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被打過數不清多少次」:人權觀察發布日本體育界「體罰報告」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體育界虐待兒童的問題是全球性的,缺乏一致、明確的制度對暴力和虐待加以防治。檢舉虐待的責任通常落在受害者身上,而舉報制度通常不透明也沒能適當回應受害者。
(首圖非當事人,為2020年1月9日日本運動員在瑞士參加2020年洛桑冬季青年奧運會開幕遊行。)
「我被打過數不清多少次。每個人在中學運動員時期都曾被揍,每個人都受過體罰。我是棒球隊的投手。教練告訴我,我在訓練時跑步不夠認真,他把全隊集合起來,在大家面前朝我臉上打。我被打到流血,他還不停打我。我有跟他說我的鼻子流血了,但他就是不停下來。」
—大輝(化名),23歲,職業球員,在九州某中學棒球隊的經驗
國際組織人權觀察(Human Rights Watch)昨(20)日發布1份調查報告,記錄了日本50種運動、逾800名運動員的經驗後發現,日本未成年運動員,經常在訓練過程中遭受身體和言語虐待,有時還會時受到性騷擾或性侵。
1位化名千惠子的女性運動員表示,自己18歲參加比賽時肩膀脫臼,儘管醫師診斷後認為需要進行手術,但教練不但不允許她接受手術,幾乎每天都在練習後將她單獨叫到教室,藉口「治療」要她脫光全身衣服,然後任由對方觸摸身體。
「每次我都好想嘔吐,他的體味、雙手、眼神、面容…聲音,我對他的一切都感厭惡。」
—千惠子(化名),來自日本東部的20多歲運動選手
也有人因為無法承受這樣的軍事化的訓練和虐待,放棄了體育。
「我們打水球要戴泳帽。球員常被抓住泳帽拉出泳池,我們被帽帶勒住,呼吸困難。另一種處罰是把孩子壓到水面下,使我們無法呼吸......跟軍隊一樣。比較小的孩子表現較差。他們會害怕,放棄這種運動。」
—圭介(化名),20歲,前水球優秀選手
根據人權觀察提供的新聞稿,這份67頁的報告,名為《我被打過數不清多少次:日本未成年運動員被虐待》,透過訪談和全國線上民調,發現兒少體育虐待問題普遍存在日本中小學校、體育協會和競技體育訓練。運動員遭受了各種虐行,包括拳擊臉部、踢踹、用球棒或劍道竹劍等物品毆打、不准喝水、勒喉、以哨子或球拍抽打,以及性侵和性騷擾。
《中央社》報導,在381名24歲以下的受訪者中,有19%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在訓練時曾被拳打腳踢到趴在地上,或被拿東西打。報告稱至少22種不同運動的運動員都曾出現這些經驗。此外,18%的受訪者表示經歷過言語虐待,5%稱小時候在參加訓練時,曾被性侵犯或騷擾。
2013年,當日本還在爭取2020奧運會及帕運會(殘疾人事的奧林匹克運動會)主辦權,一系列知名競技運動員受虐案件的影片,加上數名未成年運動員自殺,讓日本體育相關部門開始大聲疾呼體育界兒少保護的重要。
不過在2018年,愛知縣某中學棒球隊教練多次對球員掌摑和拳打腳踢的畫面流出,影片中教練至少把5名青少年球員打得踉蹌後退。影片引爆的輿論憤怒推動了多項重大改革,例如設立舉報虐待的電話專線。
然而人權觀察發現,相關改革均屬無拘束力的「指導原則」而非硬性規定,改進步調不一且缺乏監督,而且並未強制通報虐待案件或統計數據。
有改進但「缺乏效益」的虐待防治
這種虐待行為違反日本的反虐童法律、國際人權標準以及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保護運動員的規章。
但人權觀察發現,體育界虐待兒童的現象在許多社會層面仍獲認可,且司空見慣,年輕運動員很難對教練或官員提出申訴。人權觀察指出,施加虐待的教練通常都能繼續執教,很少受到校方或協會給予處分。
「日本各項體育協會可以自行設立查報虐待和施虐者的制度,但許多協會刻意不予聞問,」人權觀察日本分部主任土井香苗指出,「兒童因此面臨不可接受的風險,運動員及其父母幾乎無法對享有權威的施虐者提出檢舉或尋求賠償。」
《衛報》報導,據了解,人權觀察社寫信給日本許多體育聯合會,要求他們報告有關虐待調查的過程和數據,除少數例外,大部分的聯合會拒絕回應。
運動員的虐待是全球問題
體育界虐待兒童的問題是全球性的,缺乏一致、明確的制度對暴力和虐待加以防治。檢舉虐待的責任通常落在受害者身上,而舉報制度通常不透明也沒能適當回應受害者。
