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佛教傳入斯里蘭卡,圓月日思考生命意義:普桑節的起源與習俗

紀念佛教傳入斯里蘭卡,圓月日思考生命意義:普桑節的起源與習俗
Photo Credit: AP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於香港慶祝的普桑節可說是十分低調。原因之一是一直以來香港並沒有斯里蘭卡佛教廟宇。然而,斯里蘭卡社區都盡力舉辦這個重要的節慶,過去20年的普桑節都是在泰國人的佛寺慶祝。

研究︰譚少薇、斯咯日耶.蘇米塔哈
整理︰陳凱欣

香港有慶祝普桑節,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普桑節是記念佛教傳入斯里蘭卡的節日。按斯里蘭卡佛曆計算,印度國王阿育王的兒子摩哂陀在西元前3世紀的一個6月(Poson)的圓月日(Poya)以高僧的身分來到古都阿努拉德普勒,引導當時斯里蘭卡國王德瓦南比亞蒂薩皈依佛教。上座部佛教後來成為斯里蘭卡國教,一直影響斯里蘭卡的藝術和文化發展。

作為一個宗教節日,慶祝普桑節的核心是信仰和相關活動。每年有超過1,200萬佛教徒在斯里蘭卡慶祝普桑節,即使滂沱大雨,全國的城市和廟宇都充滿遊客和朝聖者。白衣的朝聖者會到廟宇參拜,學習十戒和幫忙舉辦各類社區活動。信徒齊集廟宇誦讀聖書、聆聽高僧講佛陀的故事。在普桑節期間,市面禁止賣酒精和肉類,屠房也要關閉。佛教徒除了遵守其他圓月日所守的儀式如五戒之外,也會守更為嚴謹的八戒。位於阿努拉德普勒向西15公里的密印塔列高山,相傳是國王和他的部下皈依的地點。因此,阿努拉德普勒成為了佛教宗教活動的中心。在那裏,數以百計的信眾穿起白袍,在普桑節當天爬上多級石階直到峰頂,以記念佛教的傳入。

在斯里蘭卡各主要城市,都設立布施站為朝聖者和來賓全日派發免費的餐食、小吃、甜品、雪糕、湯和飲品。根據公共衛生督察協會記錄,全國於2019年共登記了8112個布施站。另一方面,很多城市的社團組織會製作大型臨時帳棚,利用巨型照片、橫額、燈光、和音樂講述佛教故事。佛陀前世的故事顯示在高達10米的大型壁布上,而房子都被璀燦的椰子油燈和裝飾所燃亮起來。不論是街道兩旁矗立的巨型臨時帳棚,公眾場所或家庭,都佈置著人手紮作的大大小小的美麗紙燈籠。

AP_17159202507153
Photo Credit: AP / 達志影像

普桑節的壓軸節目是在誦經、宗教音樂誦唱和街頭巡遊中結束。

除了記念佛教傳入斯里蘭卡,普桑節更是一個兼具團體慶祝、享受歡樂、慈惠布施、照顧別人和思考生命的時候。

相比之下,於香港慶祝的普桑節可說是十分低調。原因之一是一直以來香港並沒有斯里蘭卡佛教廟宇。然而,斯里蘭卡社區都盡力舉辦這個重要的節慶,過去20年的普桑節都是在泰國人的佛寺慶祝。幾乎所有在斯里蘭卡這個月份能找到的儀式,都會在香港呈現,縱或形式和規模比較簡單。例如2016年5月在大埔太和的泰廟舉行普桑節,就聚集了眾多信徒。當日女信徒預備鮮花和香燭作祭祀,並預備食提物供給出席的信眾和賓客。整日裏,信徒穿著素淨的白衣,或參加布施,或坐在蓆上誦經聽道,並舉行特別儀式供奉由印度移植來的菩堤樹。

於2016年底,香港斯里蘭卡佛教文化中心成立。自此在港的斯里蘭卡社區正式擁有自己的宗教場所,可在此處舉辦所有的圓月節活動,以及重要日子如2017年5月的佛誕和6月的普桑節。任何國籍和宗教的公眾人士,都歡迎出席上述儀式和慶典。各位可觀看以下片段重溫當年普桑節的盛況︰

在欣賞香港多姿多彩的民族活動的同時,我們亦可以反思香港社會對少數族裔的資源支援是否足夠呢?

參考書本︰

  • 斯咯日耶.蘇米塔哈。2017。記念佛教傳入斯里蘭卡的普桑節。載譚少薇,鄧偉文編《我們在慶祝甚麼?香港 的多元文化節慶》,頁106-109。香港:麥穗出版有限公司。

相關文章︰

責任編輯︰Alex
核稿編輯︰Alv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