了。只是,對於客人的行為,我們也無權置喙。」
男子一時露出意外的表情。之後,男子的情緒就逐漸平復了。
用K語言讓對方無處施力,對方就會感到無計可施了。不管對方威脅要通報消保團體還是衛生機關,都用K語言應付就行了。然後,你還要明確告知對方,如果那些機構有任何指示,我方自會遵照指示辦理。
佯裝困擾是K語言的基本技巧,其實佯裝害怕或痛苦也一樣有效。例如,對方一直步步進逼,要你給個交代。你就回答,客人這樣苦苦相逼,我也不知該如何是好。萬一對方破口大罵,你就拜託對方小聲一點,不然你會怕到沒法再談下去。
重述對方說過的話,讓他知道自己太過火
我們不要隨著奧客的話術起舞,重複一遍對方說過的話即可,既不用贊成也不用否定對方的意見。當你懷疑對方的訴求有詐,或是感到害怕的時候,請試著用這一招。
有些奧客會把自己的身體不適說得很誇張,好比用了我方的產品以後,身體痛到完全睡不著等等。遇到這種情形,你就重述一遍對方的症狀,說你明白了就好。千萬不要質疑對方的說法是真是假。
如果對方叫你去死一死,你就若有所思地重述一遍去死這兩個字,然後說你很害怕對方的威脅就好。對方要是繼續恐嚇你,你就說你會找警察或律師商量。下面的案例便是如此,通常大多數奧客遇到這一招就沒轍了。
衣物量販公司的案例
某衣物量販店的客服中心,接到一位中年男子的客訴電話。客服人員承受不了對方的威勢與氣焰,所以由我代為應對,對方完全不聽我的說明。
「你說要換貨給我?還有提供優惠券?媽的補償是你們自己決定的喔!給我卡差不多咧,你腦子有問題是不是!講那什麼五四三的屁話!」
我認定沒辦法溝通,就改變應對方式。
「您一直破口大罵我實在無法處理,只好掛斷您的電話了。」
「哭夭喔,你有種掛看看,小心我把你打個半死。」
「您要把我打個半死啊?真可怕,那我只好找警察商量了。」
男子又罵了幾句髒話,就掛斷電話了。然而,沒多久男子又打來了。而且他還用很奇怪的理由打圓場,他說自己其實是刀子口豆腐心,打個半死也只是說說而已。
相關書摘 ▶《客訴商機》:使用最強技巧「積極冷處理」對付怪獸顧客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客訴商機:客訴處理之神集結100業種、5000案例 從危機管理→顧客滿意→提升企業價值的23個方法》,三采文化出版
- momo網路書店
- Readmoo讀墨電子書
-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
作者:援川聰
譯者:葉廷昭
放任小孩在餐廳奔跑、尖叫都不管,出事了才要店家道歉賠償。明明只有兩個人硬要坐四人座,明知店外大排長龍,吃完了還是繼續坐著低頭滑手機。「我會去PTT發文、我要留負評、我跟媒體踢爆,你們死定了。」情侶、夫妻吵架,把氣出在點餐的服務生身上。etc.網路上、新聞裡,這些讓人看不慣的奧客行徑充斥在生活中。如果不想成為討人厭的加害者或客訴被害者,就要看這本!
客訴處理得好,新聞和網友讚爆;客訴處理不好,員工身心受創、企業形象受損,最後就是影響企業收益。跟著日本客訴處理之神,讓第一線員工理解並實踐本書内容,不但能對組織產生認同感,離職率自然也降低。別再把客訴當成誰都能做的工作,學著如何應對並危機管理,才能創造更好、更高的顧客滿意體制。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翁世航
Tags:
好想住桃園!市民最有感的「宜居智慧城市」發展秘辛大公開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城市該如何串聯企業、社會及公民組織,創造永續價值?依據關鍵議題研究中心發布的最新市調結果,帶大家一窺國門之都「桃園」,為了宜居智慧城市付出哪些努力。
桃園作為臺灣與世界接軌的第一站,面對永續未來的國際共識也採取了諸多措施,期盼能藉此逐步實踐「宜居智慧城市」的願景。
城市宜居的關鍵是什麼?過半民眾認為「交通運輸」政策影響最有感
這次問卷中,我們以「城市居住的理想藍圖」為題,詢問網路民眾最重視城市發展的哪些面向。結果發現,不分年齡性別,多數民眾對「宜居城市」都有相當類似的想像,最重視的三個方向分別是「大眾運輸與交通便利性」(52.9%)、「經濟發展與就業機會」(38.8%)及「社區安全與治安狀況」(33.7%)。
不論上班通勤、日常生活,還是旅遊觀光,「移動」都是行動的必須過程。一座城市是否宜居便利、能否永續發展,很大程度取決於整體運輸系統的設計規劃、市政措施完善與否。這次市調也發現類似的結果,像是談到近期桃市府讓民眾最有感的施政項目時,有將近四成的民眾選擇了「基北北桃通勤月票都會通」以及「鐵路地下化工程及捷運路網建設」等交通相關的政策。
另外,根據本次調查顯示,16-40歲的族群較為重視「教育資源的質量與分配」、「政府服務的效能」以及「文化節慶與娛樂活動的豐富程度」;41-60歲的桃園民眾則較為重視「醫療服務與設施品質」、「居住環境周邊設有公園綠地」以及「友善高齡者、身心障礙等群體的設施」;而詳加檢視近一年來桃市府所推出的政策或活動,許多也正好對應到前述的需求,例如「國中小營養午餐免費」、結合科技執法的「靜桃專案」、舊城區改造、參觀人次破千萬的「世界客家博覽會」、擴大肺癌篩檢、加速設立市立醫院及特色診所、興建7座旗艦型公園與推動「高齡友善換居社宅專案」等,是桃園民眾除交通類別以外的有感施政措施。