世界各地的教練和其他施虐者通常不會因虐待而受到懲罰,甚至被擢升更高的職位,而能威脅和壓制其控告人。
在過去18個月中,海地和阿富汗的2名體育協會主席被控性侵女運動員;美國奧運體操隊醫師賴瑞・納瑟(Larry Nassar)幾十年來性侵了數以百計的女性體操運動員。權威教練以運動員的職業前途為要脅,當兒童或青少年出面指控他們,通常沒人相信。
據《紐約時報》報導,年方22歲的韓國鐵人三項運動員崔淑賢(Choi Suk-hyeon)向體壇和政府官員多次投訴遭受身心虐待後,於6月26日自殺身亡。
After Choi Suk-hyeon, a South Korean triathlete, killed herself, her family released a diary and secret recordings that depict the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abuse she appeared to suffer at the hands of her team’s doctor and coach https://t.co/8RcdJubU9x
— The New York Times (@nytimes) July 10, 2020
與人權觀察共同完成這份報告的世界選手會(World Players Association)執委會體育律師山崎卓說,
「從事體育可望獲得健康、學位和事業等各種好處,但受虐者往往只能感到痛苦和絕望。虐待案件如此難於處理的原因之一是,大家認為運動員不該有意見。正如許多有勇氣的運動員漸漸大聲主張自己的權利,各體育機構必須勇於面對過往,才能讓體育真正成為向善的動力。」
人權觀察呼籲:在奧運前提出相關措施
由於東京奧運暨帕運會已延期至2021年夏季,人權觀察指出,日本在賽事揭幕前還有整整1年時間可以作出令人信服的措施,他們建議日本政府應成立日本體育安全中心,以獨立行政機構的地位負責處理日本體育界的兒童虐待問題;確保檢舉虐待的案件得到通報和追蹤,使運動員及其家長獲得有效救濟;以及公佈施虐者身份並褫奪其教練資格。涉及犯罪行為的虐待案件也應移交給警察和檢察官,以同時進行刑事調查。
「幾十年來,眾多日本兒童在奪牌獲獎的名義下,忍受粗暴毆打和言語虐待」人權觀察全球倡議主任沃登(Minky Worden)說,「當日本正在為2021年奧運作準備,全球的注目也將提供1次難得機會,更該透過改革日本和世界各地的法律與政策,保護千千萬萬未成年運動員。」
《衛報》報導,國際奧委會在一份聲明中感謝人權觀察組織的報告。聲明並表示,「國際奧委會與世界各地所有運動員站在一起,任何形式的虐待均與奧林匹克價值觀背道而馳,奧林匹克運動要求尊重運動中的每個人。社會上的所有成員的權利上都是平等的,就像所有運動員都有權享有安全的體育環境一樣;一個公平,公正,不受任何形式的騷擾和虐待的環境。」
延伸閱讀:
新聞來源:
- 日本:為奧運奪牌虐待兒童(人權觀察)
- Human Rights Watch criticises Japan after report reveals abuse of athletes(The Guardian)
- 人權觀察報告:日本兒童運動員經常被虐待(中央社)
責任編輯:李秉芳
核稿編輯:黃筱歡
不管年終領多少,小資也能變大戶!數位經濟時代必備的永豐DAWHO數位帳戶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年終將至,領到年終獎金後該如何聰明理財?尤其面對升息、通膨、經濟不穩定的時侯,更需要一套抗通膨的理財之道。新的一年想變身理財大戶,或許就從永豐DAWHO數位帳戶開始。
年關將近,相信不少人都想在這個時機好好整頓未來一整年的財務規劃,領到的年終獎金該如何有效配置也至關重要。在2022年10月舉辦的「DAWHO之夜──大戶方舟策略,迎接未知挑戰」直播活動上,主持人吳怡霈與理財達人寶可孟、存股達人大俠武林兩位專家曾分享動盪經濟局勢下的投資觀念,以及運用新世代數位工具掌握投資風險,總結出適合市場波動時期的投資策略;如今,投資市場仍波動不斷,投資人究竟該如何判斷局勢、穩健配置個人資產?新的一年,想要達到長期且有效的理財投資,你準備好了嗎?
