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日本311四週年》當三月不再象徵春天來臨,她在自殺頻傳的北方國度,讓絕望的人心「復活」

日本311四週年》當三月不再象徵春天來臨,她在自殺頻傳的北方國度,讓絕望的人心「復活」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一進入三月,各大電視和報章雜誌就會不斷出現311的景象,讓災民再度陷入憂傷——但同時,他們又有一種與此矛盾的恐懼,那就是「害怕被遺忘」。

「滿子在海嘯時逃到公寓的頂樓,眼睜睜看著她的鄰居、朋友被海嘯捲走。她說,海嘯的聲音像車子行經隧道『轟隆轟隆』的聲音,從此,她開始害怕坐車經過隧道。」

「才二十歲的千尋,平時搭電車上學都會經過跨海大橋,311之後,她每次經過跨海大橋,就會暈眩、嘔吐,嚴重影響生活與學習,她只好休學回到老家……」

緩緩描述日本311災民的真實情況,她是林婷,一個在日本待了十年的台灣人,311之後,就一直待在災區工作。海嘯四年後的今天,災民仍在面對生活重建的漫漫長路,而隻身在異鄉的林婷,之所以能夠克服各種困難,繼續陪伴災民,是因為她深深了解當地人們心中的恐懼和失落。

「多年前,我從沒想過,曾經想自殺的我,現在會在這個自殺率居高不下的國家,盡可能地幫助大家抓住最後一絲希望……」

photo credit:林婷

Photo Credit: 林婷

高中課業壓力沈重,一度輕生

林婷出身自高雄一個傳統的小家庭,高一時,她因數學不及格被留級。在當時沈重、嚴苛的學習壓力下,留級對這個單純的小女生而言,簡直是世界末日,也讓她開始有了想要自殺的念頭。日子一天天過去,她再也承受不住心中的失落感與否定感,終於決定動手。

然而,在千鈞一髮之際,基督徒朋友的一句話阻止了她,在信仰的幫助下,她漸漸放棄輕生的想法,也找回生命的動力。之後,林婷因著工作開始學習日文,卻從未想過,有一天自己會踏上日本的土地。

「某天,我在教會聽道,聽到牧師說:『是否有人願意為了上帝,到祂指引你的遠方去?』」這時,林婷竟彷彿聽見上帝對她說:「林婷!你知道你為什麼學日文了嗎?」

這句呼喚,對林婷完全是場艱鉅的挑戰。「雖然我為了工作學習日文,但是我從小對日本的印象就非常負面,因為身邊的長輩大都經歷過南京大屠殺和八年抗戰,許多人都是當年『十萬青年十萬軍』的其中一位,生長環境敵日氛圍濃厚,他們對我影響非常深刻,我又怎能『背叛』上一代呢?」

經過心中一次次的來回掙扎,後來,林婷卻想起當初輕生的那一刻:「某天,我突然明白,上帝救我脫離死亡,或許是為了讓我去這個自殺率名列前茅的國家,帶更多人找回希望。祂讓我撿回生命、學習日文,絕對不只是希望我有好工作而已……」

「我絕不煮飯給日本人」,從受傷到願意去愛

林婷的心態改變了,然而,身邊的親友還沒準備好跨出這一步。

「我身邊三分之二的長輩,都是因戰爭撤來台灣的,有一位伯伯曾說:『當年日本人的飛機炸死我們全家,我才逃到台灣。』還有一位婆婆聽說我想到日本,對我說:『我最恨日本人了!他們殺死了我的爸媽和姐姐!』你要他們怎麼愛日本人?又叫他們怎麼支持我去日本呢?」

林婷說,有一次,教會幫忙接待從日本來的志工隊,有一位長輩一聽說是要幫日本志工煮飯,馬上拍桌說:「我絕不煮飯給日本人吃!」在他們的心中,仍深深藏著對日本的悲憤與怒氣。

然而,在志工隊返日之前,隊員們在教會分享時,領隊的日本牧師突然要求所有隊員來到台上,代表日本人向會眾道歉,為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所犯的錯誤祈求原諒。「當他們跪下為日本人認罪時,所有會眾都無法自抑地一直流淚,尤其是那些懷著憎恨與悲痛長大的爺爺奶奶,連在一旁負責翻譯的我,都泣不成聲。」

林婷回想:「我感覺長輩心中對日本的恨意,轉變為對日本深深的憐憫,這群人從因日本而受傷,到願意去關心日本人、幫助日本人,我看見彼此坦誠相待後,愛和饒恕是如何改變人的內心。」

photo credit:林婷

Photo Credit: 林婷

photo credit:林婷

Photo Credit: 林婷

看似自由,其實憂愁的國家

上一代的眼光被改變了,林婷在日本的十年間,看待這個國家的眼光也有了轉變。

「大部份人只看見日本外在的富足、舒適和生活品質,卻常常忘記他們也有極大的心靈需要。表面上,這是個自立堅強、民風自由、哲學林立的國家,其實另一面也代表人與人之間的信任不易,加上緊繃壓抑的民族性與工作壓力,讓日本的自殺率連續多年高居世界第一。2013年,已是近二十年來自殺人數最少的一年,但仍有逾2.7萬人自殺,平均每天有74.5人自殺,十分驚人。」

身為一位宣教士,很快地,林婷就發現自己要做的事多不勝數。「來日本沒多久,我就遇上了本田先生。」本田先生是一位典型的「尼特族」(NEET:Not in education, employment, or training),三十多歲仍不想就業,整日無所事事,對未來沒有想法或熱情,對周遭一切似乎都無所謂的樣子,經濟需求則倚賴父母的支援。

某一天,林婷剛好有機會跟本田說上話,聊到一半時,本田突然問林婷:「聽說你以前曾經想自殺?」林婷有些詫異,但仍分享了自己的經歷。

本田聽完,一臉嚴肅:「其實,一直以來,有好多次我都想要自殺。我的生活就像浮萍,在人海中載浮載沉,不知飄向何方……」

「那麼,你想要改變嗎?」林婷問。

「我一直想要改變,只是……」

那天深談,林婷才發現本田心中的茫然和疑惑,也發現許多像本田這樣的人,並不是真的想放棄自己,而是少了一份被了解的契機。如今,本田已踏入職場,有定向地航行在人生之海。而林婷更加堅信,在這個舉世羨慕、井井有序的先進之國,仍有許多為人不知的角落,是她的生命之所以存留至今的原因。

「現在日本很危險,你要不要回來?」