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小說選》編者序:閱讀過程中,我覺得內在的小宇宙被溫柔地照亮了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文學作品裡的答案或可成為一面光潔的鏡子。從他人的眼光理解人情、人性,同樣可以加深自我的理解。
文:凌性傑
在我的日常風景裡,跟中學生分享生命的故事一直是快樂的泉源。因為有事可說,孤獨的存在彷彿就擁有了慰藉。交換彼此經歷或耳聞的故事,也成了聯繫情感的方式。
日前讀到一份最新公布的研究調查,頗覺怵目驚心――衛福部國健署106年度「高中、高職、五專學生健康行為調查」,透過問卷研究學生心理健康、在校情形、家庭支持這些指標。調查結果顯示,高達25.8%的學生表示同學不和善且不樂於提供協助,有這種感受的男生占該性別受訪者的32%,女生則為18.7%。
另外,10.3%的學生經常或總是感到孤單寂寞,男生為10.4%,女生為10.1%。6%的學生表示一位親近的朋友都沒有,一成一的學生曾計畫自殺。這些數據也顯示,男生的發生率均高於女生。青少年身心變化劇烈,內在心理與外在世界的統合是一大難題。當前的網路虛擬世界固然提供了情緒的出口,但是終究無法取代現實生活的人際往來。
在最孤單無助的青春期,閱讀改變了我的人生。與某些可親的朋友在文藝營相識,分享各自的閱讀史,總能為生活灌注能量。我始終相信,文字是最好的陪伴,而且永遠不會背叛自己。
艾布拉姆斯在《鏡與燈》裡提出文學批評的幾個重要元素:宇宙、作品、作者、讀者。這些元素產生的關連,讓文學研究顯得繁複有趣。
這本書的書名將兩種比喻並置,鏡與燈分別用來形容心靈狀態:「一個把心靈比作外界事物的反映者,另一個則把心靈比作發光體,認為心靈也是它所感知的事物的一部分。前者概括了從柏拉圖到十八世紀的主要思維特徵;後者則代表了浪漫主義詩人心靈的主導觀念。」有些作品讓自己深受感動,閱讀過程中,我總覺得內在的小宇宙被溫柔地照亮了。於是忍不住要逢人報信,說說自己受益於這些作品之處。

煩勞的工作之餘,為青少年編選讀本,一直讓我樂而不疲,好像在跟昔日高中時期的我往復對話。藉由深刻對話,我們的人生觀、世界觀也會產生流動變化。「我」的鍛造、打磨,或許可以透過閱讀來完成。青春時期追問著「我是誰?」、「我該往何處去?」,文學作品裡的答案或可成為一面光潔的鏡子。從他人的眼光理解人情、人性,同樣可以加深自我的理解。
繼《青春散文選》之後,再次與吳岱穎老師合編《青春小說選》,期待以十二篇魅力獨具的故事成為生活的陪伴。《青春小說選》的編選原則,以「好看」為先。這裡所謂好看的小說,是指說故事的精彩程度。人物形象、敘事模式、主題意識、文字功力……,在在都是衡量的準則。
此外,基於教學需求,能否適用於課堂討論,也成為選擇的考量之一。這段時間,強迫自己大量閱讀短篇小說,閱讀地圖不斷地擴展,看到無數的好風景。比較可惜的是,某些私心喜愛的篇章礙於版權因素無法收錄進來。
《青春小說選》本篇收錄翁鬧、鄭清文、史鐵生、李昂、嚴歌苓、郭強生、賴香吟、胡淑雯、張耀升、葛亮、楊富閔、林育德十二位作家之代表作,以時間為主軸,按照作者出生年由近而遠排列。
每一篇小說背後,暗藏作者的心靈映象,也負載了時代的縮影。編選之初,並未預設「文學與歷史」、「文學與社會」這類課題,直到授權完成、篇章名稱確定之後,才發現小說作為載體,隱然有歷史切片在其中。
本書編輯體例分為:小說文本、作者簡介、導讀賞析,邀請讀者一同悠遊於小說世界。書中盡可能不以文學派別、主義潮流、套語術語來框限這些作品,只希望單純地訴說與這些作品相遇的心情。
