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球・人生》:白色醫袍下鮮黃色的心,希望兄弟贏球就像希望救活病人一樣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全世界能更動支持兄弟心的人,只有他自己,所以,即便如人間地獄的住院醫生時期,在林岳平「割喉」前幾小時,許偉宇仍脫白袍換黃衣搭飛機趕去比賽現場,用的是他很難得的休假。
文:曾文誠
球迷看球希望贏,就像醫生看診希望救活病人,不都一樣,是天經地義的嗎?
白色醫袍下,鮮黃色的心
台灣這麼多支持兄弟象的球迷,依「死忠、瘋狂」程度,象迷許偉宇不知會排第幾?
台灣這麼多醫生,按「視病如親」、「史懷哲精神」排序,許偉宇醫生又會排第幾?
面前的許偉宇是個極特殊的人,白色的醫袍下有顆炙熱的心,鮮黃色的。
三十年來,打從讀台中一中開始接觸職棒到今天,象迷許偉宇沒有選過其他位置,象隊休息區在哪,他就站在選手上方吶喊。「三十年始終如一」這句話用在走過風雨的中華職棒極其不簡單,以一個受過嚴格醫學訓練,理智到不行的人而言,更是不容易。
三十年來到底看了多少兄弟的比賽?他說:「數都數不清」、「爛比賽看了真不少」。他的心情我能體會,對一個同樣也看了三十年,數不盡棒球比賽的人而言。
很難讓象迷許偉宇去回憶哪一場比賽最難忘,但他卻可以用高亢的聲調加肢體動作,對你訴說許多抹不去的記憶,對於一個第三類組唸醫學的人,你要尊敬他的記性,何況他還是個近乎宗教狂熱的球迷。
那些足以留在中華職棒歷史的事件,象迷許偉宇都在現場。
- 一九九一年八月二十日,兄弟象迷和三商虎球員在場內鬥毆,並進而包圍虎隊選手巴士。
- 二○○三年十月,中職冠軍戰賽前,象迷因漏夜排隊買不到門票,進而怒砸票亭。
- 二○○八年十月三十日,中職冠軍戰第五場,「林岳平割喉事件」,引發象迷攻擊統一獅球員巴士。
這是其中幾個許偉宇在現場的代表事件而已,講起這些事來,許偉宇像滑手機一樣,很自然完全不停頓,就把當時事件的前因加後果說給你聽,在敘述的過程中,許偉宇很強調一件事,他雖然嘴巴不乾淨,但從不丟東西進場內,因為球場是神聖的,所以他始終相信那一年的獅象總冠軍賽,如果不是統一獅宋姓教練拔起壘包往球場邊亂丟,觸怒了棒球神的話,那麼冠軍是不是兄弟象隊拿走,還很難講。
絕不丟雜物進場內,還有「眾人皆亂我獨醒」的理智。回顧「八二○」三商虎事件,眼看場面失控,小小的高中生年紀,許偉宇卻是少數還有理智,懂得趕緊去報案的人,也是他這輩子唯一一次的報案紀錄。
白天理智醫生,晚上瘋狂球迷
明星高中、醫學系到住院醫師,即便選擇往所謂菁英的路上走,許偉宇依然是死忠而瘋狂的象迷,這一點沒有改變。
但這也是我所不解的,許偉宇和現今世道太不同了,像《麥田捕手》裡的那句話:「生活在這個世界卻不屬於這個世界」,他感染職棒熱情,排學生票進場,聽棒球轉播,和敵隊球迷互嗆,這在年少有熱情時我們都能理解,但受醫學理智訓練的人,為什麼沒有跟隨多數人一起離開?
當中華職棒各種狗屁倒灶事件,一再考驗球迷信心、耐心時,許偉宇一直選擇留下,而且立馬秀了幾張過兩天要去看的Lamigo對兄弟比賽的門票給我看,他用行動表示既不離又不棄,三十年來都一樣。
我知道,如果當年考大學前,老爸都擋不住許偉宇看棒球的話,那全世界能更動支持兄弟心的人,只有他自己,所以,即便如人間地獄的住院醫生時期,在林岳平「割喉」前幾小時,許偉宇仍脫白袍換黃衣搭飛機趕去比賽現場,用的是他很難得的休假。
他實在太瘋狂了,按世道理智標準來看,他讓人難以理解。
為何能白天「理智」看診,晚上變身另一人呢?
答案是什麼?
你會不會像我一樣好奇?我直接就問了,但許偉宇沒有答案,直到無意間說了句「球迷看球希望贏,就像醫生看診希望救活病人,不都一樣,是天經地義的嗎?」所以按這個邏輯來看,事情就有點清楚,而他最崇拜的不是選手,卻是脫光上身搖旗高喊對手「死啦」的江大帥,那就不是太意外了。
