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歐盟討論經濟復甦陷入僵局,波蘭、匈牙利口中的「吝嗇鬼聯盟」在堅持什麼?

歐盟討論經濟復甦陷入僵局,波蘭、匈牙利口中的「吝嗇鬼聯盟」在堅持什麼?
被波蘭批評為「吝嗇鬼」的「節儉聯盟」,左起:荷蘭總理呂特、奧地利總理庫爾茨、芬蘭總理馬林、瑞典總理勒夫文、丹麥總理佛瑞德里克森。Photo Credit:Reuters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歐盟在疫情爆發後首次針對振興經濟進行面對面高峰會,但會中沒能達成共識。荷蘭為首的5個國家堅持,不能讓財政和民主法治不夠符合歐盟理念的國家輕易獲得援助,被波蘭等國批評為吝嗇、想當「歐洲警察」。

※封面圖為被波蘭批評是「吝嗇鬼」的「節儉聯盟」,左起:荷蘭總理呂特、奧地利總理庫爾茨、芬蘭總理馬林、瑞典總理勒夫文、丹麥總理佛瑞德里克森。

發源自中國的Covid-19(2019年新型冠狀病毒疾病,簡稱武漢肺炎)對全球經濟造成巨大衝擊,歐盟各領袖上周末針對經濟振興預算與計畫,在比利時布魯塞爾召開疫情爆發後的首次面對面高峰會。不過,一連3天的討論並未達成共識;波蘭、匈牙利等國家還認為,歐盟想藉資金牽制他們的價值觀與政治立場。

《路透》報導,歐盟自17日至19日舉行3天高峰會,討論總額高達1.8兆歐元(約新台幣61兆元)的下一期長期預算與經濟復甦計畫。其中1兆740億歐元(約新台幣36兆元)是一項7年期的長期預算,另7500億歐元(約新台幣25兆元)是因應武漢肺炎的復甦基金,由歐盟執委會募集,主要提供給遭疫情重創的地中海周邊國家。

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CTAD)本月初提出數據,國內生產總值(GDP)受疫情影響比例最高的15個國家,歐盟國家佔5個,其中克羅埃西亞GDP下降8%為最多,其次依序為葡萄牙、希臘、愛爾蘭、西班牙。普遍而言,這些國家經濟很大程度依賴觀光,例如克羅埃西亞旅遊產業貢獻其GDP高達25%,葡萄牙觀光佔其GDP的17%,希臘則是21%。

RTX7KIUS
Photo Credit:Reuters / 達志影像
歐洲領袖在高峰會合影,左三起至右為: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德國總理梅克爾、法國總統馬克宏、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

但歐盟國家彼此鴻溝巨大,有些成員國認為,一群「節儉」的北方國家想縮減捐助款項的金額,還試圖支配其他國家國內的經濟改革與民主狀況。

「節儉聯盟」要求符合歐盟理念才可給予金援,挨批「吝嗇鬼」

《路透》報導,荷蘭總理呂特(Mark Rutte)認為,應該嚴格控管資金使用方式,不應讓財務不夠透明、未妥善將資金用在民生經濟的國家能輕易取得歐盟金援。

呂特的立場反映了他目前在荷蘭的政治處境,荷蘭國內部分選民對於過度資助其他歐洲國家有所不滿,認為荷蘭已經捐獻太多。荷蘭明年3月將進行大選,對歐盟抱持質疑態度的極右派政黨,將給呂特所屬的自由民主人民黨(VVD)帶來大挑戰。

荷蘭的立場得到奧地利、瑞典、丹麥和芬蘭支持,這些國家被想要爭取資金的國家稱為「節儉聯盟」。《衛報》報導,波蘭則直接將他們稱為「吝嗇鬼」(misers)。

歐盟提出的經濟方案之一,是無償捐贈5000億歐元給遭疫情影響最嚴重的國家;這項提議後來減至4500億歐元,但「吝嗇鬼」們還是覺得太多。《路透》報導,荷蘭為首的節儉聯盟表示,3500億歐元就是極限。

節儉聯盟遭到義大利、保加利亞、波蘭、匈牙利等國圍攻,義大利總理孔蒂批評他們在勒索,保加利亞總理波瑞索夫(Boyko Borisov)指責荷蘭總理呂特想當「歐洲警察」,糾正某些國家的民主法治。波蘭和匈牙利也附和保加利亞的說法。

波蘭和匈牙利都因國內司法問題,遭到歐盟調查。匈牙利表示,如果復甦資金的獲取資格,取決於該國是否遵守歐盟法治觀念,那匈牙利不會接受這個計畫。《衛報》指出,匈牙利總理奧爾班(Viktor Orban)批評,荷蘭宛如共產主義時期的警察;《路透》報導,奧爾班直接點名,本次歐盟高峰會陷入僵局,主因就是「荷蘭人」造成的。

奧爾班的首席發言人柯瓦斯(Zoltan Kovacs)更在推特表示,奧爾班堅持:

「只有匈牙利人才能決定如何使用屬於匈牙利人的錢。」

但這種立場可能引人非議。《衛報》指出,匈牙利從歐盟領取的資金,是它繳納給歐盟的6倍之多。也就是說這些援助款項並不單純屬於匈牙利,而屬於全歐盟。

至周日,這筆總額1.8兆歐元的協議仍然沒有結果,可能在本月下旬或8月再討論。這將給歐盟帶來沉重壓力,雖然歐盟早前已對受災最嚴重的國家提供5400億元財務援助供申請,但法國、德國、義大利、西班牙都認為這不足以應付即將到來的大衰退。

《衛報》總結,這場高峰會暴露出歐盟內部的鬥爭和互不信任,歐盟苦於不知如何處理中歐國家的民族主義領導人,深怕這些領袖將踐踏了歐盟的基本價值,而這些衝突很可能已經造成傷害,為歐盟的未來埋下政治隱憂。

延伸閱讀:

新聞來源:

核稿編輯:楊士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