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部:5月引進緬甸農業外勞 初估引進一兩百人

勞動部:5月引進緬甸農業外勞 初估引進一兩百人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根據勞動部統計,目前外勞在台人數約55萬人,以製造業、家庭看護為主,沒有農業外勞,若緬甸農業外勞確定來台,將是台灣首波引進的農業外勞。

新聞整理 / 闕士淵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長劉佳鈞9日在立院受訪時表示,擬小規模引進緬甸外勞,解決農業缺工問題,人數約1百到2百人,本月底將跟緬甸討論細節。這將是我國首度引進農業外勞。農委會估畜牧業、屠宰業、菇蕈業等缺工數達7千多人,希望試辦引進。

(相關報導:6月引進農業外勞 農委會:每請4名本國勞工 才找1名外勞

聯合報導,農委會2014年底拋出試辦農業外勞政策,初期可能先開放茶葉、水果、菇蕈、蘭花、屠宰等產業,每請4個本國勞工,才能請1個外勞,且不包括中國勞工;據了解,勞動部對純農業外勞持保留,但對屠宰業、畜牧業,持較開放的態度。

針對引進緬勞議題,我國與緬甸官方已研商多時,但因雙邊無辦事處,讓此案未能順利進行。今年春節過後經與外交部磋商,已獲外交部同意,未來引進緬勞,簽證擬送泰國辦理。

蘋果報導,劉佳鈞表示,以試驗性專案引進的緬甸外勞,最快5月即可引進。他們將投入製造業或農業領域,解決缺工問題。本月底前會與緬甸進一步討論細節,另外交部也持續評估引進孟加拉或斯里蘭卡勞工可行性。

上下游報導,農委會輔導處處長張致盛表示,國內引進外勞多年,已有相關培訓的作業模式,未來若引入緬甸農業外勞,會有相關的職前訓練,協助緬甸農業外勞在語言、技術上適應台灣農業的需求。

曾經受邀到緬甸規劃稻作示範田的水稻育苗業者林旭陽,與緬甸農民有實際的接觸經驗。他說緬甸農民一般不通華語或台語,英文也不太熟悉,當地的農業技術發展亦沒有台灣豐厚,不過當地農民普遍很用心學習,能夠接受改進的意見。

根據勞動部統計,目前外勞在台人數約55萬人,以製造業、家庭看護為主,沒有農業外勞,若緬甸農業外勞確定來台,將是台灣首波引進的農業外勞。

自由報導,然而農委會主委陳保基9日接受電話訪問時卻表示,農業外勞引進一切還在討論中,包含各農會輪流使用外勞的時間調配,還有畜牧業需求數量仍在調查,一切都還未確定,不可能5月就開始引進外勞,更不可能出現民間業者及農會提早引進、啟用外勞的情況。

前四方報總編輯張正則表示,「台灣早就很多農業外勞,我推估,四萬多名所謂的「逃跑外勞」之中,至少有1/3在從事農業工作(種田採茶摘果畜牧、甚至伐木),不如就地合法,何必再引進緬甸勞工?」

他強調,「辛苦危險收入又低的工作,任誰都不願意做。如果能提高務農的收入與社會地位,我相信還是有台灣人願意務農的。不過要如何提高農業工作的收入和地位,的確是困難重重。最大的困難是:我們希望食物又好又便宜又吃到飽。」

最快5月農業外勞來了 初估引進100至200人(聯合)
農業缺工 擬引進200緬甸外勞(蘋果)
即將開放緬甸農業外勞 農委會:將安排語言、技術等職前訓練(上下游)
引進農業外勞各部會不同調 農委會:5月難上路(自由)

如果您認同TNL的選文標準,歡迎在這裡推薦您認為「應該」要報導的新聞給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