這十二篇作品,有敘述職業摔角的,有書寫當代臺灣鄉土生活的,也有刻劃海外華人移民血淚的……。日本殖民統治、二次世界大戰、二二八事件、文化大革命、臺灣解嚴,諸多歷史事件與小說文本亦可互為參照。此外,性別議題、職涯探索、多元文化這些面向,亦可藉由小說文本展開討論。書中有些篇章已經改拍成電影,小說與電影的對照欣賞,也別有趣味。
一〇八年新課綱開始實施,在加深加廣課程方面,《青春散文選》、《青春小說選》或可作為「各類文學選讀」、「專題閱讀與研究」課堂教材。這套選集亦適用於多元選修課程,如「電影與文學」、「文學創作」。如果還能許一個小小的願望,那便是用文學照亮生命,讓這個世界可以迎受希望之光。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青春小說選》,三民
作者:吳岱穎、凌性傑
- momo網路書店
-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
【本書特色】
青春年華倏忽即逝,
意識到而伸手攫取的瞬間,早已成為過去並深刻烙印於記憶之中。
曖昧是許多人青春的基調,那樣的懵懂、執著與毫無畏懼,願你的青春有光,而你始終青春如昔,不忘曾經。本篇收錄翁鬧、鄭清文、史鐵生、李昂、嚴歌苓、郭強生、賴香吟、胡淑雯、張耀升、葛亮、楊富閔、林育德十二位作家之代表作,以時間為主軸,按照作者出生年由近而遠排列。
每一篇小說背後,暗藏作者的心靈映象,也負載了時代的縮影。本書編輯體例分為:小說文本、作者簡介、導讀賞析,邀請讀者一同悠遊於小說世界。這十二篇作品涵蓋了性別議題、職涯探索、多元文化這些面向,亦可藉由小說文本展開討論。青春時期追問著「我是誰?」、「我該往何處去?」,文學作品裡的答案或可成為一面光潔的鏡子。從他人的眼光理解人情、人性,同樣可以加深自我的理解。
Tags:
ESG成為永續經營新顯學,除了追求獲利,這些企業更重視打造多元包容及友善環境的幸福社會!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現今越來越多企業共享ESG架構理念,彼此跨業結盟、分享各自優勢,讓企業影響力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從渣打銀行與全球第一大烈酒集團帝亞吉歐的對談中,就可以看到雙方有許多相似之處。
「我的夢想」是許多人小時候作文課都會寫的題目,但是長大後,能真正實現夢想的人為什麼少之又少?其實,原因來自千里馬沒能遇上給予支援與資源的伯樂。
不過現在情況正在翻轉,因為現代商業環境,除了追求獲利最大化,更多企業把重心投入於實踐永續發展理念;尤其是在社會責任方面,企業更加重視勞工及社區等利害關係人的權益與福祉。打造更包容與多元的社會,需要更多企業一起聯手合作。
渣打、帝亞吉歐:從各自領域幫助社會上的千里馬
渣打銀行與帝亞吉歐在社會責任方面的相似之處,在於兩家企業都有幫助社會更具包容、照顧弱勢的公益計畫。
多年來,渣打在攜手政府單位及社福夥伴,共同打造「看得見的希望視障就業平台」,並透過連續贊助國內最大型的公益馬拉松賽事「渣打臺北公益馬拉松」至今累計幫助近700位視障朋友成功並穩定就業。在支持視障青年多元就業之外,渣打集團於2019年推出全新的全球性計畫 — Futuremakers by Standard Chartered,並擴大所協助對象,主要協助16-35歲視障青年及弱勢女性,並與社福團體合作,結合各組織的專業與資源,為他們提供就業的支持,幫助他們翻轉未來。在2020~2023年期間,渣打協助近7,000名視障青年及弱勢女性學習新技能、輔助他們就業及創業。目前渣打銀行也有6位視障員工在銀行擔任客戶服務的工作。