按這個邏輯來看,他希望有天能到非洲行醫,當個「台灣史懷哲」,不想靠醫術賺進更多錢的念頭,也就很正常了。
在救非洲黑人前,許偉宇做了什麼?他從後口袋拿出皮夾子,我原以為他要秀什麼珍貴球員卡之類的,結果是「器官捐贈卡」及「志願捐贈卡」,他面帶笑容,半開玩笑地說一張是早死能用,一張是活久一點能用的。那一瞬間我被他感動了,我也想加入那捐贈的行列、不論是早死或晚死。
但有些是我來不及或沒機會、也沒資格參加的,「洪仲丘事件」他行動聲援,「太陽花學運」他是場內醫療團隊一員。然後近幾年,他在忙什麼?去年出現在緬甸臘戌,今年一下在尼泊爾的魚尾峰,一下卻跑到印度錫金。他不是出國對著鏡頭比YA打卡,而是在「世界最貧窮的土地」上,醫治那些急待救援的人。身為無國界醫生一員,用自己好不容易得來的假,做這樣的事,我個人覺得是了不起的,但他卻回了句:「這沒什麼啦!只是換個地方工作,差別在於要搭飛機加拉車,還有講英文而已。」
而已嗎?至少要把名利看得不一樣吧!尤其搞這麼久才爬上醫生的位置。
人不可能不生病
講話速度超級快,加上他那戴眼鏡的醫生外型,有那麼一瞬間我都以為是柯P坐我對面,只差他沒有用手搔頭而已,這個「柯P二號」對金錢很淡泊,許偉宇說他看過不少有錢的病人,但愈有錢卻活得愈痛苦,壓力愈大,所以他說出門都搭大眾運輸,手上也不戴名錶(事實上是連錶都沒有),對於同學、同業在社群軟體上展示名車,許偉宇呈無感狀態。
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或許真有人如此看待,而對「死」這件我們常避談的事,許偉宇似乎也有他特別的觀點,他說了句「害怕死亡之時,就是最接近死亡之時」,老實說,以我的慧根真的悟不出這句話的道理,但肯定的是在急診病房多年,許偉宇的體會是和我們大不相同的。
突然之間,我想到的是,對於兄弟象隊、中華職棒,三十年來這麼多有的沒的事件,許偉宇某種程度是否也是這樣看待的,人不可能不生病,只要活下來,就該用最健全的心態面對,繼續往下走,也許這是我很奇怪的連結,但或許是這樣的連結才能稍稍解釋,一位外科醫師能這麼無怨無悔地去支持一支球隊,三十年不曾改變,「愛其所愛、終身不渝」,也許許偉宇醫師一點都不瘋狂,說不定他還是你我所見最「理智」的人呢!
Tags:
裝修費用預算怎麼抓?設計費、工程費、監工費用該如何計算?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裝修費用/裝修預算拿捏是民眾在裝修過程中極為重視的一環,依據房子的新舊,新成屋裝修和老屋翻新的裝潢費用就會有所差距。針對這部分跟大家分享3個思考要點,掌握以上觀念,就能幫助你釐清裝修預算的比例分配,至於實際要花費多少,就看你的口袋有多深囉。
對有裝修需求的民眾而言,裝修費用/裝修預算拿捏是民眾在裝修過程中極為重視的一環,面對預算表上林林總總羅列的裝修設計費、工程費、監工管理費,到底要怎麼分辨呢?
其實,依據房子的新舊,新成屋裝修和老屋翻新的裝潢費用就會有所差距。新屋的整體室內設計與裝潢工程的費用大約落在4~6萬元;毛胚屋為6~8萬元;中古屋約莫是8~12萬,而且依據風格、選材的不同,也會大大影響整體價格。像是古典風、奢華風預算就較高,且若使用到原木、大理石等高價材料數字就會繼續向上增加,此外,如果你更動了格局與管線,費用又會再往上加……,以下《幸福空間》就為大家彙整關於裝修預算的大小事 !➤➤➤想了解裝修要花多少錢? 裝修計算機線上報價
裝修費用有哪些?
一般來說,一個完整的裝修費用包含「設計費」、「工程費」及「監工費」,其中設計費取決於設計師個人的經歷、名氣、公司規模或是難易度,而有不同的計價方式;工程費則會因為選用的建材或是施工方法不同產生很大的價差,至於監工費部分通常為總工程款的5%~10%。

