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行海洋》:在那掛著泰國船旗的漁船上,一名消瘦男子的脖子上掛著生鏽的金屬鐐銬

《罪行海洋》:在那掛著泰國船旗的漁船上,一名消瘦男子的脖子上掛著生鏽的金屬鐐銬
南中國海上的一艘泰籍漁船。Photo Credit: 麥田出版提供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當他抵達曼谷東南方十幾哩遠的北欖府(Samut Prakan)時,被關在港口附近一間由武裝警衛看守的房間裡長達數天。人口販子接著以大約五百三十美元左右把隆賣給了一名船長,這個價格比一頭水牛還來得低。

隆說他經常想要跳海逃跑。他告訴一名後來治療他的醫生,他在海上生活的三年間不曾看過陸地。夜裡,有些時候並沒有人在看守船上的無線電,但是隆不知道他可以向誰求救,或是如何求救。他被俘虜與孤立的感覺愈來愈嚴重,因為和其他在船上的人語言不通。

儘管他非常害怕船長,隆說道,海洋卻更令他畏懼。在波濤洶湧的海上,有些海浪會達到好幾層樓高,再重重地打上甲板。當宋南的船現身時,隆已經被項圈銬上銬下地過了大約九個月。

比起看到隆被銬住,更令宋南吃驚的是,運搬船上似乎沒有人像他一樣驚訝於這一幕。回到港口之後,宋南聯繫了海星國際服務中心,該組織開始募集贖回隆自由之身所需的兩萬五千泰銖,大約是七百五十美元。我記得我聽到這個數字時,感到多麼噁心:隆的生命比我從華府飛到曼谷的機票還廉價。

那不是宋南最後一次見到隆。在接下來幾個月間,宋南兩次去補給那艘漁船。每一次當運搬船靠近,隆都是被銬住的。「我在試著讓你自由。」在其中一次前往補給的過程中,他對隆耳語道。

二○一四年四月,隆的囚禁以最平淡的方式結束。在宋南的運搬船與隆的船隻約好下一回在南中國海上大約距離陸地一個星期航程的地方碰頭時,他帶著一包棕色紙袋,裡頭裝滿從海星國際服務中心那兒拿來的泰銖。救援者視這筆錢為贖金,船長卻視之為「償債」──這是隆在工作上還積欠的金額。宋南幾乎不發一語地把錢袋遞給隆的船長,接著隆就踏上了宋南的船,啟程返回陸地。

隆在運搬船上航行了六天,大多數的時間都在哭泣和睡覺。船員們把他藏起來,以免他們營救隆的消息走漏到其他漁船那裡,因為他們擔心其他船長可能會厭惡一家補給公司扮演這種介入勞工糾紛的角色。宋南在營救隆之後,很快就不再於海上工作。他找到了一份新工作,是工廠的保全警衛。宋南的家就位在宋卡府外圍,是一棟水泥房。我去那兒拜訪他時,他說他還會做惡夢,內容是關於他在海上見到的場景。「我不喜歡那裡發生的事情。」他說道。

........

我所寫的關於隆的故事是《紐約時報》的罪行海洋系列報導之一,在二○一五年七月二十七日登上報紙頭版。在那之後,泰國的反走私官員聯絡我,他們覺得這則故事很有可信度,而警方有一隊特別小組想要逮捕並起訴該名船長,那時候他正在海上的另一艘漁船上作業。接下來的兩年裡,隆也成為某種象徵:後來的美國國務卿約翰.凱瑞(John Kerry)好幾次在記者會與外交場合上提起他的故事,藉此強調終結勞工販運的必要性。

延伸閱讀: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罪行海洋》,麥田出版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聯合勸募

作者:伊恩.爾比納(Ian Urbina)

《罪行海洋》是一本結合了報導文學與驚駭冒險故事的著作,將不同層面的海上法外領域緊密聯繫一起,融入具有力道的故事之中。伊恩.爾比納遊歷地球上那些最不受管治或不可管治的地帶時,亦帶領讀者穿過一個異乎尋常的悲慘世界──那裡有容許奴役漁工的船公司、警戒的生態環境保護人士、趁火打劫的小偷、唯利是圖的航海者、目中無人的捕鯨船、追討人、漂浮妓院、海上墮胎診所、違法傾倒污油者、難以捉摸的非法捕魚者、被遺棄的船員、漂泊的偷渡客、「神奇管線」(讓船隻使用過的廢油與其他骯髒液體消失)──令我們遇見各種魑魅魍魎。這些小人物的故事也將那些原本對我們來說只是數據的事物擬人化,距離也更加接近。

罪行海洋_3D_a
Photo Credit:麥田出版

責任編輯:吳象元
核稿編輯:杜晉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