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疫苗研究競賽中,英、美、加指控俄羅斯暗派駭客「安逸熊」入侵製藥機構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英國國家網路安全中心昨天代表英、美、加拿大,指控俄羅斯政府暗中資助的駭客「安逸熊」企圖竊取疫苗研究數據。疫情成為政治議題,誰該負責、誰先研發疫苗和解藥,是各國競爭重點。
全球因源自中國的Covid-19(2019年新型冠狀病毒疾病,簡稱武漢肺炎)陷入一團亂,許多地區仍處於半封鎖狀態,航空和國際觀光業更是慘淡,各國無不希望盡快研發出疫苗。英國、美國、加拿大昨(16)日聯名指控,俄羅斯政府支持的駭客集團攻擊多國製藥研究機構,企圖竊取有關疫苗的研究。
《路透》報導,英國國家網路安全中心(簡稱NCSC)昨代表英國、美國、加拿大發布聲明,俄羅斯駭客集團APT29(又稱Cozy Bear,「安逸熊」)攻擊多國製藥公司和研究機構的網路;NCSC指出,這波攻擊幾乎可以確定是俄羅斯情報部門主導,「譴責那些衝著重要抗疫工作而來的攻擊。」
俄國駭客「雙熊」之一,讓英國罕見出聲指控
俄國駭客集團有2隻熊相當出名,「安逸熊」就是其中之一,也被稱為「公爵」(Dukes);另一隻熊是「魔幻熊」(Fancy Bear,又稱APT28)。雙熊據信都有俄國官方暗中支持。
《衛報》報導,「安逸熊」已經活躍了好幾年,知名俄國電腦安全公司卡巴斯基實驗室的研究人員在2015年,就認為「安逸熊」對美國國務院和白宮發動過網路攻擊;美國2016年總統大選前,「安逸熊」也涉嫌攻擊民主黨電腦伺服器;2017年,它也被指控對挪威外交部和國防部進行精心策畫的攻擊。
英國在全球的疫苗研究進度中屬於前段班,由牛津大學和倫敦理工學院領銜。NCSC沒有說明這些網路攻擊有沒有成功竊取醫藥情報,只強調疫苗研究都未受到影響。英國公開明確指責另一個國家暗助網路攻擊,這是很罕見的;英國官員稱,已經將相關評估報告分享給美國和加拿大。
《路透》報導,NCSC表示,美國、日本、中國和非洲去年就曾被「安逸熊」的入侵工具攻擊過;「安逸熊」的攻擊仍在持續,使用各種招數,包含魚叉式網路釣魚和惡意軟體。NCSC認為,「安逸熊」搜尋的情資都和疫情有關,未來很可能仍持續將武漢肺炎疫苗的研發當作目標。
而美國國土安全部和美軍的網戰司令部更直接公布俄國駭客所使用的3種工具,代號分別為WELLMAIL、SOREFANG、WELLMESS。《路透》報導,民間網路安全公司專員追蹤WELLMESS逾1年,昨天才確認是源自俄羅斯。
熟悉內情的3名調查人員表示,WELLMESS是在美國藥商的網路中被發現,這項工具讓駭客能秘密加強遠端使用安全電腦的權限。至於是哪家藥商受害,他們則無可奉告。
國際究責壓力大,疫情成為政治議題
俄國調查記者兼資安專家索達托夫(Andrei Soldatov)對《衛報》表示,武漢肺炎疫苗的開發為情報機構提供了一個明顯的目標,俄國和中國的情報機構都會瞄準這個標的,因為他們將病毒起源和疫苗研究的探索,視為一種地緣政治的競爭場域:
「武漢肺炎忽然變成了一個重要的政治因素,它以各種可能的形式影響每一個人。利用這場疫情作為一種契機,是個很大的誘惑。」索達托夫解釋,「因為疫情是個很政治化的議題,可以決定要責怪什麼樣的國家、或要歸咎於哪一個國家。」
對於英國的指控,俄羅斯自然否認。《俄新社》報導,克里姆林宮發言人培斯科夫(Dmitry Peskov)表示,「沒有收到關於誰駭入了英國製藥公司或研究中心的資訊。我們只能說,俄羅斯和這些攻擊企圖無關。」俄羅斯外交部則呼籲英國政府提出證據。
延伸閱讀:
- 研究指武漢肺炎免疫抗體可能僅維持數月,那疫苗、群體免疫還有希望嗎?