【丈量費】
現場勘查、工地丈量、現場測繪、了解需求、平面繪製。
每次 3,000~5,000 元不等,有時丈量費也可以合併於設計費中。
【設計費】
大致上常見的設計費計算方式可分為兩種,一種是以「坪數」計價,依照實際規劃的坪數收取設計費用,視設計公司不同,平均每坪收費3000元~10000元不等;另一種情況是,工程也由設計公司承包,設計費則會以總工程款來計算,就目前市場行情來說,大約落在5%~20%不等,因此在洽詢時雙方必須溝通清楚。若希望設計公司提供3D平面圖則需額外付費,依目前市場行情,一張約5000元~8000元不等。
此外,有些設計公司會以不收設計費或監工費的行銷方式吸引屋主,要特別注意,這些費用可能無形之中已經分散到工程款項當中,因此報價單上的工程項目與收費方式要確認清楚,以免發生不必要的裝修糾紛。

【工程費】
工程費包含建材與施工項目的所有費用,以實際選用的建材、數量及工法做報價,但其中的複雜度與專業程度之高,對於一般民眾來說,不是短時間內就能完全理解的範疇,建議要了解市場行情、多方比價,合約書內的報價單也必須確認清楚各種款項與細節,避免日後惡意追加款項的情形發生。

【監工費】
若是委託設計師代為監工,就會有監工費的產生,目前市面上較常見的收費方式,依照設計公司不同,大約會以總工程款5%~10%計算;第二種方式是,設計合約與工程合約統一交由設計公司統包,監工費則包含在工程費中。

裝修費用多少才合理?
許多人對裝修費用評估或裝修費用拿捏沒什麼概念。針對這部分跟大家分享3個思考要點:
Point01. 搞懂屋況 以利精算裝修費用
裝修達人張德良指出,民眾常有「我不會抓預算耶!總預算會不會跟需求差距太遠?有行情價可以參考嗎?」考量新成屋、毛胚屋或中古屋的裝修重點大不同,裝修預算拿捏與編列重點也會有所差異,建議買房時就應注意房子格局狀況,挑選適當的房子,有助未來裝修時能減少不必要的預算花費,並將裝修重點放在提升生活機能性與風格營造。另外,若是購買的是預售屋,則可以善用客變的優勢,省下日後調整格局、重拉管線的費用,讓資金運用更有彈性。

新成屋

毛胚屋

中古屋


Point02. 釐清3大裝修重點,分配裝修預算比重,排出優先順序
有了工程總預算之後,一般來說該如何分配呢?張德良指出,將裝修重點分成三大類:「基礎工程」、「裝修工程」、「裝飾工程」,視屋況條件與個人需求不同分配比重。
以老屋翻新為例,考量居家安全與延長使用年限,基礎工程的整頓絕對是首要重點,因此建議先將預算放在基礎工程,其次才是機能、生活滿足的設計,最後才會是風格及其他裝飾工程與擺設部分。當裝修預算有限時,建議全面性考量實際裝修需求,列出裝修項目的優先順序,建立明確裝修方向,並適時做出取捨,才能以最精準的預算分配打造最具效益的房子。

新成屋:基礎工程花費最少,因此可將更多費用著重裝修工程,滿足生活機能上。
毛胚屋:介於新成屋與全屋改造之間,考量格局與管線需要重新規劃安排,所以基礎工程上相較新成屋就會略微提高。
中古屋:裝修費用相較其他屋型而言,花費佔比高得多,主要在於管線修改、格局打掉重做,以及可能伴隨老屋漏水等問題,窗戶更新為隔音氣密窗等需求。
有了以上的認知之後,民眾就可以釐清裝修預算花到哪去了,並掌握還有多少預算可以用來強化風格設計與裝飾工程的應用。上述的總工程預算,是實際用在裝修、裝修材料上的基本費用。張德良提醒,還有所謂獨立的五大項目,包含家具、燈具、窗簾、衛浴與廚具都在其中。另外,像是設計費、工程費及監工費也都是另計!

Point03. 首購族vs .換屋族,裝修思考面向不同
如果你是首購族,請一定要相信,未來換屋的機會很高,「保值性」與「轉手性」的考量較高一點。建議買新一點的房子,來降低裝修的費用。例如買了500萬的房子,花了80萬裝修,5年後再轉手時,買方只會參考你5年前買房的價格500萬,而不會把裝修的80萬算入,那麼這80萬就不是資產,而是沉沒成本。
倘若你是換屋族,會比首購族較清楚,哪裡住起來較不方便、舒適,對空間大小也比較有概念,那麼投入較多的裝修預算,是可行的,畢竟換屋就是要改善居住品質。
掌握以上觀念,就能幫助你釐清裝修預算的比例分配,至於實際要花費多少,就看你的口袋有多深囉。

裝修費用如何付?
動輒上百萬的裝修費用,一般會分多個階段付款。而各家設計公司的付款方式不大相同,須以合作的設計公司為準,建議在簽約時就訂出各階段的驗收項目,並於確認進度與項目後再匯入工程款。目前,最常見的付款模式俗稱「3-3-3-1」,也就是分四個階段付:
第一期
簽約時支付工程總價的30%款項。
第二期
開工後,拆除工程、基礎工程完工後,支付工程總價的30%款項。
第三期
油漆工程進場前支付工程總價的30%款項。
第四期
驗收合格後收最後10%款。


本文章內容由「幸福空間」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