又到了領年終獎金的日子,不同的產業有著不一樣的結果,有的公司年終可能高達52個月,亦有發不到1個月年終的例子,可謂幾家歡喜幾家愁。無論是否享有優渥年終,都要審慎理財,善用這筆款項。若今年獎金相對微薄,更不能氣餒,必須好好布局下一步,盤點個人財務狀況、擬定目標,在新的一個年度展開聰明的理財之道。
除了活存、定存,要避免辛苦賺來的資本變薄,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投資。市場上投資工具琳瑯滿目,較穩健的主流工具包括基金、台股、美股,近年隨著AI科技進步,也發展出智能投資工具,幫助投資人克服人性弱點、提供理性判斷的決策。無論選擇哪種工具,投資理財一直是人生的必修課,在選擇適合自己的投資工具時,也可參考「DAWHO之夜──大戶方舟策略,迎接未知挑戰」中理財達人寶可孟所說的,投資只要把握「80/20法則」,將多數資產投入穩健標的,少部分資金用於波段操作,就能安心參與市場活動。
近年來數位經濟的崛起,數位帳戶已經是新世代必備的投資工具。永豐DAWHO數位帳戶,提供一站式多元的服務體驗,除提供台外幣存款帳戶外,更成功整合基金信託、台美股交割及DAWHO現金回饋信用卡等多元的金融服務與功能,可以說是2023新年度的理財好幫手。
許多投資小白往往先從存錢開始,而永豐DAWHO數位帳戶推出大戶等級客戶享有新臺幣活儲年利率最高達1.5%(*註1),讓小資也能逆襲變大戶。此外,永豐DAWHO也提供每月最高20次的跨行提款、轉帳免手續費優惠,且支援QR Code掃碼提領現金,在永豐、中信ATM皆可使用,支援日常生活便利無虞。
此外,永豐DAWHO數位帳戶更提供專屬理財報告,提供投資現值總覽、臺外幣存款變化,讓客戶輕鬆掌握每月金流,定期檢視資產配置,無論是台美股交割及基金申購,皆能進行查看及追蹤,同時也有永豐「智能理財ibrAin」,為沒空盯盤、財力有限的小資族省時省力,提供ETF投資標的布局全球市場及24小時監控市場脈動的服務,給予客製化投資組合調整建議,不再心慌意亂;此外,最低只要NT$3,000就能開始投資第一步,申購、贖回再平衡皆可享0元手續費。
實現成為大戶的新年新希望,實踐穩健理財的最終目標,即刻申辦:永豐DAWHO數位帳戶!
*註1:大戶等級客戶即當月平均財富達新臺幣10萬元(含)以上之客戶,於新臺幣30萬元(含)內享有1.5%活儲利率。
*注意事項:
1. 基金:投資一定有風險,基金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請至永豐銀行基金網站參考完整投資警語說明:https://tnlbs.pse.is/SinopacFund
2. 美股:
(1). 投資人投資海外股票之決定應依本身判斷為之,且應自行負擔投資風險及投資結果;本行並不分擔投資風險或為任何收益保證。投資海外股票有投資風險(包括但不限於信用、價格、匯率、下市、政治之風險),亦可能發生部分或全部本金之損失,最大可能損失為全部投資本金及利息。申購前請至永豐銀行美股網站參考完整投資警語說明:https://tnlbs.pse.is/spUSStock
(2). 投資一定有風險,股票/ETF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請至永豐銀行 ShareShares 網站參考完整投資警語說明:https://tnlbs.pse.is/spShareShares
3. ibrAin:
永豐商業銀行經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109年9月10日金管證投字第1090352215號函核准辦理兼營證券投資顧問業務。請至永豐銀行ibrAin網站參考完整投資警語說明:https://tnlbs.pse.is/spibrain
4. 大戶投:
「大戶投」為永豐金證券提供之服務,詳情請至大戶投網站參考完整說明:https://dawho.tw/hot/dawhotou/
*信用卡注意事項:
謹慎理財 信用至上
銀行客服24小時服務專線:(02)2505-9999、0203-08989
信用卡客服24小時服務專線:(02)2528-7776、0800-058-888(限市話)
循環信用利率年息2.74%~15% (基準日2015/8/3),預借現金手續費:預借現金金額X3.5%+指定金額
(100元新台幣/3.5美元/350日圓/3歐元) 其他費用請上永豐銀行網站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