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的親密關係,如何走向「所有人都可以參與、發聲」的共同編輯?

數位時代的親密關係,如何走向「所有人都可以參與、發聲」的共同編輯?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過去,我們相信講出自己的故事,意味著成為故事的主人,在敘述過程建構認同及主體性,然而數位時代的「共同編輯」,人人皆可為的數位書寫,讓此過程更加複雜。

文:戴綺儀

近幾個月以來,多起名人的感情糾紛被搬上檯面,像是羅志祥事件引發熱烈討論。在數位時代的親密關係,變成「所有人都可以參與、發聲」的共同編輯。

私事也會共同編輯

周揚青和羅志祥的感情糾紛,風向隨各方發文不斷改變;Johnny Depp和Amber Heard的家暴紛爭,聲援女方的風向因一篇報導風雲變色為 #JusticeForJohnnyDepp(還強尼戴普一個公道)。

瞬息萬變的風向,是數位時代快速、變化、連結碎裂化的現代性,當事人與媒體爭奪話語權,網友不是單純接收者,更是意義的動態創造者,讀者形成風向進而影響網媒即時更新。原本屬於當事人的感情紛爭成為網媒、當事人、網友「共同編輯」的感情腳本。

主流親密關係的改變

作家張娟芬1999年形容家庭領域的父權模式有別於公領域,是種「人盯人式的父權」。想像一下主流親密關係,日常生活從家庭、教育、媒體、規範都建構著「異性戀常規性」,分明的二元想像裡有男女版本教戰手冊,召喚個人成為「好」的男或女,準備進入一柔一剛、一主一被、公私分明、「平等」而體面的親密關係。

如今,社交網絡提供人們實踐親密性的多元模式,也成為訴訟裡的證據、媒體報導裡的依據。

過去,我們相信講出自己的故事,意味著成為故事的主人,在敘述過程建構認同及主體性,然而數位時代的「共同編輯」,人人皆可為的數位書寫,讓此過程更加複雜。本文以至少一方公眾人物的台灣網路新聞為例,思考親密關係如何改變。

誰會失足?誰能復出?

有了異性戀常規性加持,人們才能對他人感情紛爭振振有詞。羅志祥與愷樂都公開道歉卻效果迥異,媒體引用名嘴評論做成新聞,羅的520懺悔文「後面的收尾很厲害,他自己畫上句點」而愷樂復出卻恐怕沒機會,「那個道歉對她太傷」[1]。

屬於同公司的阿翔和謝忻也是棄女保男,媒體引用兩性作家評論:「幫阿翔重回工作崗位,讓家中的經濟來源能繼續維持,等於在幫Grace的忙」且「經紀公司把阿翔『下架』,多少會『連坐法』波及到浩子」最後「再加上有太多偷吃腥夫能安全下莊的先例」[2],明確點出異男父權紅利如何提供浪子回頭的物質基礎。

東出昌大出軌風波,沈寂四個月便端出新作,台媒一句「好男人形象破產」便話鋒一轉「不過,下個月又有新劇推出」聚焦於劇情介紹[3],至於同為演員的唐田英里佳杳無音訊,「作為一位德行有虧的女演員能否重新開始工作就另當別論了」[4],相同行為卻有不同德性虧損?來自異性戀常規對男女性角色的二元差別建構。

誰會相信那些不符「常規」的說法?

Amber Heard曾帶瘀青淚訴離婚掀起「抵制家暴男」,三年後流出的私人錄音檔裡,Amber戲謔模仿Johnny呼救,並說「沒人會相信我對你施暴」[5] ,一名網友表示「我不會說強尼戴普絕對沒錯,但安柏赫德肯定不是什麼純潔聖母」,這個「純潔聖母」精準描述異性戀常規性一系列建構中,陰柔女性作為一個 #家暴受害者的想像,也是之前風向一面倒聲援Amber的原因。

謝和弦和Keanna互控呼麻及劈腿,謝攻擊「如果妳缺錢,可以像以前一樣,去做高級飯局,陪有錢男人談心」[6],對此Keanna直接轉移戰場,表示「這七年多來,除了工作,其他時間,我都在高壓的狀態下時時刻刻觀察注意著你,所以什麼是陪伴?」[7] 訴諸陪伴的配偶及自力救濟的受暴婦女,這些角色符合主流腳本,因此順利帶起風向,促成雙方位置置換,原為「謝和弦老婆」的Keanna擴展事業領域,instagram追蹤人數超越謝,成為對抗劣質關係的精神指標。

佐佐木希遭劈腿風波裡,當事人選擇原諒,網媒便捕風捉影道她爸爸在她12歲時離世,「不少網友認為佐佐木希會這麼委屈求全,可能也跟童年這段經歷有關,所以才不願意讓小孩沒有爸爸」[8],眾人努力塑造符合常規的說法,為的是給自己一個解釋,同時顯示常規是建構的。

有壓迫就有反抗

既然常規是建構的,就並非壓制,而有協商可能。

當炎亞綸與前男友的私照對話流出,報導忽略分手暴力聚焦情史,「當時就傳出炎亞綸對汪東城別有用意,但是奈何汪東城性取向正常」並獵奇地說「對於炎亞綸同性戀一事,大家是怎麼看待的呢?」[9],留言多隨媒體解讀如「愛在菊花盛開時」、「原來是亞倫姐,以前都叫錯了」[10]

然而同時,也有人翻起炎亞綸兩年前舊文,當時被記者揣測是gay的他說「就是有你們這種利用同志議題炒話題,讓多少人覺得倍受歧視,好像是多麼丟臉的事,正因為這樣,更要爭取平權!」[11],網友們朝聖推,加上本人正面反駁劈腿說,成功帶出修正新聞[12]。

黃捷的被劈腿爆料新聞裡,當事人第一時間表示不希望關注導向污名化同志,網媒小編表示「祝妳找到對的人~#劈腿 #同志 #汙名化」,仍有誤用污名化的留言如「單純就覺得妳很亂而已啊!妳才污名化同志朋友吧?」甚至藉機發洩「報應啦!再蹭韓啊」[13]。

對此黃捷以粉專發文:「一個好的政治工作者,看的是能力而不是性傾向」留言多為打氣,一則「女女配,沒鳥用,久了心理會有問題」的留言並有他網友回應「總比沒腦用的好~不只心理本身有問題,還會危害社會」[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