而針對整體都市發展,今年由張善政市長召集成立的「未來城市空間發展會報」,也開始著手短、中、長期的舊城再生規劃,並布局城市大型公共建設,關注人行空間與城市關係的有序發展;搭配桃園現在進行式的鐵路地下化工程,進一步推動車站周邊產業轉型及土地活化,更將效法歐美成功先例,規劃興建長16公里的綠色廊道,打造回歸人本思維的城市空間,提供市民最宜居、舒適的生活藍圖。
傳產轉型、新創支持、文化深耕:城市發展的永續金三角!
不過,僅是安全完善的交通路網還不夠,城市的經濟發展也是攸關市民生活品質的重要指標之一。調查指出,約三成民眾認為「提供傳統產業轉型的資源」(31.7%)、「支持產業創新發展」(31.3%)、「鼓勵農業轉型與特色觀光發展」(27.8%)是城市發展中相當重要的產業元素。

在青創產業的扶持上,桃市府近年設立了許多創育機構,例如專注孕育AI及智慧機器人等物聯網科技團隊的「新明青創基地」,及今年新成立、以整合電商平台資源為目標的「中路電商基地」。而未來更將成立「中路青創加速器基地」及「A8產業加速器」,分別催化能接軌國際的頂尖團隊,與協助傳產數位轉型。此外,桃市府也透過相關計畫提供創業辦公硬體、培訓資源,積極媒合青創團隊,並提供在地市場驗證機會,期待透過青創團隊產品規模化的過程,帶動整個桃園的產業升級。

此外,富有在地特色的人文觀光也是近年桃市府大力投入的領域,像是透過創新形式與傳統禮俗的融合「大溪大禧」,將關聖帝君聖誕遶境打造成跨越當代設計與民俗信仰的城市祭典;今年全新打造的觀光品牌「探索北橫」,推出數條能充分感受山水風光、體驗原民文化的主題遊程。不僅如此,桃市府也積極串聯周遭縣市的觀光資源,聯合推出整合了北北基桃共30處旅遊景點的旅遊套票,藉此導入更多的外部資源,促進桃園觀光產業的蓬勃發展。

二度奪下永續城市特優獎!持續邁向更宜居、更智慧的桃園
針對「永續經營」相關作為的重要性認知,絕大多數民眾認為「大眾運輸路網的長遠規劃與建置」(40.3%)是落實永續的關鍵。桃園作為全台第一個符合聯合國推動「奔向淨零」(Race to Zero)倡議的城市,於今年3月29日率先發表桃園邁向2050淨零碳排路徑圖,除規劃空氣品質淨化區、打造全齡友善的共融式公園綠地、協助企業產業轉型,更積極建置及完善市內捷運路網,全方位實踐淨零的永續目標;其中,桃捷綠線中壢延伸線綜合規劃,交通部同意捷運綠線從G01站延伸至中壢車站(桃捷A23),連結捷運綠線與機場捷運,形成桃園首條環狀捷運路網,而捷運三鶯延伸八德、棕線計畫,均已針對交通部審查意見提出修正,期盼今年底可獲行政院核定。

此外,桃園更再度榮獲今周刊「2023永續城市SDGs大調查」的「永續城市特優獎」及「經濟力特別傑出獎」,展現桃園無論民間企業抑或政府機關,都將永續發展視為重要目標。而明年更將整合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及資訊科技局設立「智慧城鄉發展委員會」,期盼藉由組織整改消弭隔閡,讓各單位的目標、任務都更加明確並發揮效益,並優化各項公共服務,為市民打造更為舒適的生活環境,使「智慧桃園」的目標更上層樓。

桃市府在都市景觀、城市機能、產業精進及施政效能等面向的耕耘,短期成效不僅為民眾所有目共睹,長期觀之,更是為桃園往後的蓬勃發展打下關鍵基礎,使宜居智慧城市的願景正實現。
【桃園市政府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