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確診人數連3日刷新紀錄,佛州迪士尼不畏疫情堅持重啟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美國「COVID-19」確診案例10日新增6.9萬例,連3天刷新單日紀錄;迪士尼公司仍堅持在11日重啟佛羅里達州的旗艦主題樂園迪士尼世界,但新指引要求入園遊客和樂園員工全都得戴口罩,容許遊客與迪士尼角色打成一片的著名遊行以及晚間煙火秀也取消。
(中央社)美國「COVID-19」(2019年新型冠狀病毒疾病,以下簡稱武漢肺炎)確診案例10日新增6.9萬例,連3天刷新單日紀錄;迪士尼公司仍堅持昨(11)日重啟疫情重災區佛羅里達州的旗艦主題樂園迪士尼世界。
路透社報導,美國共有9個州刷新單日新增確診紀錄,包括阿拉斯加、喬治亞、愛達荷、愛阿華、路易斯安那、蒙大拿、俄亥俄、猶他及威斯康辛州。
迪士尼公司(Walt Disney Co)在11日重新開放佛羅里達州奧蘭多(Orlando)的迪士尼世界主題樂園,園方會限制人數,入園遊客須戴口罩並測量體溫,園區也取消遊行、煙火秀及其他容易吸引人潮聚集的活動。迪士尼醫療總監本週稍早表示,她相信這些規定有助遊客安全入園遊玩。
不過,包括主題樂園員工在內,約1萬9000人連署要求迪士尼延後開園。代表750名迪士尼世界表演者的工會已對公司投訴,指工會要求讓員工接受檢測後,有工會成員遭報復。
奧蘭多地區其他在6月恢復營運的主題樂園包括康卡斯特公司(Comcast Corp.)的奧蘭多環球影城(Universal Studios Orlando)及海洋世界娛樂公司(SeaWorld Entertainment Inc.)的海洋世界(SeaWorld)。
佛州死亡人數持續增加,加州因疫情提早釋放囚犯
佛羅里達州至今仍名列美國疫情最嚴重的地區,路透社分析過去2週的死亡案例,與再之前2週相較,佛州也是死亡人數持續增加的少數幾個州之一。佛羅里達州9日通報新增120死,10日則新增92死,並增加1萬1433例確診,但還不是最高紀錄,其中近7000人住院治療。
德州疫情同樣嚴重,州長艾波特(Greg Abbott)今天警告,若戴口罩及保持社交距離還不能阻止州內新增病例及住院人數繼續創新高,他可能就必須下達新的禁令。這名共和黨籍州長在德州勒波克(Lubbock)告訴當地電視台KLBK-TV,「如果我們不採取這項最佳方案,可能會導致商業活動停擺」,並表示這是他最不希望發生的事。
加州10日則宣布將提早釋放多達8000名囚犯,以減緩監獄內部疫情擴散速度。位於舊金山外圍的聖昆丁州立監獄(San Quentin State Prison)約有3300名囚犯,其中半數已確診。
美國至今確診逾300萬例,醫院恐人滿為患,近13.4萬美國人因染疫喪生,專家警告,隨著確診病例增加,死亡人數也可能激增。
佛州迪士尼重啟:遊客與員工皆得配戴口罩,著名遊行與煙火秀雙雙取消
素有「地球上最神奇地方」之稱的美國佛羅里達州迪士尼世界在封園近4個月後11日重新對外開放,不過遊客必須配合新的防疫措施,以協助預防武漢肺炎擴散。
美聯社報導,迪士尼世界(Walt Disney World)旗下主題樂園「神奇王國」(Magic Kingdom)和「動物王國」(Animal Kingdom)11日恢復開放,艾普科特中心(Epcot)和迪士尼好萊塢夢工廠(Disney's Hollywood Studios)則預定4天後跟進開放。
迪士尼位於奧蘭多的主題樂園3月中宣布關閉,以遏止病毒擴散。奧蘭多環球影城(Universal Orlando)和奧蘭多海洋世界(SeaWorld Orlando)大約在同一時間關閉,不過兩者在制定類似的防疫規範以保護員工和消費者後,已於數週前恢復開放。