- 新冠肺炎疫苗研發大直擊:假扮冠狀病毒的「奈米疫苗」有何妙用?
- 何時能「正常生活」?陳建仁:不可能永遠封鎖,有疫苗前「減少50%社交接觸」
新聞來源:
- Russia trying to steal COVID-19 vaccine data, say UK, U.S. and Canada(路透)
- Russian state-sponsored hackers target Covid-19 vaccine researchers(衛報)
- ООН отказалась комментировать обвинения в адрес России о "краже" вакцины(俄新社)
責任編輯:林宜萱
核稿編輯:楊士範
“COVID-19”的相關議題
- 2020-07-19 港府再推新防疫措施:將強制室內公眾場所戴口罩、DSE放榜網上看
- 2020-07-19 武漢肺炎全球確診人數破1400萬,單日新增近26萬例再破記錄
- 2020-07-17 全球疫苗研究競賽中,英、美、加指控俄羅斯暗派駭客「安逸熊」入侵製藥機構
- 2020-07-15 指揮中心開放2歲以下「小小明」來台,預購口罩逾期未領將有1次補領機會
- 2020-07-14 研究指武漢肺炎免疫抗體可能僅維持數月,那疫苗、群體免疫還有希望嗎?
飛宏科技打進全球低軌衛星市場,以高性能電源技術布局新時代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飛宏科技投入應用於低軌衛星的電源技術多年,並與業界大廠有密切的合作與技術交流,早已為此趨勢做好了準備,可與市場需求快速同步,成為台灣低軌衛星供應鏈中的隱形冠軍。
低軌衛星市場正開創令人振奮的新時代,不僅提供更低延遲、更高效率的通信服務,且小型化的設備,大幅降低安裝與製作的成本,因此成為眾多應用領域的首選。而在終端應用中,電源供應的高效能、長壽命、對抗惡劣環境等產品技術更是不可或缺。飛宏科技投入應用於低軌衛星的電源技術多年,並與業界大廠有密切的合作與技術交流,早已為此趨勢做好了準備,可與市場需求快速同步,成為台灣低軌衛星供應鏈中的隱形冠軍。
低軌衛星應用廣泛,解決了過去因地形限制而無法架設基地台,導致收訊不良等難題。現在無論在山區、海上、偏鄉,甚至是飛機上,都能隨時隨地接收到衛星網路訊號,補足行動網路的不足。隨疫情結束,全球陸續解封,2022年後低軌衛星通訊市場需求逐步升溫,更在俄烏戰爭中成為通訊需求的關鍵角色,也使低軌衛星應用瞬間受到全球的注目。
此外,Starlink、Oneweb等新興低軌衛星通訊營運商積極推動商業應用相關服務,UCS聯盟(Union of Concerned Scientists)提到,全球2022年總共發射約5500顆衛星,其中低軌通訊衛星更佔八成以上。資策會MIC預估,低軌衛星數量將從2023年7,500顆,成長至2030年17,350顆。可見低軌衛星已成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環。
飛宏科技在低軌衛星供應鏈中,終端接收裝置的電源供應技術表現優異,可供應數據機、路由器、衛星設備之間的所需電力並成為媒介串聯彼此間資料輸。全球最大的低軌衛星通訊營運商、美國全球寬頻衛星網路服務供應商等指標大廠,亦與飛宏科技維持穩定供應合作關係,針對企業、政府與個人用戶提供低軌衛星網路與服務,且飛宏科技的相關產品皆已通過多國安規認證及客戶端嚴峻系統測試規範,將於2024年逐步放量,與全球低軌衛星廠商一同攜手實現高效、低延遲的通訊願景。
飛宏科技期待透過安全、高效的電源技術,推動全球低軌衛星市場持續發展和演進,為未來的科技和太空應用敞開嶄新的大門,滿足世界各地的使用者需求!
本文章內容由「飛宏科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