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公民週報】「美國警察暴力地圖」揭示執法機關重大缺陷

 【數位公民週報】「美國警察暴力地圖」揭示執法機關重大缺陷
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從社交網站中500個事件影片中,可以看到警察暴力的問題全美皆有,而警察所使用的暴力類型也五花八門,如開車衝撞抗議民眾、或向民眾扔擲大型家具等,顯示出整個國家執法機構的系統性缺陷。

文:陳廷彥、林冠廷

美國近期因為對黑人的歧視,逼迫居民上街抗爭,引發警察進一步的暴力反應。

根據Fast Company報導,國際特赦組織花了十來位員工的人力與兩個半星期,整理5月26日至6月5日之間公開的警察過度武力與過度執法的事件,從社交網站中500個事件影片中,針對發生在特定40州的事件提取出125個,並且交叉比對影片地點與真實性後,加上說明,上傳到互動式地圖中供大眾檢視。

從這些事件中可以看到,警察暴力的問題全美皆有,而警察所使用的暴力類型也五花八門,如開車衝撞抗議民眾、或向民眾扔擲大型家具等,顯示出整個國家執法機構的系統性缺陷。


Photo Credit: Amnesty International

隨著Apple Pay、Google Pay等行動支付服務成為臺灣消費者的日常,我們漸漸習慣將實體卡片的功能存在手機之中,輕省不少皮夾厚度。

然而,有些地方則擴大了虛擬卡片取代實體證件的範圍,讓其服務不僅跨足金融,更涉及政府服務申請或身分驗證。根據Mashable,南韓的電信業者就與政府合作,將駕照或指紋等生物辨識資料存在手機的「PASS」應用程式中,使用者甚至自7月起可以在手機中延展駕照期限。

新的技術帶來便利,但也加劇居民的數位落差、或存在隱私問題,如同臺灣倉促上路的數位身分證,需經審慎思考是否接受服務。

在臺灣以「創用CC」授權聞名的非營利組織CreativeCommons,宣布推出「開放GLAM」(Open GLAM)、「版權」(Copyright)、「開放教育」(Open Education)三個網絡平臺:

  • 「開放GLAM」聚焦於畫廊、圖書館、典藏庫、博物館的開放政策,以及非洲等弱勢地區的發展。
  • 「版權」則是版權議題交流與激盪的論壇。
  • 「開放教育」聚集75個國家的教育社群,幫助社群共同建立開放與協作的教育資源、政策。
Photo credit: CC Open GLAM

原本預定在美國華府舉辦的資料領域研討會「csv,conf」,由於疫情緣故無法如期舉辦。取而代之地,「csv,conf」轉為線上虛擬論壇。

在一篇文章中,「csv,conf」的幾位籌辦者分享虛擬論壇舉辦的心路歷程,例如由於線上論壇的成本很低,研討會的門票因此從原本的榮譽制計價,改成免費舉辦。詳細的舉辦經驗,可以在開放知識基金會的網站中閱讀。

在Apple與Google聯合推出去中心化的COVID-19手機追蹤程式的同時,英國政府也花費了超過1200萬英鎊,自行打造疾病追蹤軟體,據其聲稱,若此軟體問世,也將基於Apple和Google的系統,不會將資料回傳至中央資料庫。

不過,無論是滿腦子商業利益的大公司,或是一群爭奪權力的政客,做出以追蹤為核心功能的軟體,都不免遭受質疑。根據資安專家Eerke Boiten在The Conversation的投書,英國政府不僅未公開此軟體如何運作與其安全機制、人員使用權限,且英國版COVID-19追蹤軟體雖是去中心化,但仍有政府部門廣泛蒐集被追蹤者的各種資料、建置醫療數據大型資料庫,能交叉比對出私人身分的疑慮,使得此軟體、參與軟體運作的公司與政府,顯得更加可疑與需要監督。

延伸閱讀

本文經OCFLab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

責任編輯:丁肇九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