數百名遊客11日不畏佛州炎熱,排隊等候迪士尼世界開園,部分遊客頭戴米老鼠耳朵頭飾,但全都戴上口罩,迪士尼世界的新指引,要求入園遊客和樂園員工全都得戴口罩。今天造訪的遊客已事先預約購票,讓迪士尼得以控制入園人數並兼顧社交距離。7月整月的門票早已售罄。
園方在入口處為遊客量體溫,且手部消毒裝置到處都有。迪士尼表示,它在各景點和商店內,嚴格執行維持2公尺社交距離措施。迪士尼世界在官網表示:「藉由造訪迪士尼世界,您自願承擔暴露於武漢肺炎的一切相關風險。」
許多孩童造訪迪士尼,最期待的便是與米老鼠等經典角色熱情擁抱,合影留念。但為避免病毒傳播,迪士尼規定訪客在園內對於扮成各種角色的演出人物,一律禁止擁抱。容許遊客與迪士尼角色打成一片的著名遊行以及晚間煙火秀也取消。在社群媒體上,許多人批評迪士尼世界於佛州疫情加速升溫之際重新開放。
佛州共和黨籍州長迪尚特(Ron DeSantis)於5月和6月開始逐步重啟經濟。美國頂尖傳染疾病專家佛奇(Anthony Fauci)9日表示,佛州於符合必要安全基準前就開始重啟經濟。但迪尚特反駁此說法聲稱,當時的數據支持重啟經濟的決定。但於6月底,迪尚特倒退一步,下令關閉酒吧,試圖抑制病毒散播,然而確診病例持續不斷攀升。
新聞來源:
責任編輯:潘柏翰
核稿編輯:翁世航
Tags:
以引擎創造汽車, Mercedes-Benz 又將如何以 AI 重新定義汽車?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AI 人工智慧,正在快速改變你我世界。從客服中心的對答到文章的生成, AI 似乎越來越無所不能。與你我生活息息相關的移動生活同樣沒因此例外, AI 不僅讓座艙內車載資訊系統的語音系統聰明應答,更可逐步取代人類掌握方向盤自動駕駛。巧合的是,積極利用 AI 改變汽車樣貌與功能的,更是 130 多年前發明汽車的 Mercedes-Benz!
從 Siri 、 Chatbot 、 ChatGPT ,到 Bing 搜尋引擎, AI 成為了生活中不可忽視的存在。 AI 發揮分析語言及推測使用者意圖的強項,讓過去需要人類親力親為的服務與對談,成為了 AI 當前最火熱的應用功能。汽車產業中也有相同運用,座艙內的車載資訊系統正是最好例子。透過聲控操作車輛功能,讓駕駛不再需要用手一鍵一鍵地輸入指令,更輕鬆直覺,也更便利安全。但 AI 的強大可不僅於此,透過對圖像能力的處理與深度學習,更一步步實現全自動駕駛願景。
AI 於汽車產業的應用,放諸全球每個汽車品牌都在積極努力。身為汽車的發明者, Mercedes-Benz 曾以內燃機改變了人類的移動方式,以當前的發展趨勢看來, Mercedes-Benz 很有可能要再度運用 AI 科技,改變汽車於人類歷史中的定義。
AI 能帶給車主何等的科技便利? 以 Mercedes-Benz 的 MBUX 多媒體系統發展來說明
開車時要如何讓旅程更添便利與樂趣?從收音機的發明開始,車廠們從不停止創新。在安全的基礎上,設置更進階的汽車音響、透過衛星訊號的導航系統、利用連網能力引入更多元的功能等。 Mercedes-Benz 於 2018 年推出 MBUX 多媒體系統,更開拓了汽車產業的全新領域。雖然聲控不算是最新的科技,但搭載於當時 A-Class 上的第一代 MBUX 多媒體系統,可以透過 AI 學習,讓駕駛使用如「我覺得冷」的人性化口語,命令車輛聰明自動地調高空調溫度,並結合大尺寸的觸控螢幕與高度個人化設定,達到因人而異的介面風格。此外,亦可發揮 AI 運算與學習能力,分析駕駛愛聽的音樂類別、常去的餐廳等安排建議,直接顯示於介面上。

立基於第一代基礎, 2021 年第二代 MBUX 多媒體系統迎來了更智慧的更新。延續前一代的大尺碼螢幕規格,創造出更大且前所未見的顯示介面。且不僅針對駕駛,更能針對座艙內的每位乘客進行貼心功能。後座乘客也可以直接與 MBUX 語音助理溝通、夜間拿取前方置物箱內物品時副駕駛座室內燈主動開啟等等。針對駕駛部分更是無微不至,駕駛要倒車時系統會自動收起後擋玻璃電動遮陽簾、要調整後視鏡時駕駛只需注視欲調整的後視鏡,就可直接進行控制;不僅如此,更研發出擴增實境抬頭顯示器,讓導航路徑可與前方環境合而為一,駕駛無需低頭觀看地圖。
而在第一代 MBUX 多媒體系統研發不到五年時光內,第三代 MBUX 多媒體系統將於 2023 年問世,啟用 5G 模組,加強即時連線的應用能力。在車輛靜止時,要於車上進行視訊會議、觀看 TikTok 影片或是玩個 Angry Bird 都不成問題。更強大的沈浸式體驗也是第三代 MBUX 多媒體系統的強項,將讚譽為柏林之音 Burmester® 環場音響系統結合環景式內裝照明,讓燈光可隨著音樂節奏改變照明效果,再搭配 Dolby Atmos® 音效科技,打造聲歷其境的環繞音響體驗與體感震動,大幅豐富聽覺體驗。

