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專訪字型設計師葉忠宜:字體代表著時代精神,是一門不能馬虎的藝術

專訪字型設計師葉忠宜:字體代表著時代精神,是一門不能馬虎的藝術
Photo Credit: Arphic Type,字物 Type Matters提供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字體正代表著時代精神,因為文字的筆畫和骨骼,會因應時代文化或地域特性而有所轉變。

文:Chen jou|攝影:Alina Tsai

字體正代表著時代精神,因為文字的筆畫和骨骼,會因應時代文化或地域特性而有所轉變;換言之,從「字體的風格」也能看出「歷史的演進」。

前言

近年台灣設計界對於字型設計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像自發性討論社團林立、字體募資專案的屢屢成功、學生紛紛以字體作為畢業製作等,都可以感受得到字型逐漸受到重視。

葉忠宜更是一位不可不提及的推手之一,自2013年起,引進並翻譯日本字型大師小林章的《字型之不思議》開始,他為原本平靜的字型設計書市,激起了動人的漣漪,隨後精選日本Graphic社編輯部的出版內容,結合自製內容的《Typography 字誌》系列、與臉譜出版社持續企劃「Zeitgeist」書系等,皆喚起大眾對字體探索的重視。

一張象限圖,標定與字型的緣份

葉忠宜會投入字型推廣,其實是意外。他大學修習管理學院日文系,後來僅是赴日進修日文,輾轉至京都造型藝術大學時,為了學習藝術攝影開始研究色彩學,並在一本書中,發現日本討論企業識別(CorporateIdentity,簡稱CI),不僅講究顏色,亦重視字體。

書裡畫了一張象限圖,從「古典−現代」、「嚴肅−輕鬆」等四個角度剖析各種字體的風格和印象。過去攻讀設計時,總只能在茫茫字體大海自行摸索的葉忠宜形容當時宛如「被觸發了什麼」般,這是第一次知道它們的「相對關係」。從此一頭栽進其中,努力學習相關知識。學成歸國後又感於台灣在這方面的討論和研究如同沙漠,才希望把國外的資源引進來。

0618_1535
Photo Credit: 字物 Type Matters提供
穿上為體排印新浪潮學派之父 Wolfgang Weingart 書籍和展覽特別設計的衣服。

先鋒者的三高:熱血、行動和專業

在台灣要推廣從未受重視的字型設計,需要的不外乎是滿滿的熱情、超強的行動力,而葉忠宜還有第三個優勢:他自己也是設計師。

例如引入《字型之不思議》時,他是直接寫信給小林章本人。小林章不僅被他的直率和勇氣打動,同時也以日本人的身份前往德國工作,感受到跨文化的難處和引入歐文字體觀念的重要性,繼而全力支持葉忠宜的想法,兩人碰面後很快便談妥授權事宜。

0618_1571
Photo Credit: 字物 Type Matters提供
由葉忠宜擔任企劃和翻譯的「小林章」系列,由王志弘設計,小林章本人也曾來台演講。

當時小林章已經先有另外兩本專業性更高的歐文字體著作《歐文字體1、2》,但葉忠宜認為要打開台灣市場,得從更大眾的角度著手。《字型之不思議》原本就是集結部落格的隨筆而成,由精品品牌LV、經典電影《窈窕淑女》等一般讀者也會感興趣的案例談字型設計,簡單又吸睛,相當適合「打頭陣」。因為葉忠宜當時決心專心於小林章全著作的企劃與翻譯,於是邀請王志弘擔綱中文版的設計,王又幫忙牽線臉譜出版社,最後成功讓書籍問世,也有理由把小林章本人邀請來台灣演講,順利掀起一大波「字型旋風」。

《Typography 字誌》華文世界第一本字型MOOK

製作《Typography 字誌》時,同樣仰賴高行動力和毅力。小林章的書籍主要針對歐文,但台灣以中文為主,讀者們需要更多元的養份來想像何謂字體設計。葉忠宜於是希望透過更「雜學」、也更「即時」的MOOK(Magazine+Book,發源於日本,結合書的扎實度與雜誌豐富性的刊物類型)形式推廣,二話不說飛去日本Graphic社編輯部。

對方沒料到竟有人單槍匹馬來談授權出版,而且不是以出版社、而是設計師個人的身份。為了取得授權,葉忠宜又飛回台灣正式成立「卵形工作室」(oval-graphic),再以該單位的名義,終於拿到簽約,也打動了臉譜,一起合作出版。

0618_1532
Photo Credit: 字物 Type Matters提供
目前剛出版完第六期的《Typography 字誌》將會暫停出版,完成階段性任務。

內容製作上當然也絕不馬虎。考量到能同時駕馭「翻譯」和「字型」兩個領域的譯者不多,字型又再細分領域,所以像WebFont(網頁字型)的章節,就特別商請全台最大字型論壇「字嗨」的版主But(柯志杰)擔任翻譯,因為他懂日文,有工程師背景,能精準了解此領域的用語,還可以監修哪些日文內容已經不合時宜。翻譯日本字游工房創辦人暨設計大師鳥海修的文章時,則由曾當過他學生、字型設計師的曾國榕來執行,原汁原味重現老師的口吻。

至於中文內容,光是字體選擇便大有學問。《Typography 字誌》選用的是「文鼎晶熙黑體」,此字體具備「通用設計」(UniversalDesign,簡稱UD)的概念,亦即「同時顧及大眾及弱勢者的需求為出發點」。

關鍵在於,以中文字而言,其由各筆劃所包圍出的字腔較大,或用書法的九宮格來想像,各筆劃都遠離最中間那格「中宮」,呈現出「中宮放鬆」(而非中宮緊湊)的狀態。在這種情況下,即便字級相同,視覺上也會看起來更大,因此就算放成小字可讀性也高。然而應用在生活上,也適合做為交通指示用字,或利於視力不便者辨識。

0618_1474
Photo Credit: 卵形提供
《Typography 字誌》選用的「文鼎晶熙黑體」具有中宮放鬆的特性,就算放成小字可讀性也高。

為了把這些珍貴的內容傳遞出去吸引讀者買單,葉忠宜替雜誌規劃的贈品找來了具有影響力的設計師來幫忙,像是力邀聶永真、王志弘、瑞士設計師Michae lRenner、韓國設計教父安尚秀,以及日本手繪字書籍裝幀大師平野甲賀,來替刊物設計附贈海報,像第三期《嚴選字型401》,還附贈日本百年字體公司森澤(MORISAWA)和祖父江慎授權的字級表,美觀又實用,進一步說服更多讀者掏出荷包。

0618_1464
Photo Credit: 字物 Type Matters提供
豐富且實用的贈品,更是大家收藏《Typography 字誌》的理由。

更經典、更扎實的知識累積

有了小林章的深入淺出,又有宛如懶人包般的MOOK創造話題,下一步,就是朝更專業的知識邁進。葉忠宜再度和臉譜攜手,企劃名為「Zeitgeist」的書系。「Zeitgeist」在德語有「時代精神」的意思,葉認為字體正代表著時代精神,因為文字的筆畫和骨骼,會因應時代文化或地域特性而有所轉變;換言之,從「字體的風格」也能看出「歷史的演進」。

0618_1575
Photo Credit: 字物 Type Matters提供
由葉忠宜擔任主編和設計的「Zeitgeist」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