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圖輯】尼羅河的兩難:水壩擋住了洪水,卻也阻攔了沿岸居民的薪水

【圖輯】尼羅河的兩難:水壩擋住了洪水,卻也阻攔了沿岸居民的薪水
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在衣索比亞與埃及中間的蘇丹說,如果大壩建設和運營不當,可能會威脅蘇丹約2000萬人的安全,並破壞蘇丹的平原灌溉系統。但蘇丹政府也看到了在雨季時,大壩能提供控制水量和與改善蓄水性能的潛在好處,心情相當矛盾。

在蘇丹青尼羅河和白尼羅河交匯的河岸,有一個簡易搭建的工廠,阿米爾(Mohamed Ahmed al Ameen)和他的同事們,每天用夏季洪水淤積的泥土,鑄造成千上萬塊的磚頭。

「尼羅河是打從我一生下來,就沒有消失過的東西。」阿米爾說。一旁的工人用起了水泡的手做磚頭,然後把磚頭放在太陽底下曬乾。「我用尼羅河來謀生、種地,也從中製造出這些磚塊。」

RTS3IP76
簡易的磚塊工廠|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但是,這些在蘇丹首都喀土穆的圖蒂島(Tuti Island)勞工擔心,衣索比亞在兩國邊境修建的巨大水壩,可能危及他們的生計。

主要是擔心上游的衣索比亞大壩,可能削弱青尼羅河的水量,讓這個在一世紀前為喀土穆第一波現代化公共工程提供磚塊的產業,處於危機之中。

尼羅河流域的製陶商、農民和漁民也有類似擔憂,但去(2019)年夏天因洪水而流離失所的居民,反而看到這座大壩的好處,因為它將調節這條水量豐沛的河流流量。

RTS3IP7L
製陶工阿爾-吉里|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50歲的阿爾-吉里(Mutasim al-Jeiry),是喀土穆附近村莊的製陶工。他說大壩「將穩定尼羅河,降低洪水發生的機率。但另一方面,我們的水源和黏土來源也將隨之減少。農民、磚頭和陶器製造商將受到嚴重影響。」

居民的想法反映了這個巨大的水利工程,在尼羅河沿岸交織的希望和恐懼,並引發了衣索比亞和埃及高壓的外交對峙。

衣索比亞聲稱有權利用青尼羅河水為其經濟提供動力,並宣稱在七月會開始蓄水。

RTS3IP7A
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埃及方面則認為,這對該國珍貴的水資源存在風險,正積極試圖與衣索比亞達成協定,確保青尼羅河的最低水量。這條青尼羅河為流入地中海的尼羅河,提供了86%的水源。

在衣索比亞與埃及中間的蘇丹說,如果大壩建設和運營不當,可能會威脅蘇丹約2000萬人的安全,並破壞蘇丹的平原灌溉系統。但蘇丹政府也看到了在雨季時,大壩能提供控制水量和與改善蓄水性能的潛在好處。

這種矛盾情緒,在距離喀土穆60公里遠的瓦德拉姆利村(Wad Ramli)完美展現,去年夏天該地的洪水特別嚴重,不僅民宅毀損,許多村民也被迫住到附近搭建的帳篷中。

RTS3IP7K
去年遭受洪水侵襲的瓦德拉姆利村|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住在這裡的居民、23歲的阿布杜勒納伊(Manal Abdelnaay)說:「水壩確實會調節尼羅河水量,減少洪水的發生。但也會影響農業,尤其我們這邊是以農業為主的地區。」

圖提島的農民和地主擔心,如果大壩阻攔了尼羅河的力量,灌溉和補充土壤的河水就會減少。

農民巴克爾(Mussa Adam Bakr)說:「我1988年來到圖蒂島,是因為這裡的土地最適合耕種,離市場也很近,加上收入不錯。」巴克爾在磚廠旁邊的柑橘和芒果園,種植蔬果。

「一年到頭,圖蒂島收穫各種各樣的蔬菜,如馬鈴薯、洋蔥、茄子。」巴克爾如是說。

RTS3IP7A
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長期以來,由於兩個較大的鄰國在大壩問題上的爭端,蘇丹一直被排除在外,但最近蘇丹積極斡旋,促成了三國之間展開新談判。

至於後續結果如何,仍是蘇丹與埃及人民高度關注的事情。

RTS3IP7V
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責任編輯:羅元祺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