AI 如何創造安全未來 看看領先的 Mercedes-Benz 怎麼做?
無論是汽車發明前的馬車,或是搭載著內燃機或電動馬達的汽車,駕駛皆是以人為主。車輛上的介面亦應以使用者為導向,盡可能增加駕駛便利性與行車安全。畢竟人非機器,駕駛過程會受到各種身體、心理狀況影響,行車安全也會隨之起伏,而往往意外就是在此分心或失誤中產生。
正因 AI 科技的日新月異,如何能改善行車安全,成為了工程師們的重要課題。透過感應器的資料收集,再結合圖像判斷能力與豐富的大數據,以及 AI 強大的深度學習,讓輔助駕駛科技一步步地朝向「自動駕駛」邁進。也因當前自動駕駛科技的發展火熱,國際汽車工程師協會( Society of Automotive Engineers,SAE ) 將自動駕駛以自主能力區分,從 Level 0 到 Level 5 區分出六種自動駕駛等級。當前諸多車廠都已達到的 Level 2 ,於定義上仍屬於「輔助」階段,非真正的自動駕駛科技,意味著駕駛不能離開方向盤,駕駛必須時時監督輔助駕駛功能。簡而言之,仍是人為主、科技為輔的階段。
而 Level 3 開始,自動駕駛科技可以適度地接管車輛。當系統要求,駕駛需要立刻接手車輛操控,換言之,駕駛可在某些路況或路段交由車輛自動駕駛; Level 4 則是實踐了高度自動,基本上除了極端的氣候或環境影響外,駕駛不須時時注意方向盤、油門等操控,車子都能執行自駕。如計程車的自駕服務,方向盤或油門踏板可能無須安裝等。而到了 Level 5 ,則是完全交由系統自主操控,在「任何條件」下車輛都能自動駕駛,無需人類操控。
Mercedes-Benz 不僅於 MBUX 多媒體系統中高度結合 AI 科技發展,在自動駕駛輔助上有著領先業界的地位。 2023 年 Mercedes-Benz 成為了全球首家於美國內華達州獲得 Level 3 有條件自動駕駛國際認證的汽車品牌,在特定的路線上與特定條件中,駕駛可以將駕駛任務交由系統來執行。

你以為 Mercedes-Benz 於自動駕駛的領導地位僅此於此嗎?其實不然。 Mercedes-Benz 其實也已成功開發出 Level 4 自動駕駛科技,被德國聯邦汽車運輸管理局核准在斯圖加特機場的 P6 停車場中使用,實踐無人自動停車技術。意指當駕駛開車進入此停車場後,點擊智慧手機應用程式並發送到預先預定的停車位,駕駛就可離開, Level 4 自動停車功能會自動把車輛停妥到指定車位。駕駛再也不用辛苦於停車場中找尋車位,再也不用擔心自己停車技術不佳而無法停好車。一切的停車動作,交給 AI 掌控的 Level 4 自動停車功能即可。

身為汽車發明者 Mercedes-Benz 更要重塑汽車未來樣貌
從過去的汽車發展軌跡可以發現,過去重點以硬體設備為主;而當前或是未來汽車的核心價值,則會奠基在車廠於車內系統的軟體科技水平之上。許多車廠為了迎合此改變,期望透過與其他科技公司合作,串接現有軟體介面,試圖縮短革新的時間,但對於汽車發明者 Mercedes-Benz 而言,更專注於自有系統與架構研發。適度地與 NVIDIA、Google 等 科技大廠聯手開發,目的就是要打造完整的自有科技團隊與生態系。這點或許是品牌的自我高度期許,也或許是身為汽車發明者的責任使然。
AI 正改變人類社會中的各個層面,其中也包含汽車產業。以硬體定義車輛品質的時代已然過去,在使用者體驗上考驗著眾車廠如何以使用者體驗為核心,發展車用軟體系統,以創造消費者於車輛內的全新體驗。未來汽車產業將不會只是傳統製造業,更須引進科技業的核心追求突變。 Mercedes-Benz 近年來的發展路徑,不僅是最佳說明,也為車壇發展開啟了一條明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