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公民週報】禁了TikTok的印度,開始監管非個人資料之商業使用

【數位公民週報】禁了TikTok的印度,開始監管非個人資料之商業使用
Photo Credit: AP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本週開源社群的大事,包括Google成立組織管理開源專案商標的質疑、永續議題的開源教育與硬體對抗全球暖化、英國研究機構釋出槍擊模擬資料至公眾領域等等,同時,印度也開始研究政府與科技公司之間互動的議題。

文:陳廷彥、林冠廷

根據ZDNet報導,Google宣布成立「開放使用共享組織」(Open Usage Commons),旨在為開源軟體/組織/服務建立中立且開放的商標託管機構,並制訂商標的使用準則、處理商標使用問題等。目前已協助管理網頁應用程式框架Angular、原始碼協作工具Gerrit、微型伺服器管理平臺Istio等三個開源專案的商標。

自由軟體與開源專案的程式碼,通常對於包含商業領域的使用規範十分寬鬆,但過往時有盜用專案商標的惡意軟體案例,以至於Mozilla、RedHat等組織均替專案註冊商標,以保護名譽。但對於普遍開源專案而言,專案商標與服務內容常為多人協作,不常出現單一管理者或沒有法人身分可註冊或管理商標,在處理商標使用的紛爭或訴訟時,會多出許多實務困難。因此,交予有法人身分之組織管理商標,是開源專案常會考慮的做法。

話雖如此,也有許多既有法人組織支持開源理念,願意管理專案的商標,Google特別成立一個新的組織,被質疑是為了取信於特定開源項目、或從中獲利才出此策略。

長期以來,科技巨頭率先蒐集並握有大量匿名化的使用者資料,這些資訊雖然不易追蹤回原本使用者身上,但透過資料的分析與再利用,仍然帶來巨大的競爭利益和優勢,排擠小型企業和新創公司,使其難以佔有一席之地。近期,印度政府才禁止了包含TikTok、WeChat等59種中國軟體,使得政府與科技公司之間應該如何互動的議題浮上檯面。

RTX7EDBK
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根據TechCrunch的報導,印度政府成立了一個八人專家小組研究這些「非個人資料」(non personal data)應建立的政府監管架構,監督商業公司如何收集、處理、儲存、銷毀非個人資料,或是如何透過它們盈利。該小組主張,印度政府應該建立資料監管機構,對數位經濟與社會共榮更加有益。

從美國到全球關注的「黑人的命也是命」運動,激起了英國人對Mark Duggan的回憶。

2011年8月4日,時年29歲的Duggan因持有非法槍枝,遭到倫敦警察二度槍擊身亡,而因為Mark Duggan的黑人身分,此事被《衛報》描述為「現代英格蘭社會最大的暴動」。由於執法過程沒有錄影存證,在槍擊當下Duggan是否手握武器、為何事後非法槍枝竟噴飛七公尺遠,至今仍無解答。

倫敦大學金匠學院的研究機構Forensic Architecture基於各種調查證據,重建並釋出了一系列3D影像,根據《衛報》報導,這些資料幾乎釋出到公眾領域,提供大眾檢視。

臺北市氣象站在7月19日觀測到39度的氣溫,為歷史以來7月最炎熱的天氣。氣候危機持續,但開源社群正在試圖對抗。根據opensource.com的文章,「開源硬體組織」(Collective Open Source Hardware)專注於永續議題的開源教育與硬體;知名電動車廠Tesla也將部分技術開源;「Linux能源基金會」(Linux Foundation of Energy)所協助的「智慧電網彈性資訊架構平臺」(Resilient Information Architecture Platform for Smart Grids)幫助家戶生產與分享綠電。

持續高溫 外出注意防曬
Photo Credit: 中央社

想要了解更多,可以到原文閱讀各專案介紹。

Raspberry Pi在開源硬體社群,以使用極低成本幫助成員打造全功能電腦環境而聞名;而根據TechCrunch的報導,曾經首創腳踏車智能剎車燈的Luxonis組織,其全新產品 OpenCV AI Kit 即試圖運用類似概念,打造便宜、能源消耗低的電腦視覺(computer vision)硬體設備。每個OpenCV AI Kit設備中都有相機與AI晶片,可以即時運算、辨識鏡頭所看到的物件。

在群眾募資的期間,基本版的OpenCV AI Kit特價79美金,而具有三鏡頭的版本則是129美金,其中多鏡頭能幫助電腦探測物件深淺,進行更複雜的運算。

延伸閱讀

本文經OCFLab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

責任編輯:丁肇九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