一般人可能無法體會,一些簡單的動作因為礙於視力限制,必須比常人多付出數十倍的反覆練習,沖泡咖啡就是一例。台灣第一位視障咖啡師林佳箴,小時候因意外導致視力逐漸退化,但她沒有向命運低頭,努力取得英國國際咖啡師證照,並且創立「甜裡開始」咖啡廳。
林佳箴的故事,能夠感動人心並且躍上媒體版面,一方面也因為她是帝亞吉歐「Keep Walking夢想資助計畫」的2020年得主名單之一。
帝亞吉歐Keep Walking計畫從2003年正式啟動,訴求不以營利為目的,不限定夢想的類型和議題,從環保生態、藝術文化、公益推動、到偏鄉教育,如今已經實現超過200份計畫,累積提供達1.8億元獎金回饋。每一位夢想家獲得贊助後,得以展現他們的天賦,實現自己的使命,堅持夢想並且勇往直前。
為地球永續而戰,日常小動作也能節能減碳
ESG概念的另一個重要議題是「環境保育」。近年因應極端氣候現象頻傳,為了讓全球溫升控制在1.5°C以內,截至2022年10月,全球已經有137個國家響應2050年要達成淨零排放,其中德國、瑞典、日本、英國等先進國家,更將「淨零入法」透過實際舉措要求企業從營運過程減少碳排放。
從國家立法到企業響應並展開行動,證明永續行動的迫切性,也凸顯沒有任何人可以在節能減碳這件事置身事外。
帝亞吉歐近期提出「2030社會願景」計畫,其中三個核心範疇分別是「提倡理性飲酒、促進社會多元包容、促進環境永續發展」,最後一項就扣連2030年要達到淨零排放。帝亞吉歐台灣總經理梁殷禎分享,在釀酒過程,最重要的成分就是水資源,帝亞吉歐規劃未來在產地製造過程,運用先進技術讓產品減少30%用水,具體提高產品生產效率。

渣打銀行總經理韓德聖(Ian Anderson)則表示,渣打集團也訂出2025年底要落實自身營運零碳排,2050年底達成投融資淨零碳排的目標。由於銀行的業務屬性,碳盤查過程, 屬於範疇一、範疇二的溫室氣體排放可以從自身做起;範疇三則屬於其他間接排放,例如商務旅行、上下游運輸、乃至於供應鏈、客戶所產生的碳排,且範疇三的碳排放量佔了總排放量95%。因此,渣打銀行下個目標就是要幫助客戶落實綠色轉型,打造綠色永續生態系。
值得一提的是,淨零減碳除了仰賴數位科技、組織轉型、調整商業模式來達成,每個人也可以在生活中擔任永續小尖兵。例如渣打銀行推出自家的永續發展App,員工可以在每日的工作中掌握自己的碳足跡,嘗試透過趣味的方式減碳,像是澆水、種樹小遊戲,企業會依同樣比例植樹,讓員工在日常為永續盡份心力。
翻轉偉大企業定義的現在進行式
股神巴菲特曾如此定義他眼中的偉大公司:「我認為競爭優勢可以持續25年到30年的公司」。然而,在ESG思維之下的今日,值得思考的是,偉大企業的意義應被賦予更多價值,除了具備競爭力與獲利能力,更重要的是願意關注社會、在乎永續的願景及行動。
對此,韓德聖這樣回應:「我們相信在推動商業與經濟增長的過程中,不能忽視對人類、環境、以及相關社群的關懷;藉由把永續行動融入我們的政策及業務之中,攜手我們的員工、客戶、乃至於更多人,一起創造更好的未來。」
想知道更多渣打銀行與帝亞吉歐決策者的精采對談,以及他們為ESG投入哪些心力?點擊影片觀看更多: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Ub5gUPWBO8
延伸閱讀
l 渣打銀行永續之旅網站
l 【渣打銀行的永續之旅】全球最高的綠建築 台北101
l 【渣打銀行的永續之旅】全球最成功的公共自行車系統 YouBike
l 【渣打銀行的永續之旅】永續能源推手 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