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英國保守黨人權委員會副主席羅傑斯:我們對中共卑躬屈膝太久了,是時候重新檢討中英關係

專訪英國保守黨人權委員會副主席羅傑斯:我們對中共卑躬屈膝太久了,是時候重新檢討中英關係
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英國保守黨人權委員會副主席羅傑斯指出,在疫情之下,英國人逐漸發現中共政權的惡行其實會影響到自己,越來越多英國議員覺得自己不能再沉默,也越來越不怕中國的「經濟制裁」,而英國如何檢視華為參與5G建設,就是重新校正中英關係的重要指標。

文:陳彥廷

近日,武漢肺炎疫情尚在延燒,中國政府卻連番新闢戰場,不僅在歐美各國加強大外宣力道、戰狼外交烽火遍地;更在香港強推國安法,引發全球譁然。英國保守黨人權委員會副主席羅傑斯(Benedict Rogers)示警,西方國家長久以來對中共卑躬屈膝,助長了其霸凌行為;現在趁著中共處理疫情失當,政府、國會,與人民是時候重新檢討中英關係了。

英國前首相卡麥隆(David Cameron)在2015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英前夕,宣布中英關係邁入「黃金年代」(Golden Age),後續雙方展開連串的經貿合作,包括電信、核能、運輸產業等基礎建設投資。如今,武漢肺炎卻可能成為終結黃金年代的轉捩點。

從「為你不談人權」到「封殺華為零件」的中英關係改變

事實上,即便經貿合作進入蜜月期,英國國內對於中國人權問題、可能帶來的國安風險,始終存有雜音。

就在2015年的習近平訪英之際,中國人權問題已掀起熱議,包括工黨黨魁柯賓等政治人物、人權團體、媒體輿論紛紛呼籲卡麥隆,針對中共迫害人權一事向習提出質疑;中國駐英大使劉曉明公開警告英方勿談人權議題,最終卡麥隆僅稱有向習提及人權,卻未公開談話細節、也不願作出批評。

到了去年香港反送中運動、今年國安法修法,中國人權爭議在英國政界、媒體輿論再度發酵,首相強森(Boris Johnson)罕見地直接譴責中方嚴重違反〈中英聯合聲明〉、破壞香港自治,政府並承諾賦予持有英國國民海外護照(BNO)的35萬香港人與符合BNO申請資格者更多權利,包括5年居留許可,可在英國讀書、工作並進一步申請永久居留和入籍,潛在受惠者近300萬港人。

而對華為進軍英國5G網路建設,也不斷在英國引發爭論,去年5月媒體爆出前首相梅伊(Theresa May)與多位內閣部長對華為態度歧異,甚至衍生出國防大臣威廉森(Gavin Williamson)疑似洩密遭開除的風波;後續強森內閣直至武漢肺炎爆發前,都傾向開放華為有限度參與建設,疫情爆發後態度轉趨保留,在美國制裁華為後,情報機關評估,失去美製零件的華為設備安全性堪憂,如今已傳出英國傾向全面封殺。

RTS5PAO
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2015年時任英國首相的卡麥隆,帶訪英的習近平到莊園附近一間酒吧飲啤酒

羅傑斯總結,疫情期間中共政權隱瞞疫情、壓迫吹哨者等作為,加上戰狼式外交威脅性、霸凌式的言詞,已經導致英國人對中共政權反感。如今有越來越多政治人物、甚至英國民眾要求重新審視中英關係。

羅傑斯:英國如何檢視華為參與5G建設,將成為重新校正中英關係的重要指標

羅傑斯分析,英國政府的轉向有幾項因素,其一是來自友邦的警告,包括美國行政單位、國會跨黨派意見,也包括來自澳洲、加拿大等五眼聯盟情報網的意見;此外,來自英國國會的壓力也是關鍵,中共處理疫情的不負責任態度促成跨黨派國會議員們對中國、對華為的警惕,強森政府認知到,即便保守黨內都有許多國會議員反對華為,他們未來要通過相關法案將窒礙難行,因此被迫改變態度。

此外,羅傑斯分析,後座議員(backbenchers,非出任政府閣員的一般國會議員)與政府閣員對待中國的態度具有明顯差別。越來越多後座議員在疫情期間對中國直言不諱批判,下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主席圖根哈特(Tom Tugendha)在疫情期間領導設立了保守黨議員的「中國研究小組」,就是旨在檢討對中國外交政策;而閣員態度相對保守許多、鮮有公開批評中國者,但四月期間外交大臣拉布(Dominic Raab)宣稱,疫情後中英關係不可能恢復如常,「我認為這是個重要的訊號,代表政府會重新檢視中英關係。」

除了疫情本身,香港、新疆維吾爾等地人權危機也持續惡化,中共強行在香港通過國安法,在英國獲得相當廣泛的關注與討論。羅傑斯表示,這是香港自治與一國兩制的終結,是非常糟糕的發展,但他很高興英國政府將對持有BNO的香港人提供協助,算是對中國作出應有的強硬回應。

將較於中國大使「戰狼式」的辯護,英國議員會跟相信電視上的港警暴力畫面

雖然中共當局透過駐英大使劉曉明、使館外交人員進行「戰狼外交式」辯護,但在羅傑斯看來,中共只會適得其反。他說,「大多數觀眾會相信媒體、網路播出的香港警察殘暴的畫面,他們會認為,劉曉明沒有說實話。」

羅傑斯坦言,劉曉明相較中國駐其他歐洲國家大使,例如法國大使,表面上比較沒那麼具有侵略性;但實際上,針對中國人權議題,劉曉明在非公開場合依然發揮了「戰狼」本色。

RTSQ113
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中國駐英大使劉曉明

羅傑斯透露,自己因為長期關注、批判中國人權問題,兩年前曾經被至少四位國會議員告知,劉曉明與中國使館人員要求他們轉告他,不要再插手中國與香港人權問題。他說,其中一位議員某次參與中國使館的會議,議程包括貿易、氣候變遷等重大議題,沒想到劉曉明提出的第一項議題,竟然就是要求施壓羅傑斯。此後沒多久,羅傑斯的母親、鄰居接連收到匿名信遊說、施壓。

「這非常荒唐!這個政權竟然嘗試威脅英國某個個人行動者,代表它極度沒自信。」

他苦笑說,而劉曉明類似的作為如果一再傳出,只會讓中共的名譽威信更加掃地。

如今即便仍在疫情當中,羅傑斯指出,英國政府已經有人正在推動「馬格尼茨基式制裁法案」(Magnitsky Human Rights Accountability Act),以便於未來能夠針對迫害人權的個人進行制裁,如果成功立法,中國在新疆、香港進行的人權迫害就能被檢視,包括中國、香港官員、香港警察都可能是被制裁對象。他坦言,這部法案不易通過,但有許多倡議團體和議員們正在進行遊說、施壓,因此也絕非不可能。

越來越多英國議員覺得自己不能再沉默,也越來越不怕中國的「經濟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